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嵩, 于巧嬋, 紀永波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088)
隨著長江經濟帶戰略決策的部署和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提等升級,港口不斷朝集約化、智慧化方向發展,船舶不斷朝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長江沿線的化工企業和碼頭不斷增多,危化品運輸業日益繁榮,給產業鏈條中的生產、倉儲、裝卸、運輸和污染物處置等各環節的安全監管帶來嚴峻挑戰。2014年頒布的《推進長江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方案》[1]明確提出推動航運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嚴格航運市場準入管理,落實《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提高運輸市場準入門檻,鼓勵現有企業兼并重組實現規模化經營。然而,遵循水運市場發展規律,長江危化品行業秩序主要以政府法規牽引市場運作,兼顧產能調控和安全管控,仍未突破傳統的發展模式。
當前,在加快建設“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長江水運體系的背景下,創新驅動發展成為推動水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理念。從市場的角度看,持續低迷的運營狀態將大概率發生逆轉,變革水運迫在眉睫;從政策的角度看,國家對長江船舶標準化的引導力度或將日益增強,未來運力存量部分將提質增效,增量部分將聚力對焦。[2]因此,利用好市場變革姿態的發力期和政策密集出臺的機遇期,探索水運危化品運力池(POOL)模式,對危化品航運鏈條的發展有一定的推進作用。
為系統分析長江危化品運力池的設立環境,科學評判行業的發展現狀,針對內河危化品運輸影響要素,選擇以主體效益(錢)、市場貨運(貨)、營運管理(管)、風險防控(控)和政策保障(保)為準則[3],合理探討指標的關聯性、政府管控運營的必要性和市場集約發展的可行性,突出關鍵要素并對其進行重點論述,提出長江危化品聯營發展理念。
主體效益取決于營運全周期內的凈利潤,但目前長江危化品運量快速增長與盈利低水準之間存在矛盾性。受國際液化氣價格大幅走低影響,液化氣進口量激增,帶動液化石油氣中轉水運需求增加,加上水路運價波動難以預期,企業利潤雖略有提高,但盈利水平仍較低。據了解,2015年長江省際液貨危化品運輸總營收利潤率為6.7%,除了2%的企業虧損以外,53%的企業營收利潤率低于5%,表明55%的企業基本上不盈利。同時,中下游危化品船的盈利能力均下降10%以上,市場下行趨勢增大。[4]考慮到運輸經營降本增效的關聯性及企業內部長期的自我調控,運作模式已日臻完善,探索推動企業聯盟化的發展模式,可規模化減少運作成本,基于危化品POOL的運作理念是一種先行先導的創新嘗試。
當前長江干線液貨危化品運輸船運力過剩問題亟待解決。截至2015年底,市場上既有運力為332.98萬t,但實際需求運力為272.25萬t,其中:干線富余11%,基本上符合市場競爭原則;中下游富余29%,運力明顯過剩。[5]考慮到長江沿線危化品市場發展有失平衡,合理調控產能關系的有效途徑可重新分配過剩資源,以POOL模式的危化品運力池為抓手,積極促進航運資源整合,推動各航線貨運市場的有序發展。
近年來,我國政府嚴把危化品運輸企業的市場準入關,嚴控經營主體新增危化品船的運力資質,加快危化品船淘汰更新,使得危化品船的產能得到優化,但面臨著企業市場集中度分散的現實挑戰。利用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對長江航運市場的集中度進行分析,即HHI值=∑Ti2(Ti為船舶運力規模排名第i位的企業的市場份額,以總噸的百分比計)。若HHI值>1 000,則認為市場“集中化”;若HHI值≤1 000,則認為市場“離散化”。通過計算得知,2015年排名前10位的長江干線化學品船、油船企業的運力占比分別為47.1%及51.3%,HHI值分別為345及491,表現為市場高度分散化。[6]因此,運力集中度的提升空間是打造規模經濟的潛力點,是優化管控效率的支撐點。通過整合行業內部資源,專注于形成專業化及規模化運輸船隊,POOL模式的危化品運力池的出現具有重要意義。
長江沿線既是大量化工園區及化工企業的聚集地,也是危化品進出口的集散地。在長江經濟帶戰略背景下,航運安全“以人為本”的理念日益深化,安全風險形勢日趨復雜,安全監管面臨挑戰。2015年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就是危化品倉儲安全監管不力所致,對水運行業的危化品安全運輸有重要警示作用,也是口岸管理機關需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設立危化品運力池,有利于集約企業規范運作,深化口岸安全監管舉措,規避水運安全風險隱患。
危化品運輸船運力更新作為船型標準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政策保障方面主要依賴內河船型標準化補助政策。[7]但是,傳統政策主要依靠技術、行政及財政等手段,大量資金僅用于“去存量”,缺乏優質、高效的“補增量”手段。同時,當前的船型標準化政策受體制和機制限制,對市場主體的兼并整合和結構優化調整兼顧不足,對引導資源流動、扶植產業發展的作用尚未體現,工作對象直接涉及到單艘船舶或單個船舶所有人,均衡的經濟政策手段僅依賴財政補貼,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市場失靈問題。今后,船型標準化工作應趨向于更加豐富靈活的經濟鼓勵方式,如稅收調節、產業政策引導等,以達到優化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根本性作用、吸引社會投資向內河船舶傾斜的目的。可預測,未來的產業政策不會簡單等同于發放補貼,而應指向包括投資、財政、金融和技術等在內的綜合性政策。
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對長江危化品運力池進行分析[8],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因素的權重,運用模糊評價法探討結果的優劣情況。
為深入分析發展危化品POOL模式的切實可行的方案和聯營聯運價值,基于運輸環境現狀及必要性分析,針對“錢、貨、管、控、保”等5個維度,特邀請11名中級以上職稱的科研人員參與評價,基于實踐經驗和直觀判斷,確立危化品POOL綜合評價要素(見表1)。

