■ 褚振江
軍工巡禮
構建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融合格局
—— 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古鎮口樣本
■ 褚振江
2017年元旦前夕,在國防大學與青島市聯合舉辦的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高端論壇上,作為18個國家級新區中唯一被賦予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重任的青島西海岸新區,介紹了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發展情況,引發與會領導和專家的熱切關注。

軍民融合發展既是強軍之策,又是興國之舉,是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一座“連心橋”、一條“共振帶”,是大有可為的“大戰略”“大事業”。
2017年元旦前夕,在國防大學與青島市聯合舉辦的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高端論壇上,作為18個國家級新區中唯一被賦予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重任的青島西海岸新區,介紹了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發展情況,引發與會領導和專家的熱切關注。
“要知道,幾年前,西海岸新區的古鎮口還只是一片海邊漁村的聚集區,咫尺之遙的軍港神秘而隔絕。如今,這里吸引了120個高端項目進駐,打造了一張閃亮的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新名片?!弊鳛樵鴵魏\娔彻こ讨笓]部政委、軍港碼頭的建設者,黃毅親歷了古鎮口軍民融合從起步到快速前行的整個進程。
8年前,古鎮口啟動航母戰略母港建設,僅僅一個月,6個村莊1429戶人家全部搬遷,創造了國防工程動遷的“古鎮口速度”,被譽為現代雙擁的“升級版”。
8年后,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了裝備技術保障中心、軍地人才培養中心、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中心、軍隊社會化保障中心“四大中心”,打造成為全國深度融合發展樣板區、靠前綜合保障示范區、陸海統籌特色海軍城,創造了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古鎮口模式”。
“古鎮口的軍民融合探索實踐,其實在幾年前就已經啟動了?!币晃还ぷ魅藛T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2012年,首艘航母靠泊古鎮口,一家名為盛客隆的本地企業就將蔬菜送上了官兵餐桌。依托盛客隆這樣的企業,古鎮口組建了青島市首家軍民融合食品保障協會。
“如今,我們每天要供應涉軍蔬菜20多噸,還配建了近2000畝的綠色軍供蔬菜基地,保證官兵四季都能吃到新鮮蔬菜,還同高校一起研發艦艇遠航食品保鮮技術,綠葉類蔬菜保鮮期突破45天?!惫径麻L姜科勤說。
在古鎮口,有國內首家軍政校企和科研院所合作的艦船裝備技術保障平臺,數百家航母保障單位赫然在列。
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相關負責人劉春罡告訴記者:“為航母維修保障的單位遍布全國各地,平臺建成之前,維保人員只能自己找酒店住,而這個11000多平米的平臺,可以為維保人員提供從吃住行到安全保密的全方位服務。”
記者了解到,同樣在古鎮口,有國內首個高校主導的軍民融合型海軍新裝備保障人才培訓聯盟,依托高等院校定向開展軍隊人才培訓,累計承訓軍隊新裝備保障人才5000余人次,為部隊節約成本80%以上。
隨著保障層次的提升,古鎮口創新建立軍地聯席會議制度,探索資源要素的軍地共享。這里有軍地聯合投資的國內首條以“三沙”命名的進港道路,實現了平戰結合;全省首家軍民融合醫院也開工建設,總建筑面積為36.4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500張,將率先探索醫療設施軍民共享共用新模式;軍地聯手申報青連鐵路、修改軍港專用線規劃,全線里程縮短40公里,也節省了大量建設資金。
“軍工產業的‘零基礎’曾經是古鎮口搞軍民融合的“短板”,而如今,產業領域的軍民融合卻成為古鎮口的最大亮點?!秉S毅說。
產業之興源于智力支撐。中科院青島科教園、中國海洋大學黃島校區、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校區等8所涉軍涉海高校先后落戶古鎮口,5個院士工作站和16個國內頂尖國防創新團隊入駐,一座以軍民融合為特色、10萬人規模的開放式大學城快速崛起。
以智力為支撐,古鎮口聚焦科技前沿和新裝備技術保障需求,搭建起六大創新孵化平臺,眾多科研成果實現轉化應用于市場。
在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有70家企業入園,三體超高速船等多項成果達到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中科院青島輕型動力研究所研制了國內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輕型航空發動機。
“軍轉民”“民參軍”也駛入了快車道:引進建設民參軍項目25個、軍轉民項目20個、軍民共用類項目45個。
