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奶中國奶業的未來
——“中國低溫奶未來發展與乳業新格局”專場發言精選
整理/本刊記者 聶迎利 張俊妍 王礞礞
編者按:國內低溫奶市場正呈現出一種快速發展的新勢頭,對我國乳品產業結構的調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發展低溫奶、為消費者奉獻更多以巴氏殺菌乳為代表的優質乳制品,也是未來抵抗進口乳制品壓力,振興民族奶業的主要策略。2016年12月2日,在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和《中國乳業》雜志社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農墾乳業聯盟成員大會暨第五屆中國乳業可持續發展論壇”上舉辦了“中國低溫奶未來發展與乳業新格局”專場論壇,全國各地乳品企業主要負責人、乳制品市場分析專家分享了低溫奶,尤其是巴氏奶市場推廣經驗,共同探討低溫奶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格局。大家一致認為:低溫奶是未來中國奶業的發展方向,其不但迎合了消費者對食品健康的需求,而且有助于企業建立新鮮壁壘,提高競爭力;推廣低溫奶特別是巴氏奶,優質的奶源,經過驗證的嚴格控制的加工工藝(設備、溫度和時間),完善的冷鏈系統,便利的、多樣的營銷渠道是四大核心;要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低溫奶,要正確引導消費,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現將精彩發言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歷俊
從消費需求角度講,食品需求呈現三大市場趨勢。
一是安全。食品安全是食品需求最基礎的,也是當前國內外各個階層、各個行業,包括政府官員、消費者、產業人員、行業機構都在關注的。但是,從學術角度,或者從產業角度及消費者理解的角度來看,食品安全的信息是不完全對稱的,國外只有三類,即物理安全、化學安全和生物安全,且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多與生物安全相關;而國內食品安全是指覆蓋了所有與食品相關的指標的安全。所以,對于食品,特別是低溫產品,安全是首先要保障的。
二是食品健康。食品安全是基礎,更高一個層次是營養。營養是指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根據我國的定義,營養也是安全的一部分。但對消費者來說,安全和營養不是等同的,因為營養對每個人不一定都是健康。所以,食品健康是食品行業最高層次的要求。食品健康不同于健康食品,不僅要求食品本身是健康的,更要有利于人的健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發布,為食品健康概念的提出創造了最佳時機,這是因為健康與食品最相關。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長期跟蹤調查顯示,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幾十項因素中,基因為第一位,占15%,第二位為飲食,占13%。可以看出來,如果把基因和飲食結合起來,是一個無限大健康的概念,無限大食品的概念。
乳制品是健康食品的一個代表。對于低溫產品,“活性物質”是體現其營養、健康最好的證明。大家不僅僅要知道活性物質的存在,而且要從生物學角度,如分子學、分子生物學、遺傳組學等,來探討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對學界和行業來說,最關鍵的是要找一個最主要的指標告訴消費者:低溫奶好在哪。
三是消費者教育。低溫奶趨勢更符合食品健康、乳品健康的大趨勢。要教育消費者,健康不只是簡單的安全和營養,要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作為中國農墾乳業聯盟,推廣低溫奶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制定和完善標準,如低溫奶全系列標準,聯盟內部乳品企業要從奶源到加工再到產品,按照該標準生產;明確用于衡量產品為低溫產品的指標。二是要實現低溫產品轉型。會員、網絡、外賣,以及風行O2O平臺都是很好的探索,但要使送奶到戶工作真正有所突破,就需要解決好招工難的嚴峻問題,以及客戶黏性和互動溝通問題。

