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路 徐寧
摘 要 本研究以九江職業技術學院的英語教學現狀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和錄音訪談的方式發現高職英語教學現狀的不足之處,希望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有所裨益。
關鍵詞 高職 英語教學
Abstract The study takes the English teach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Jiu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example, finding the English teaching shortcoming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the way of questioning inquiry and recording interview. The author hopes it has benefits for English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nglish teaching
0 引言
高職英語課程是為非英語專業高職學生開設的必修基礎課,是關系到每個高職生的重要教育內容。2000年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對全國高職英語教學目標以及高職生學習英語應達到的各項能力都做了十分具體的規定。該《基本要求》出臺后一直沿用至今,應該說它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亟須更多既通外語又懂專業的復合型應用人才以及高職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英語教學也面臨著諸多新的任務和挑戰。有鑒于此,本研究以九江職業技術學院的英語教學現狀為例,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討論,找出不足之處,希望對高職英語教學有所裨益。
1 調查過程
1.1 調查對象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大二學生123人,其中男生95人,女生28人。
1.2 調查工具與程序
問卷調查和錄音訪談。要求學生(匿名)完成一份有關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情況調查的問卷;隨機采訪70名被調查學生,并用錄音筆記錄。
1.3 調查結果
教學內容:50%的學生認為教學內容對于提高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沒有幫助,25%的學生認為英語課的教學內容很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25%的學生認為有些幫助。
教學方式:52%的學生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填鴨式教學教學方式,然而在實驗者所設置的六種教學方式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角色扮演(73%的學生喜歡),同學間或師生間討論(61% 的學生喜歡),多媒體輔助教學(56%的學生喜歡),排在后三位的是:布置課后作業(30% 的學生喜歡),課堂提問(27%的學生喜歡),教師講授(22%的學生喜歡),而排在后面的三種教學方式正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由此可見,傳統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教學手段:66%的學生反映,教師仍然使用的是粉筆加黑板,很少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評價方法:高達68%的學生不滿意“一張試卷定乾坤”的評價方式,只有15% 的學生滿意,27%的學生沒有看法。
語言學習環境: 64%的學生對語言學習環境不滿意,滿意者僅有37%。
學生學習:53%的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感興趣。與此同時,對于筆者設置的問題:“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您認為個人的英語水平在哪些方面有了提高?”,59%的學生選擇“讀”,將近25%的學生選擇“寫”、“譯”,選擇“聽”、“說”的學生不到20%。此外,55%的學生認為自己還在“聽”的方面還是比較薄弱,79%的學生認為自己還在“說”的方面比較薄弱。至于學生英語課成績調查,90 分以上的學生占 6% ,89分—80分的學生占 15%,79分—70分的學生占32%,69分—60分的學生占36%,60分以下的學生占11%。英語課成績不理想的原因,55%的學生認為基礎差有畏難情緒,40%的學生認為缺少語言學習環境,35%的學生認為教學方法不適宜,33%的學生認為教材內容不合適,23%的學生認為教師水平有限。
2 分析與討論
綜合此次訪談和問卷調查的結果,筆者認高職英語課程的教與學兩方面存在著以下一些不足。
(1)教學方法呆板。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仍以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為主,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實際成為教授過程。學生只知道低頭記筆記,缺乏主動性。
(2)教學手段單一。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仍采用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教學手段,不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英語教學,不能形成真實的學習情境,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3)教學內容落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內容仍以加強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為主,單調老套,經典化,缺乏提高其語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容,忽略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
(4)評價方法陳舊。高職英語課程仍以單一的成績測試作為測量學生英語水平的方法,這既不全面,也不科學,難以真實有效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和能力,反饋作用不強。
(5)學習效果不佳。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費力低效”現象十分明顯。他們對英語學習有一定的興趣與期望,也付出了不少的時間,但英語綜合技能如聽、說、寫、譯,卻始終得不到較大的提高。
(6)語言學習環境不足。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不是學生的舞臺。課后雖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英語演講,英語化妝舞會,英語角等,但由于學生課業壓力的加重與對英語興趣的減弱,逐漸流于形式,甚至消亡。
3 結語
從以上調查分析,不難看出,高職英語課程正淪為一般知識性課程,整個英語教學也逐步喪失其技能性特征,這造成不少學生接受了數年的正規英語教學,英語各項技能如聽、說、讀、寫等卻始終得不到提高。由此可見,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亟須改革。
參考文獻
[1] 何維克,鄢家利.大學生英語學習狀況調查[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2).
[2] 孫鵬,王銳,李嫦英.大學英語大班課堂教學生態與師生接受適應度的調查研究[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3(1).
[3] 王音.高校英語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嘉興學院學報,2011(3).
[5] 孟艷華,唐路.高職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分析[J]吉林教育,2015(9).
[5] 黃勇.基于Web的教學支持系統的開發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