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海
摘 要 本文介紹了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某基層辦展著力加強班組學習培訓、規范管理及文化建設,努力提升創新力,扎實推進了班站建設上臺階、創水平文化助推創新型基層班站經驗。
關鍵詞 創新 班站 文化 基層
推進遼河油田“家”文化建設,是加強基層建設,夯實企業發展基礎的重要途徑。近幾年來,某站立足自身實際,以創建“五型”班組為目標,著力加強班組學習培訓、規范管理及文化建設,努力提升創新力,扎實推進了班站建設上臺階、創水平。
一、加強團隊學習,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從來不是靈光一閃、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單靠個人能力閉門修成的,它必須依靠團隊共同學習、不斷積累、反復實踐、克難攻關,才能結出成功之果。
一是樹立團隊學習理念。該站從愿景引領入手,組織職工結合個人愿景和工作實際進行深入座談,研究制定了歡二聯“開拓創新,打造遼河精品”的共同愿景,并以此統一大家的思想,樹立新的學習理念,積極變個體學習為共同學習,變自主學習為互助學習。學習過程中,大家互幫互助,互通有無,切實提升了學習效果。
二是豐富團隊學習內容。小隊結合大隊開展的“五個一”學習活動,在各崗位開辟了學習園地,做到“每周一題”上墻,將職工學習存在的疑難問題拿出來供大家一同探討;同時以“團隊互助學習日”的形式落實“每月一課”活動要求,通過建立AB角色制度,每個職工都互為師生,把自己擅長的知識同他人分享,并堅持做到團隊互助培訓“四共同”,即學習內容共同制定,學習時間共同保證,學習難題共同探討,學習心得共同分享,從而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加快了學習步伐。
三是開辟團隊學習途徑。職工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各項工作開展效果,為了切實提高我站職工的素質,我們結合實際,重點開辟了三個學習途徑。即“專業對口學”真正提高學習效果,把技術學透學精;“技術比武學”在相同工種中形成比學習、比水平的大比武態勢;通過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培養技術尖子,達到“以點帶面”的目的。
二、加強規范管理,打牢創新基礎
規范管理是實現工作創新的基礎和保障。實際工作中,我們積極把規范化、精細化落實到管理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努力做到“三規范、三到位”。
一是規范生產管理,確保責任落實到位。我們抓住了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注重發揮崗位工人的能動性,做到責任細包到人,堅持現場的跟蹤與檢查。過去生產指標的好壞,都是崗長和干部的事,化驗崗發現含水高了,通知干部,干部找崗長,再安排工人處理,耽誤了處理問題的時間,也養成了工人的惰性,讓干什么就干什么。通過落實責任到人以后,我們量化了生產指標,承包到人,并制定了嚴格的考核細則,由各崗當班工人取樣、送樣、問含水,自己協調處理,崗長和干部跟蹤檢查,形成了三級監控,人人學會分析生產動態,做到了干什么會處理什么,人人心中都有目標,各個肩上有擔子。
二是規范節能管理,確保全員參與到位。日常工作中,我們通過把節能的壓力層層分解下去,把“節能降耗,人人有責”養成一種習慣,形成了人人參與節能創新的良好局面。通過開展崗與崗之間的節能對抗賽、以“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方氣”為內容的“三個一”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節能氛圍。同時,每季度開展一次“節能合理化建議”評選活動,對收集上來的每條建議都認真分析、研究,再實施,對節能工作突出的崗位和個人設立“特殊貢獻獎”,并給予獎勵,有效調動了職工節能挖潛的積極性和熱情。
三是規范安全管理,確保全員教育到位。在突出抓好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們把握好以下環節:首先,注重提高人的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無小事”的思想,在教育方式上突出一個“活”字,也就是安全教育的形式靈活多樣,教育的內容切合實際,不生搬硬套,強化教育;也不脫離實際,“高調”教育,本著“缺啥補啥”的原則,靈活掌握。
三、加強文化建設,增強創新動力
加強班組文化建設,創建文明和諧團隊,是增強隊伍凝聚力、激發員工創造力的有效途徑。
為增強職工對聯合站的歸屬感,我們在上級組織的幫助支持下,建立職工之家活動室,配備熱水器、淋浴器等生活設施,切實改善了的職工工作和生活條件,使歡二聯的家園氛圍日漸濃厚。為進一步增強職工“愛站如愛家”的責任感,在廣泛征集安全警言、警句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標牌”文化建設工作,“違章就是自殺”、“安全第一,環保優先”等具有警示性的標牌,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教育員工自覺增強安全責任。為進一步增強“家”的親和力,我們每名干部、崗長都學會了“察言觀色”,每天上班看員工的“臉色”,工作時看員工的“勁頭”,吃飯時看員工的“胃口”,針對每個人每天的不同變化,及時給他們送去關愛和提示,切實提升了我隊“家園”形象。同時,積極實施班組文化上墻,將我站共同愿景、職工個人愿景、工作相片懸掛于崗位醒目位置,利用主路兩旁的路燈燈座開展燈桿文化,用一個個富于哲理的小短語引導職工改變心智模式,既美化了工作環境,又增強了文化氛圍,有效激勵了班組職工珍惜榮譽、開拓創新、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