▲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林永裕
新希望公司制定的發展戰略是,做新鮮、做高端、做不同,這與優質乳工程的理念不謀而合,于是選擇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優質乳工程試點,對奶源、加工、物流三個環節的瑕疵進行了完善,并于2016年9月5日通過了驗收。(1)奶源方面。生鮮乳蛋白質、細菌總數、體細胞數等指標在不同季節或者每天會出現波動。在完善后,各項指標全面達標,如以前蛋白質有時達不到3.25%,目前都是3.25%。(2)加工環節。驗證加工設備,如驗證殺菌設備的溫度和時間。現在,新希望巴氏奶采用的殺菌溫度由95 ℃降至80 ℃,偏差控制在±0.3 ℃;殺菌時間15 s,偏差控制在±0.3 s。下一步的目標是將溫度降低至77 ℃,最低75 ℃,時間15 s。糠氨酸含量目前維持在8 mg/100 g以下。另外,國外能做到牛奶生產下來,加工處理到上市的時間為24 h,目前新希望的24 h是指銷售不超過24 h,還達不到國外的水平。(3)物流。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
希望今后在推廣低溫奶時,解決好以下三個問題:一是,冷鏈一級、二級、三級物流均能得到保證;二是,對于殺菌時間和溫度的驗證測試是準確的;三是,鑒于中國奶牛的健康狀況和生鮮乳質量安全現狀,如果將溫度和時間按照國外的標準降到71 ℃或者72 ℃時,15 s是不是足以把有害物質全部殺死。
中國乳業走到今天,已經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美好基礎。我們倡導以鮮為主的優質乳工程,并在逐步穩固鮮牛奶中生物活性物質,沒有生物活性物質,牛奶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作用。市場上有一句廣告“世上物品千千萬,一半是牛奶,還有一半離不開牛奶”。這是對鮮牛奶的一種生動詮釋,因為牛奶是可以養育生命的鮮活物質。
光明乳業從106 年前創辦上海科迪牛奶公司開始,一直引領牛奶的營養價值的延伸。光明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低溫奶(巴氏奶)發展史,在光明的銷售市場中,低溫奶(巴氏奶)的份額為50%(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個數據)。20世紀80年代瓶裝牛奶送奶到戶曾達到230 萬戶,而如今減少了40%~50%,原因在于牛奶消費市場品種的多樣化以及進口乳制品的沖擊。
盡管如此,我認為,當前成熟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在上海,低溫奶、優質奶是消費趨向,這也代表了整體的消費趨向。從2016年5月開始,光明低溫產品(以巴氏奶為主)銷售量同期相比增長10%~13%,說明以巴氏奶為主的低溫奶,逐漸被消費者接受,低溫奶市場在回溫。這對于中國奶業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但是只有把產品的質量做好,安全做好,才能讓消費者放心消費。為了保障質量,光明一方面堅決貫徹全產業鏈的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另一方面,在設備和終端方面進行大量投入,特別是冷鏈建設。
牛奶的鮮活性決定了其地域性。如今土地資源寶貴,尤其是上海地區寸土寸金,奶牛養殖業環保壓力大,所以上海這樣的城郊型奶業,一定要生產有營養且符合大城市老百姓消費定位的產品。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號角,就是要向優質奶沖鋒,不要像春運一樣,把牛奶運到東、運到西。但從技術層面,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優質乳工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著力點,希望中國未來低溫奶的市場地域性格局明顯,并由優質乳引領。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唐新仁

▲福建長富乳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永輝
長富乳業一直堅持從事巴氏奶生產和銷售,并且為了保證巴氏奶的質量,一直堅持做好奶源基地建設。
巴氏奶銷售方面。現在市場上乳制品種類繁多,作為一個地方品牌,產品定位很關鍵,長富一直注重以鮮活為主題。而巴氏奶鮮活,運輸距離受限,有銷售半徑,可以形成一個壁壘,避免產品的同質化競爭,贏對手一個小時,從而保證自身銷售網絡的健全。長富目前可以保證以生牛乳為原料,堅決不用還原奶;銷售半徑在500 公里左右范圍內,全部為送奶到戶;配送全部用冷藏車,每個網點配有冷藏設備。
牧場管理方面。巴氏奶對原料質量要求不斷提高,要想在低溫殺菌的情況下,保證質量安全,首先就要做好奶源建設。長富乳業在牧場管理方面注重幾個要素:一是環境的舒適度。取消水泥地面和臥床,采用自由牛床,提高奶牛舒適度,提高單產;此外減少一條排糞道,減少了肢蹄與水泥地的接觸,保證了牛蹄的健康。二是粗飼料標準化。目前,福建本地種植的粗飼料品質不好,基本從外地采購,因此要對其進行標準化,如進行青貯之前,必須進行調制。
低溫奶是中小型乳品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完達山乳業做巴氏奶有十多年,但是前期產量一直不是很高,向優秀乳品企業學習后有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最近幾年,主要針對消費者,做了一些引導消費和教育消費的相關工作,2016年產量增長了78%,消費群體就是未來發展的格局和方向。乳業競爭激烈,對中小型企業來講,低溫奶是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是抵御競爭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在當今國際形勢下,進口奶粉,包括進口常溫奶對我國乳業市場沖擊很大,但低溫奶,尤其是巴氏奶占據很大優勢。
近兩年完達山在低溫奶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特別是優質牧場的建設、低溫冷鏈建設、終端物流建設等方面,并圍繞市場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從整體形勢看,消費形式、消費人群不斷變化,特別是年輕人飲用低溫奶和巴氏奶比例越來越高,而乳飲料快速下滑,這就是一個機遇。因此在引導、教育消費者方面,提出了百萬市民見證放心工程,與社區合作,把消費者拉到工廠,見證巴氏奶的生產全過程。在巴氏奶銷售渠道建設方面,通過社區便利連鎖建設,加大低溫奶的鋪市力,進而提高銷售量。