以全自動船體表面清洗機器人項目為例,該項目實現了蛙人下海清洗到全自動機器人清洗的跨越,提效80%以上,這一民船應用項目如今也被“搬”上了海軍艦艇;某軍工企業研制的艦艇艙室材料,既供應航母建造,又上了民船,還出口到德國。目前,艙室環境工程、海洋新材料等一批軍民兩用成果實現落地轉化,訂單合同額達億元。
12月9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召開軍工企業座談會。國防大學、軍委裝備發展部、海軍裝備部、國防科工局等單位代表參加座談,共同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不到一個小時,由某央企一家研究所與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共建的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由某研究院與示范區合作的航天科技新型智慧城市項目等4個軍民融合項目,集中簽約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古鎮口。
“項目總投資百億元,涉及電子信息、智慧城市等產業領域,為打造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再助力?!鼻鄭u市委書記李群表示,他們將發揮優勢,先行先試,探索走好軍地“共商”、產業“共融”、科技“共興”、設施“共建”、后勤“共?!钡摹拔骞病蹦J剑撛燔娒袢诤习l展的青島經驗,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本屆論壇上,與會代表還就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理論和實踐創新展開深入研討,認為當前我國軍民融合進入快車道、提速期,呈現出整體推進、加速發展的強勁態勢,要披堅執銳,奮力把軍民融合改革向縱深推進,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在此期間,“國防大學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研究中心青島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未來將采取軍地協同、優勢互補的方式,研究探索新形勢下如何有效推進沿海地區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以及軍民融合示范區建設的思路與途徑等。
“古鎮口的發展成就給了我很大震撼,很多涉海涉軍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已經落地,這在全國范圍內正在建設的軍民融合示范區里也是為數不多的?!比陙?,國家發改委國防動員研究中心主任畢智勇多次來到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見證了古鎮口從一個漁村發展成一座新城的過程。
畢智勇稱,比如哈工程的海洋、水下等產品已研發成功并推向市場,示范區真正做到了從規劃到項目的落地。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其實是軍隊、軍工和地方的三方合作,規劃到位、定位清晰,顯現出了獨到特質。
對于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未來的發展,畢智勇建議:首先,古鎮口作為青島申報國家級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域,如何發揮這一平臺的核心作用,真正實現軍與民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做大做強,需要持續發力。其次,古鎮口取得了哪些經驗,建立了哪些可復制推廣的體制機制,需要總結提升,從而發揮示范作用。第三,古鎮口吸引了眾多高校落戶,這對人才聚集、產業升級、科技發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一點應該長期堅持。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羅永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特色鮮明,主要體現在定位精準,突出了海洋特色和軍隊保障。再就是潛力巨大,主要是建立了比較順暢的體制機制,比如建立軍地工作協調聯席會議制度等,誰來管、誰來融的問題已經破題,很多企業、產業已經落地,發展勢頭很好,先行先試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下一步,古鎮口應該圍繞“戰斗力提升和生產力提高”兩個重點,注重科技創新,尤其是海洋的科技創新。同時挖掘軍隊社會化保障方面的潛力。
作為在此次論壇期間簽約落戶古鎮口的項目方之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14研究所副所長王平說,“選擇古鎮口投資設立項目,首先是企業自身研發發展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我們感受到了古鎮口軍民融合發展創新示范區擁軍文化的傳承,以及寬廣包容的胸懷?!睂τ谑痉秴^發展,他建議要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完善人才培訓體系、提升品牌價值。
在論壇上作專題報告的古鎮口軍港綜合保障基地政委孫成杰認為,在當前軍民融合破解障礙的攻堅期和全面深化的拓展期,此次論壇搭建起了研討交流的陣地、項目落地的平臺。論壇的成功舉辦必將推動軍民融合上質量、上臺階、上水平,加速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