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艷靖,李爾勤,歐 艷
(廣西貴港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廣西 貴港 537100)
中西醫結合治療120例帶狀皰疹的護理
伍艷靖,李爾勤,歐 艷
(廣西貴港市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廣西 貴港 537100)
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患者的護理體會。方法 針對120例帶狀皰疹患者進行抗病毒、營養神經、針灸治療,同時加強對患者心理、疼痛、皮膚、飲食護理。結果 120例患者通過治療護理后,治愈97例,占80.8%;顯著20例,占16.7%;未愈3例,占2.5%;總有效率97.5%。結論 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結合精心的??谱o理,可明顯減輕患者痛苦,治療效果顯著。
帶狀皰疹;中西結合醫治療;護理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診病毒感染后,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診,伴隨神經痛,中醫稱為“蛇串瘡”、“丹毒”等。選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門診收治的帶狀皰診患者120例,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結合精心的??谱o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門診收治的帶狀皰診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齡45~80歲,平均60歲;其中脅肋部55例,肩頸部24例,腰部39例,頭面部2例?;颊呔憩F為皮膚局部水皰,有疼痛(疼痛性質為癢痛、刺痛、劇痛、燒灼樣疼痛、持續或或陣發性疼痛)。
1.2 治療方法
1.2.1 西醫治療
阿昔洛韋500 mg靜點,2次/d,服營養神經藥、止痛藥等,患處外涂爐甘石洗劑。
1.2.2 中醫治療
采用針刺治療:用1.5寸28號毫針,常規消毒,針尖與皮膚呈20°~30°,從患處1 cm外的范圍朝向皰診中心方向圍刺,刺入后留針,同時使用艾條在患處旋灸,直至患處皰疹組織液減少及患者疼痛減弱即可。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有無暈針、彎針、斷針等情況,注意聽取患者的訴說與感受,注意保暖及保護隱私。治療初起階段每日2次,疼痛減輕后改為每日一次,每針30 min。
1.3 護理
1.3.1 心理護理
由于帶狀皰診疼痛劇烈,長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而苦不堪言,多數患者合并有心理異常因素,表現為脾氣暴躁,情緒惡劣,心理負擔沉重,精神恍惚,情緒低落,生活質量低下,社交能力降低甚至喪失,對未來的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可能有自殺傾向。所以,護理人員必須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變化,及時排解患者的憂慮和恐懼,采用解釋、鼓勵、安慰等方法,鼓動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增強機體抗病痛能力,從而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消除焦慮、急躁的情緒?;颊咴谔弁磿r要分散其注意力,在心理上可以增強抗痛能力,能有效地減輕疼痛[1]。
1.3.2 疼痛的護理
(1)注意從患者面部表情、姿態等觀察患者對疼痛的反應,注意聽取患者對疼痛的訴說,特別是對耐痛過高、過低患者尤應注意觀察[2],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給予止痛劑,晚上因疼痛睡眠不好時,根據醫囑給予鎮痛催眠劑。(2)教會患者自我放松,分散注意力,如聊天、看電視、聽音樂、看小說雜志、散步等。
1.3.3 皮膚護理
患者早期丘皰診,有皮膚灼熱感,皮損傷,可用爐甘石洗劑外涂,3次/d。當皮膚出現水皰或有分泌物時,盡量保持水皰的完整性,暴露皮膚使其自然晾干,減少感染,仔細觀察病情變化。引導患者穿寬松透氣性好的棉質衣服,防止衣服摩擦皮膚,勤換衣服,修剪指甲,避免其抓破皮膚引發感染。
1.3.4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如豆制品、魚、蛋、瘦肉;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如西瓜、橙子,最好每天用檸檬泡水喝,禁忌油膩、辛辣食物,海鮮,家禽盡量不吃,忌煙、酒,多休息,多飲水。
按照參考文獻[3]中的方法判斷。治愈:局部瘙癢、燒灼感、疼痛消失、皮診完全消失。顯著:局部瘙癢、燒灼感、疼痛明顯減輕,皮診大部分消退。有效:局部疼痛減輕,皮診部分消退。無效:局部疼痛無減輕,皮診小部分消退或加重。
門診治療一療程(15d),120例患者中治愈97例,顯著20例,未愈3例,總有效率97.5%。
帶狀皰診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以沿周圍神經分布的群集皰診和神經痛為特征的病毒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丹”,“纏腰龍”、“蜘蛛瘡”,“蛇串瘡”。因情志內傷,肝郁氣滯,郁久化熱,或飲食失節,脾失健運,濕熱郁結,兼感毒邪而發病。此病在各年齡均可發生,有的患者病情較重,嚴重的影響工作學習和身心健康。針灸具有宣散風熱,清利濕熱、止痛的作用[5]。艾炙溫熱刺激,疏經通絡,活血止痛。臨床上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結合精心的??谱o理,可明顯減輕患者痛苦,治療效果顯著。
[1] 王聰敏,李海濤,周雙琳.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帶狀皰診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2015,8(4):297-299.
[2] 趙秀玲.老年帶狀皰診后遺神經痛的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1):1750.
[3] 黃海龍.更昔洛韋與阿昔洛韋在治療帶狀皰診的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4):166-167.
[4] 孔文良.中藥針灸治療帶狀皰診[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19(3):163.
[5] 孫國杰.針灸學.高等醫學院校第五版教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4.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