▲黑龍江省完達山林海液奶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軍建

▲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營銷副總裁 周世剛
現代牧業集團成立于2005年的9月,目前在全國8 個省份共建了27 家牧場,在安徽蚌埠、合肥和河北張家口也建有3 家一體化工廠。
現代牧業從養牛開始,多年來借鑒國外經驗,整合國內優勢,創建了“工廠建在牧場里,牧場建在草場里”的模式,最終實現種養加一體化的加工方式,目前能做到從奶牛乳房擠出來到加工成成品,在2 小時之內完成。同時,對加工工藝進行了優化,減少了熱處理環節,實現了降低成本、環保等目的。
2016年10月22日,現代牧業的常溫奶和低溫奶均通過了優質乳工程的驗收,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兩種產品均通過驗收的企業。其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穩定的原料奶,微生物數量要穩定,不能忽高忽低;第二是工藝的優化;第三是專家的專業指導,比如殺菌溫度的確定。
巴氏奶是中國乳品的核心競爭力,希望優質乳工程朋友圈越來越大,共同為給國人送上一杯真正安全營養的牛奶而努力。
天潤乳業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地域遼闊、人員相對稀少、市場分散。公司隸屬于兵團乳業,以種植開發土地為起點,規模化的種植和較高的農業機械化為飼草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天潤乳業作為上市公司,為整合全產業鏈,發展奶源基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公司主攻牧業生產,2013年制定了優先發展低溫奶的戰略,2015年取得實際成效。2015年乳品銷量較2014年上漲60%,常溫奶只是微弱增長,主要增幅來源于低溫奶。總結天潤乳業低溫奶成功經驗,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抓住趨勢,順勢增長。首先,乳品企業要有優質、安全的奶源,這是做好低溫產品的先決條件。2008年之后,天潤乳業將注意力轉移到奶源基地建設,建立了一個以自有和控股奶牛養殖為核心層,以參股的養殖基地為緊密層的保障體系,超過1 000 頭的規模化牧場占公司的80%。其次,做好產品的優化升級。確立了“領先新鮮,做強常溫,突破乳飲”的發展思路,明確了打新鮮牌,打低溫牌的主攻方向。第三,選擇差異化。堅持做差異化的產品,差異化的渠道,差異化的代理商,以及差異化的市場支持。另外,在營銷方面,使營銷隊伍更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的評價機制,制定市場化的評價手段和評價體系。第四是互聯網+,互聯網發展對乳業銷售業態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
二是科技創新助推增長。產品創新是公司發展的原始動力。增加對技術開發的投入,優先發展低溫奶,推廣濃縮安全產品,并取得一定效果。
對于低溫奶發展,標準的全面提高是奶業能夠真正回暖,能夠恢復甚至提高消費者信心的關鍵點。此外,標準工作應該擴展到飼草種植、銷售終端、科研等領域,為未來低溫產品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東升