表1 危化品POOL綜合評價要素
1) 主體效益(錢):反映水運危化品運價加權平均水平、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情況和運輸營收利潤率。
2) 市場貨運(貨):反映干線運輸分經營范圍需求情況、船舶運行單位產能現狀和市場運力運量供給平衡性。
3) 營運管理(管):反映危化品水運市場運力集中度、政府職能部門監管執法效果和企業高效經營運作水準。
4) 風險防控(控):反映頂層設計的安全形勢需求、風險預判能力的規章與機制建設和主管部門的風險應急防控手段。
5) 政策保障(保):反映戰略形勢對行業發展的指向、財政補助對運力優化的作用和金融創新驅動等產業政策的催生效應。
2.2.1判斷矩陣構造
首先依據層次分析原理,集體討論得到準則層S及各隸屬指標層I,并構造判斷矩陣A=[aij];其
次劃分3個小組,分別按照T.L.Saaty標度法(見表2)進行對比賦值;最后統一度量分析結果,得到準則層及指標層判斷矩陣見表3~表8。

表2 重要度賦值表

表3 準則層因素重要程度判斷矩陣

表4 主體效益因素重要程度判斷矩陣

表5 市場貨運因素重要程度判斷矩陣

表6 營運管理因素重要程度判斷矩陣

表7 風險防控因素重要程度判斷矩陣

表8 政策保障因素重要程度判斷矩陣
2.2.2指標權重計算
在層次分析法中計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采用方根法近似計算即可,主要計算式如下,計算結果見表9。
(1) 根值法計算特征向量
(1)
(2) 歸一化處理后權向量
(2)
(3) 最大特征值計算
(3)

表9 各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及權向量計算結果
2.2.3層次單排序一致性檢驗


表10 層次單排序一致性檢驗結果
2.2.4層次總排序一致性檢驗
準則層及指標層各因素的層次總排序可根據其層次單排序權重向量歸一化后的權向量乘積計算,繼而計算層次總排序的一致性比率,結果為
(4)
由于CR=0.017<0.1,因此通過一致性檢驗,表明分析的權重結果可反映各組群因素對危化品運力池發展的重要性。
基于AHP方法評價得到各指標權重情況見表11。通過分析可知:

表11 各指標計算權重
(1) 基于主體視角,針對經營人和管理者,影響危化品POOL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企業經管I9,企業成本I2和政府監管I8,3項合計權重為0.573,體現為危化品水運發展指向企業主導性和政府引導性,呈現出市場主體在經濟、高效運作層面的支配性,可作為影響危化品POOL發展的核心要素。
(2) 基于客體視角,市場供需I6和運力集散I7作為度量船、貨關系的關鍵因素,需更多地考量市場經營與監管的協同發展契合度,合計權重為0.154,指向水運供給改革發展要求,也是激勵危化品POOL發展的重要因素。
(3) 基于主客體協同視角,準則層面的風險防控S4作為厘清安全形勢、預判風險環境和切實應急手段不可或缺,政策保障S5則是遵循戰略導向、爭取財政支持和完善產業布局的重要抓手,2項合計權重為0.129,致力于筑牢行業發展的軟實力根基,是推動危化品POOL設立的根本保障。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利用模糊數學的隸屬度理論解決模糊問題和難以量化問題的綜合評價方法。[9]由于內河危化品運力池發展問題錯綜復雜,無法通過具體數據對各因素做出確定性評價,因此通過優劣判斷矩陣B=[bij],在充分考慮專家意見的基礎上,討論得到各評判等級評價項的占比情況,進行粗略評判。優劣判斷矩陣見表12。

表12 優劣判斷矩陣
首先通過建立的評價因素與分值隸屬度的關系,得到指標層在不同優劣等級下5個維度的隸屬度LSi=Ni·bij;進而采用相同的方法計算準則層總隸屬度LS;最終采用隸屬度最大原則對結果進行科學評判。優劣評價結果見表13。由表13可知:

