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潔,李 敏,葉秋平
(1.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廣東 廣州 510230;2.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山院區,廣東 廣州 510080)
密閉式吸痰管在兒科危重癥患者轉運途中的應用
李慕潔1,李 敏1,葉秋平2
(1.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廣東 廣州 510230;2.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山院區,廣東 廣州 510080)
目的 在長途轉運中密閉式吸痰管在兒科危重癥機械通氣患者氣道護理管理的應用。方法 選自2013年~2015年間本院從外院轉運的危重癥機械通氣的患者,分為新生兒(NICU)及兒童(PICU、CCU)的患者。結果 密閉式吸痰管是兒科危重癥機械通氣患者的長途轉運中作為氣道護理管理的重要手段。結論 應用密閉式吸痰管作為氣道護理在保障兒科危重癥機械通氣患者長途安全轉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值得推薦。
密閉式吸痰管;轉運途中;機械通氣
機械通氣是危重癥患者高級生命支持的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隨危重病兒的轉運增多,途中有創機械通氣使用亦變得常用。在急救轉運途中,機械通氣的氣道護理尤為重要,如何做好氣道護理,關鍵在于按需,嚴謹的操作流程和吸痰管的選用,在這里我院急救轉運組選用密閉式吸痰管作為危重癥患者轉運途中氣道護理的首選氣道管理用物。
選擇2013年8月~2015年12月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急救轉運組院外轉運的危重癥有創機械通氣患者共963例,新生兒523例,兒童433例,轉外院7例。根據具體病情又分為ARDS282例,肺出血5例,PPHN78例,喉軟化52例,支氣管肺炎313例,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91例,化學性物質誤吸3例,NEC4例,腫瘤壓迫10例,重癥的顱內感染142例等。轉運成功963例,轉運途中氣道異常225例。
2.1 維持通氣,預防低氧血癥,肺不張
密閉式吸痰方法與傳統開放式吸痰方法的比較:傳統開放式吸痰方法需斷開呼吸機使通氣中斷,此時患兒因喪失了通氣支持易產生肺不張,肺順應性降低,氧飽和度下降,發生低氧血癥,尤其是早產兒對缺氧耐受差,可能引起血壓波動,引起顱內出血,另外在開放的條件特別是在轉運的環境下易導致污染[1]。密閉式吸痰方法是在不間斷通氣的前提下進行吸痰操作,避免了通氣中斷產生的不良后果。避免因開放吸痰產生的粘液散開,同時在密閉的環境下減少交叉感染的機率。
2.2 避免交叉感染及防止醫護人員職業傷害
密閉式吸痰管是一種氣道內的吸痰管,與呼吸機的管路連接,可以在吸痰的同時無需與呼吸機分離,吸痰過程中吸出的氣體與呼吸管路的是同樣溫度、同樣濕度、同樣氧含量。密閉式吸痰管可以在不間斷通氣的情況下,單人操作,吸出氣道分泌物,不存在因分離呼吸機管道而使通氣中斷,避免交叉感染,防止醫護人員職業傷害。同時無粘液散開,減少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交叉感染[2]。
2.3 減少護士工作量,保障操作安全
在轉運途中的特殊環境下,做好危重癥機械通氣患者的氣道管理,重要而正確選擇吸痰時機,方式與方法,以往使用的吸痰方法需人機分離,操作較復雜,在轉運中往往較難控制,有時需要停車操作。密閉式吸痰管的選用,可以避免了上述的問題,在改進在轉運途中氣道吸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增加了氣管插管患者轉運的穩定性。
2.4 轉運途中呼吸道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處理
2.4.1 氣道阻塞導致通氣障礙
兒科氣道異常較常見如腫瘤壓迫氣道等,應將頭部偏向壓迫側固定,以免腫瘤壓迫氣道或致人工氣道移位及脫落。
2.4.2 人工氣道移位
在轉運途中的特殊環境下,人工氣道在運動的情況下易致人工氣道移位,應將頭部偏向一側用沙袋固定,將人工氣道固定在床上,對管道插入的深度作好標記同時不斷觀察,及時發現人工氣道移位或脫落。
2.4.3 自主呼吸與呼吸機對抗人機不協調
在運動的情況下病兒易醒或煩躁,導致人機對抗影響通氣效果或致人工氣道移位或脫落,應及時查找原因,原發疾病的影響及呼吸機參數設定是否適合,排除上述情況后使用鎮靜劑。
2.4.4 氣囊破裂、漏氣或充氣不足
在轉運途中的特殊環境下,氣囊破裂、漏氣或充氣不足亦可影響通氣效果,應記錄充氣的量及不斷觀察及時掌握有否上述情況出現,及時處理。
2.4.5 氧氣壓力過低,氣源不足[3]在轉運的特殊環境下氣源問題非常重要,出車前一定要對旅途長短及患者的病情充分掌握,計算好所需氣量,然后檢查所攜帶的氣量,一定要攜帶足夠的氣量。
2.5 轉運途中的氣道護理
2.5.1 轉運前
有創機械通氣的患者安全轉運前需要的穩定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了解氣管插管型號,插入位置,插入管長,管道固定是否妥當,有無咬管,是否帶囊,有無漏氣現象。
2.5.2 氣道和口鼻腔分泌物情況,及時清理干凈,避免分泌物過多影響管道固定及通氣。
2.5.3 選擇合適的密閉式吸痰管與氣管插管及轉運呼吸機相連接,做好用物準備,以便隨時行氣道內吸痰護理。
2.5.4 轉運中
病情觀察,按需吸痰,嚴謹的操作流程,密閉式吸痰管的合理應用
2.5.5 轉運途中有效的氣道管理指標,穩定的生命體征,患者安靜舒適的體位。
綜上所述,密閉式吸痰管在保證機械通氣治療的同時,保證了患者病情的穩定,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提高了機械通氣的有效性,提高人工氣道管理的質量,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和職業暴露,因此采用密閉式吸痰管在于機械通氣的危重癥患者的氣道管理更為科學、合理。
[1] 袁繼紅,張 漪,夏世文.密閉式吸痰管對新生兒機械通氣療效及并發癥的影響.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2,27:401-403.
[2] 韓媛媛.淺談密閉式吸痰管在ICU病房機械通氣患者的應用.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632-2633.
[3] 龍永錦,劉 丹,張純秀.氣管插管危重癥患者長途轉運途中的呼吸道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624-1625.
本文編輯:王 琦
R472
B
ISSN.2095-8803.2017.10.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