▲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乘云

▲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畜牧總經理黃劍黎
燕塘乳業發展低溫奶,注重保障以下幾點。
一是,產業一體化。從2002年開始,燕塘乳業全面提出了從牧場到餐桌一體化的理念。20世紀90年代開始,已全部采用規模化牧場提供的生鮮乳。但隨著對規模化要求的逐步提高,原有的一些規模化牧場已達不到市場需求,因此進行了主動淘汰。
二是,簽署年底協議。每年12月底與所有牧場簽訂協議,牧場未來一年不用考慮供應量和價格,奶源變得更加穩定。
三是,注重全程冷鏈管理。不僅從牧場到工廠,到終端經銷商環節,更著重抓好從經銷商開始的三級銷售過程,以及向消費者配送過程中的冷鏈保障,以確保在廣東這種高溫高濕環境下巴氏奶銷售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四是,創新與突破。嘗試實現現有平臺,如網絡平臺與線下的結合。將現有網絡平臺與專營店、與送奶到戶有機結合,把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以使消費者能有更便捷的渠道,有更深的體驗感受,去獲得所需要的產品。再如與京東到家進行對接,嘗試線上下單2 小時內送達至消費者手中。與滴滴出行合作,讓消費者一上車就能飲用一瓶新鮮牛奶。這些舉措對于巴氏奶產業的提升,構建巴氏奶與常溫奶之間的不同,建立新鮮壁壘,帶給消費者更好的感受和體驗具有重要意義。
皇氏集團對低溫奶的生產,應追溯到創業之初,唯一的產品是“屋頂包”,做牛奶上餐桌;2005年開始進行新的工程,瓶裝奶送奶到戶奠定了皇氏第二步的發展高峰;2016年,低溫奶的份額已達到50%。目前,主要的渠道有:配送到戶;皇氏在廣西有將近200 家的皇氏新鮮屋;高校送奶,在廣西幾十所高校開發了大學生創業基地,把瓶裝奶、早餐奶、低溫奶賣到高校去;線上線下結合。
皇氏集團傳承的一句口號是:“打造家門口的放心奶”,要求低溫奶覆蓋到每一個鄉鎮,而且要精耕細作。因此,在奶源質量、奶源配置效率、各項服務、價格方面進行了很多嘗試。
不管是發展低溫奶,還是追求優質奶,保障奶源都是第一位的。廣西土地資源緊缺,所以牧場規模相對較小;自然條件惡劣,給防暑降溫、減少熱應激帶來了很大的障礙。但是通過努力,皇氏集團奶牛單產由6 噸多提高到了8 噸,并開始開展DHI生產性能測定工作。
低溫奶一定是未來擴大銷售空間和提高營業額的一個重要渠道,期待低溫奶作為皇氏的第二把利劍(第一把利劍是水牛奶)。不在廣西養牛,又想使低溫奶進入廣西,是不現實的。這也是皇氏一直在做強的原因。把自己做強,競爭對手就不足為懼。期待國內乳企和奶牛養殖企業,都能夠在中國這么大的消費市場里面,占領屬于自己的領地。

▲天津津河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慶懷
津河乳業從2015年7月開始做低溫奶,且創新性地走自己的路——以奶吧作為滲透,選擇了在高檔社區做鮮奶直營店的模式,并在鮮奶直營店加了烘培、冰淇凌等業務。截至2016年11月25日,已經開了10 家鮮奶直營店,每天共制作3 000 多份巴氏奶,相對量不是很大,但前景廣闊。整體營業方面,平均每個店每天收入為5 000 元左右,零售單價會員折扣后為5.20 元/250 mL。

▲上海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 曹明是
我簡單說兩點看法。一是優質和安全。要持之以恒推行優質乳。2008年以后,國家嚴抓食品安全,乳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抓手。多年來,乳企承受著巨大的市場壓力——安全,絲毫不敢松懈。從技術層面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溫度,從而提高安全系數,但對于乳品優質問題,卻未很好地考慮。現在我們提出優質,與安全沒有矛盾,優質是安全的更高一層,優質的前提必須是安全,而安全的乳制品不一定優質。協會的一個目標就是堅持不懈地推進優質乳工程,期待更多的行業協會推進這項工作,關鍵是要通力合作,發同一個聲音。
二是行業要團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行業內不要再分陣營,因為優質乳工程包含低溫奶、UHT奶、奶粉各個產品。
發展低溫奶毫無疑問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奶業的未來。在這一過程中,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市場上,因為建優質奶源基地,做加工工藝設備、技術都沒有問題,難點在于市場。中國乳品消費,包括低溫奶,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價格問題,奶價高喝不起。高奶價是相對的,即原料奶和成品奶的比價不合理。我對一味地發展高端奶也有看法,因為牛奶是大眾食品,高端奶只能用于滿足部分人群需求。二是安全問題,不放心不敢喝。一方面受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的影響,另一方面受一些不良宣傳的影響。三是不了解,不想喝。這是因為人員的教育、市場的宣傳不到位。四是想喝沒有地方喝。因為社區建設、城鎮化建設速度很快,但銷售渠道跟不上。如果上述四個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低溫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推廣低溫奶,浙江一鳴食品有限公司的模式值得推薦。一是廠名說明發展理念;二是建了近1 000 個奶吧,銷售乳制品和烘焙食品;三是營業時間從早六點做營養早餐開始,至晚上十點,改變了市民的生活。
山東奶吧發展迅速。奶吧是一個新興業態,已經被國家認可。它做了大企業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向農村延伸,向鄉鎮、村延伸。效率高低與規模大小無關,時間證明,奶吧不管規模大小,都具有生命力。

▲山東省奶業協會會長 張志民
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推廣低溫奶和優質乳工程時,要注意生物安全問題,因為加工溫度降低后,有些菌類可能無法被殺死。二是關于巴氏奶的市場問題。消費者對牛奶知識缺乏,因此應加大力度,引導消費。同時,要實現便利的銷售渠道,便于消費者購買。三是乳品加工企業一定要善待奶農。乳品加工企業和奶牛養殖企業一定要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奶業行業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北京市奶業協會秘書長 廖晨星