表13 優劣評價結果
1) 基于微觀視角,是指危化品POOL對企業效益的影響能力,反映在主體效益S1中優劣評價較低,表現為運量平穩,在運價下跌的背景下,經營利潤率間接取決于燃油成本下降與人力成本上升的博弈,歸結于成本收縮換取的效益,并非健康市場應有的姿態。
2) 基于中觀視角,是指通過危化品POOL宣貫頂層布局,兼顧引導企業發展的能力。運管操作,反映在市場貨運S2和營運管理S3優劣評價適中偏低,表現為行業運營管控的中庸態勢,沒有貿然的行業變革,保留傳統的運作理念,在水運深入轉型期,亟待介入運力池驅動發展;安全監管,反映在風險防控S4中優劣評價適中,表現為遵循行業風險監管發展規律,在事前預判、事中處置和事后評估上對風險的形勢、機制及手段等方面的契合度較好,適宜打造平臺、聯營互助。
3) 基于宏觀視角,是指產業政策對危化品POOL發展的引導能力,反映在政策保障S5中優劣評價良好。得益于“十二五”時期內河優勢戰略的布局實施,集并“十三五”時期服務長江船舶轉型升級、長江經濟帶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義重大。
基于綜合評價結果和發展環境必要性分析,關聯準則層面5要素可知,探索危化品POOL的初衷應是政府層面的集約規范市場運作和企業層面的降低經營成本,并以二者為主導(權重為0.727),充分挖掘市場潛能,兼顧船型標準化工作,配置過剩運力,引導安全風險防范,推動產業政策深度發展。總結危化品POOL的可行性如下。
對于危化品運輸這種資本密集型產業,資源共享有以下好處:
1) 通過聯營,承運人可精簡運力,降低購置船舶帶來的資本風險。
2) 通過資本聯合,購買大型化船舶,降低船舶的單位購買成本。
3) 與其他承運人簽訂碼頭堆場共用協議,有效回收部分成本,避免在航運淡季出現資源閑置。
導致企業運力過剩的誘導因素諸多,如航運淡季時的運力戰略轉移和市場低迷時的運力規模縮減。選擇以POOL模式的企業聯營可使成員在各自目標航線上置換運力,合理分配過剩資源。
船舶所有人容易從相互合作中獲得利益:
1) 通過艙位互租,提高較大噸位船舶的邊際成本利用率。
2) 通過共享聯盟航線,擴大服務范圍,開發新市場,提高發船頻率。
3) 通過分享企業間的科技創新、人文品牌等先進理念,打造航運聯營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企業市場經營的形象。
1) 企業科學的風險評估機制、切實的風險管理措施和完備的應急聯動保障可實現基于聯營企業間的宣貫。
2) 為推動危化品行業信息資源庫的建設,發展信息主導警務模式,完善風險數據備案制度,聯網聯控,信息共享,基于運力池推動行業大數據及信息化平臺建設。
從政府部門的角度看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有效嘗試,從金融機構的角度看是資源共享的運作模式,從航運企業的角度看是整合資源的創新路徑。
1) 通過集約規范化方式運作,可吸引產業資本的支持,更好地驅動船舶標準化進程。
2) 通過融合財政和社會資本,可為形成綜合性產業政策提供資本堡壘,并為今后以金融模式服務于實體經濟提供參考。
本文基于長江危化品市場的特點,分析影響危化品運力池發展的重要因素,構建度量危化品POOL評價要素的5個維度及15個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權重,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分析各類別的優劣程度。在分析主體效益、市場貨運、營運管理、風險防控、政策保障的運輸環境及發展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危化品運力池在降低經營資本、配置過剩運力、集約規范市場、協同風險防控和撬動產業政策方面具有可行性。
研究長江危化品運力池的發展理念,可為搭建危化品聯營結構板塊奠定量化基礎,為水運管理部門考核市場發展質量提供借鑒,有利于尋找行業發展弊端,及時制訂改進措施,促進內河危化品運輸業又好又快發展。
[1] 國務院辦公廳. 推進長江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方案[EB/OL]. [2014-06-09].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3/content_8903.htm.
[2] 高惠君,燮謝. 長江黃金水道發展戰略研究[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5: 87-100.
[3] 王德榮. 中國交通運輸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M]. 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15: 142-147.
[4] 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 2015長江航運發展報告[R].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6.
[5] 紀永波. 適應長江經濟帶的內河船舶運輸研究[R]. 北京: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2015.
[6] 高嵩. 基于POOL模式的國內危化品運輸船舶市場應用研究[R]. 北京: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2016.
[7] 高嵩. 京杭運河船型標準化與航道適應性[J]. 中國航海, 2015, 38(4): 72-78.
[8] 郭金玉,張忠彬,孫慶云. 層次分析法的研究與應用[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5, 18(5): 148-153.
[9] 李振福,王文雅,尤雪,等. 中國北極航線戰略環境的模糊綜合評價[J]. 中國航海, 2015, 38(3): 126-130.
△版權聲明△
凡投稿本刊的文章,均視為同意本刊授權的合作媒體使用,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授權費用。
《中國航海》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