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玲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口腔醫學中心,湖北 武漢 430030)
口腔頜面創傷患者焦慮情況的調查研究
曹亞玲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口腔醫學中心,湖北 武漢 430030)
口腔頜面;創傷;焦慮;調查
隨著交通事業和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交通事故和工傷發生,口腔頜面部位于體表,極易受到損傷,頜面部臨近大腦,頜面創傷常合并大腦的病變,但是其對功能及容貌的破壞及其伴隨的社會心理障礙,遠遠重于身體其他部位的損傷[1]。頜面創傷是對人體面部形態、身體機能和心理健康的直接損害,不但給患者帶來肉體的痛苦,也破壞了患者形態結構和表情活動的協調和完美,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2]。頜面創傷既是一種軀體性應激,又是一種心理性應激,不僅給患者造成痛苦,還干擾正常的醫療治療,影響患者的心身健康和治療效果。頜面創傷多為突發事故造成,患者及家屬由于不了解病情及預后,會產生焦慮,同時緊急入院與親人和熟悉環境的分離又會使患者產生分離性焦慮。臨床中發現,頜面創傷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癥狀。我中心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頜面外傷患者113例,經過發放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發現口腔頜面部創傷患者的焦慮癥狀明顯高于一般人群。
選取我中心2016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頜面外傷患者113例,滿足以下條件并發放焦慮自評量表:(1)年齡≥18歲;(2)患者神志清楚,無精神病史;(3)患者及家屬自愿配合調查。量表收回后,將SAS表中的20個條目的分數相加之和即得出SAS的總粗分,再將總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數部分就得到標準總分。本次研究以SAS標準分≥50分作為判斷患者焦慮狀態的臨界值,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共收回有效問卷107份。
焦慮自評量表(SAS)是較早引入國內的情緒自評量表[3],是簡便的分析患者主觀焦慮感覺的臨床工具,其效度高、方法簡便、易于分析。
2.1 對107例回收SAS量表進行分析,發現頜面創傷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癥狀。107例患者中,達到焦慮評分標準(評分≥50分)39例,占36.4%,顯著高于國內常模5%的發生率,其中輕度焦慮(評分50~59分)20例,中度焦慮(評分60~69分)9例,重度焦慮(評分≥70分)2例。
2.2 對39例有焦慮癥狀的患者進行分析發現:有20例患者訴不易入睡并且訴一夜睡得不好,有5例患者訴晚上做惡夢,有8例患者訴容易心里煩亂或覺得驚恐。典型患者對外傷后各項檢查不配合,不能理解并配合外傷后水腫觀察期的醫療處理,入院時即急迫要求手術,此類患者若不注意溝通,極易產生糾紛。在此次調查同時發現,部分患者創傷后應激適應不良,晚上做惡夢,入睡困難,對此類患者也應加強溝通及心理疏導。
2.3 對有焦慮癥狀的患者進行調查,發現其焦慮的原因與性別、職業、月收入水平、付費方式等方面相關。女性患者的焦慮水平明顯強于男性患者,部分女性患者甚至不敢照鏡子,將衛生間的鏡子用報紙遮蓋。這是因為女性患者對容貌要求比男性更高,因此對頜面創傷后面容的缺陷比男性更為重視,對突發創傷的承受能力較弱,故受傷后更容易產生心理焦慮。患者從事的職業也與創傷后的焦慮水平有關,與其形象有關的職業如教師、文職人員等,擔心頜面創傷后不能返回原工作崗位,所以有明顯的焦慮癥狀。患者的收入及付費方式也是焦慮的影響因素,自費農民的經濟水平有限,意外受傷不僅短期內失去收入來源,更需要承擔醫療費用并擔心傷后生活,此類患者往往急迫要求手術。頜面創傷后患者的焦慮癥狀也與病情相關,創傷合并有眼外傷影響視力的患者不僅要面對頜面部的外觀改變,還要在短期內適應視力喪失所造成生活的改變,此類患者焦慮癥狀較重。
3.1 對頜面創傷后患者的心理問題應引起臨床護理人員的重視,及時幫助患者應對頜面創傷后的心理障礙,幫助其完全康復,更有助于心理創傷的康復。臨床工作中,護士應運用恰當的醫學知識,盡可能的幫助患者積極應對創傷后的一系列變化,鼓勵患者,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采取積極向上的態度,為治療創造良好的心理條件。頜面創傷后的患者大多對創傷后的飲食要求不清楚,擔心影響傷口而拒絕進食,護理人員應運用醫學知識,積極為患者解答疑惑,鼓勵其進食富含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的流質飲食,增強抵抗力,促進傷口愈合。在干預過程中,也應注意取得患者家人的合作。鼓勵患者回歸社會、回歸正常的生活,并提高生活質量。對頜面創傷后心理問題嚴重的患者,應及時與相關專業科室溝通,及時進行專業的心理干預治療。本次研究使用的SAS量表適用于年齡≥18歲以上的患者,但是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年齡<18歲的頜面創傷患兒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1例典型的9歲患兒,每天做惡夢無法入睡,要求家屬陪護24小時不能離開,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患兒即尖叫不配合治療。雖然此次調查未涉及未成年的頜面創傷患兒的心理問題,但是此類患兒的心理改變也是我們工作中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3.2 頜面創傷患者的家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癥狀,頜面創傷的突發事件、治療期間的費用、入院后外界環境的改變、患者的長期照護、交通事故的認定及保險辦理等,都需要家屬短期內快速適應。患者情緒的不良改變也會增加家屬的心理壓力。所以,頜面創傷患者的家屬的干預也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應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幫助患者良好的適應社會,適應頜面創傷后生活的改變。
3.3 頜面創傷后的心理問題對創傷后頜面功能的恢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臨床工作中發現,頜骨骨折后的早期功能鍛煉問題并未引起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頜骨骨折患者復位固定術后2周骨斷端之間的纖維愈合基本完成,4~6周骨斷端新骨形成基本完畢,隨著頜面堅強內固定技術和內固定材料的發展,目前臨床上頜骨骨折多采用堅強內固定技術,此項技術的開展帶來頜面創傷后功能鍛煉的變革,但是目前對于頜面創傷后早期功能鍛煉的方式、方法、時機均未規范。頜面創傷后心理問題及時解決,會為患者開展頜面功能康復創造有利條件。頜面功能的術后康復涉及開口訓練、語音訓練、吞咽功能鍛煉、咬合關系的重建等各方面,需要患者良好的配合。頜面功能的恢復,為患者樹立信心,能更好的面對頜面創傷后的相關后遺癥,對頜面創傷后的心理恢復又起到促進作用。也為后期口腔種植、口腔內科等的治療創造有利條件。但是,在臨床工作中,頜面創傷后的心理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對患者開展長期的心理調查及心理干預,也極少開展社會適應方面的長期調查研究,均為之后工作中需要改進的方面。
[1] 周樹夏,顧曉明.現代頜面創傷救治的基本原則[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1,36(2):85-87.
[2] 殷世和,魏取才.134例頜面創傷患者心理障礙分析及對策[J].廣東牙病防治,2001,9(3):174-175.
[3] 吳文源.焦慮自評量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z):235-238.
本文編輯:張 鈺
R739.8
A
ISSN.2096-2479.2017.34.1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