▲上海銘觀乳業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劉驥
在推廣優質乳工程時,乳品企業在上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這是非常可喜的,但遺憾的是,在下游的市場營銷上放松,使好的產品,沒有好的包裝去與消費者見面。
低溫奶,特別是巴氏奶走向市場,要向兩個方面妥協,一是消費者很低的認知率,二是非常落后的冷鏈條件。同時要面對三個敵人,一是指責低溫奶是炒作,二是混淆視聽,必須要有人出來正面駁斥看上去非常正確的、言之鑿鑿的言論,三是收費的水軍。
我們的應對之策如下:一是必須有人站出來,而且最好是行業領先企業站出來,非常旗幟鮮明地告訴消費者低溫奶就是好,比如通過對比試驗。二是要建立客觀、公正的第三方實驗室,能夠權威地告訴消費者乳制品的糠氨酸含量。這二者結合,相當于給消費者一個最最便利的認知方式,迎合了消費者,而不是在教育消費者。其實今天營銷工作者有一個誤區,老是想教育消費者。但消費者那么多,參差不齊、水平不一,你有資格教育他們嗎?你只有迎合他們。

▲和君集團·上海鉑洋營銷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佟顯永
在推廣低溫奶、優質奶的過程中,作為咨詢公司,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復雜的事情簡單化,而乳品企業所要做的是將簡單的事情做到位。這兩件事情的核心可歸納為三點:一是如何做好鮮奶、好牛奶。做好牛奶的目標,是建立鮮活壁壘。首先要做到有好的奶源;其次要嚴格控制巴氏奶的消毒溫度和時間,只有這樣,才能降低成本,才能真正保持產品的活性,也是產品立足的根本;最后要做好全程冷鏈保障。二是如何更便利。因為鮮奶的購奶頻率和消費頻率高,所以便利店很有優勢,社區傳統的小店在鮮奶這一品相上的銷售特別發達,其銷售占比很高。除此之外,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自建封閉的便利渠道:送奶上戶、鮮奶吧和自動售賣機。送奶上戶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鮮奶吧成功的秘訣在于便宜;自動售賣機的供應方式要改變,應可以同時使用銀行卡、微信和支付寶付款。三是如何做宣傳。首先應做低溫奶、常溫奶營養價值差異表,其次做好牧場體驗,最后是做好新鮮生活互動。

▲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專家組顧問 劉玉滿
我天天喝奶,家庭年人均奶類消費量100 千克以上,達到世界平均消費水平;我從事奶業經濟研究8 年,研究過后發現:一杯簡單的牛奶,不簡單。我有三個觀點:
一是,目前中國牛奶的零售價格已經是全世界最高的,價格讓人望而生畏,影響了牛奶的消費。高端化不是中國奶業要追求的方向,尤其是對于大企業來說。牛奶就是普通食品,要多樣化,但不要概念炒作。最為重要的是,喝牛奶總比不喝要好。
二是,西方很多發達國家,和我國的牛奶消費習慣完全不一樣,我們是喝牛奶,他們是吃牛奶,如奶酪。奶酪其實是低溫產品,很多活性物質都可被保留。
三是,推進優質乳工程非常有必要,我們希望每一滴奶都是優質奶,希望無論是大規模、小規模的牧場,還是散戶生產的都是優質奶。

▲中國農墾乳業聯盟主席/《中國乳業》雜志社社長 馮艷秋
關于巴氏奶的消費,我的觀點是:倡導低溫奶、巴氏奶,但不反對常溫奶。中國人首先要多喝奶,要盡可能地讓大家每天都喝奶,在有條件能喝到巴氏奶的地方,可首選巴氏奶。但是在很多地方,沒有冷鏈系統,不能保證配送,消費者能夠喝到常溫牛奶也是非常好的。
發展巴氏奶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萬事俱備,第一個具備的條件是我國已有大量優質的原奶,第二個具備的條件是近年來一批以生產巴氏奶為主的區域性乳品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只欠東風,第一是指消費者的消費知識貧乏,第二個是說牛奶是普惠食品而不是奢侈品,牛奶的價格過高,第三是指缺乏公正的第三方檢測,第四個是缺乏對低溫奶的科學論證。只有實現低溫奶的發展、才能進一步促進民族奶業的振興,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是萬里長征要一步一步的走,只要我們能夠邁出這一步,只要大家能夠團結,能夠形成合力,行業內能夠形成共識,我們的步伐就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