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蝶+安啟+鄭金鸞
(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旅游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近幾年,中國的旅游業也發展迅速,鄉村旅游、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等新概念、新形式層出不窮。但是,針對大學生的旅游研究不多,專門為大學生提供旅游服務的旅游企業很少。文章以桂林高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的方式,探尋桂林市高校在校大學生的旅游需求。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發展大學生旅游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外出旅游,旅游消費逐漸成為人們的消費熱點。在“旅游者”這一群體中,大學生是一個相對重要而又獨立的部分。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松的課余時間,具有較多的冒險精神和理想追求等等這些因素,促成了大學生的旅游熱。
一、大學生旅游消費的理論分析
通過梳理相關文獻資料,與一般的旅游消費者相比,大學生這一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一)旅游動機
大學生結束了學業繁重的高中,向往著外面的世界,希望擺脫單調乏味的生活,尋求一些新鮮刺激感,而外出旅游恰好能夠滿足他們的這些需求。
(二)旅游費用
大學生的旅游費用來源不一致,有些大學生能通過兼職賺取自己的旅游費用,而有的大學生還需要家里經費支持,但兩者相同點是,在外出旅游時,經濟因素都成為他們重點考慮的部分之一。
(三)旅游時間
大學生相對初高中生來說課余時間較多,出游的幾率也比較大。大學生旅游的時間多集中在寒暑假期間。暑假假期時間較長,為大學生出游提供了充足的時間條件;而寒假又是春節期間,很多大學生可以趁此機會和家人共同出游。
(四)旅游市場潛力
大學生追求新鮮、刺激,探索精神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中國的大學生人數已居世界之冠;而時代變遷與經濟快速的發展,則讓大學生的消費能力不斷地增強,消費形態也更加多元化;所以,大學生旅游市場可謂蘊藏著很大的商機,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
二、大學生旅游消費實地調查分析
(一)調查方式
1.問卷調查法
研究設計了調查問卷,面向桂林市各大院校的大學生發放,調查桂林市在校大學生的旅游需求。
2.實地訪談法
通過實地訪談,了解大學生對旅行社的看法以及實際偏好,探尋其對現有的旅游產品的期望,從而貼切地開發出合適大學生的旅游產品。
(二)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對象為桂林各大院校的大學生,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的,紙質問卷與網絡問卷相結合,選取了桂林理工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博文學院,桂林旅游學院,漓江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共發放問卷 2023份,回收2023份,有效問卷為1619份,無效問卷為40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0.02%。
1.基本信息統計與分析
(1)男女比例情況
從圖中看出,此次調查中,男女比例還算均衡,相差不大,女生略微偏多。
(2)各個年級大學生所占比例
從圖中看出,在調查人群當中大一大二學生所占比例較多,而大三學生只占13.88%,大四學生只占4.53%。分析可知,隨著年級的遞增,大學生們的壓力逐漸增大,許多大三大四的大學生們要承受著考研或者找工作的壓力,相較大一大二年級的學生而言空余時間較少。
(3)是否喜歡旅游
從問卷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大學生對旅游都很感興趣,只有14.47%的大學生對旅游的喜歡程度為一般。
2.旅游偏好的調查與分析
(1)喜歡在哪個時節出游
從圖中看出大學生群體多喜歡在寒暑假假期較長的時間出游,與時間相應的條件下,在推出旅游路線時,要著重于中長路線的設計;喜歡在法定節假日出游的大學生也占21.72%,說明帶有節日特色的旅游路線在旅游市場上也占有一定比率。相較而言,空課時間和周末所占比率較小。
(2)希望與誰一起出游
由圖中數據可知大學生群體大多喜歡與男/女朋友或者與朋友同學一起出游,希望與家人一同出游所占比例相對較小。進而可以考慮開發相對應的旅游套餐,如情侶游、朋友游等。
(3)在獲得優惠價格的前提下是否愿意與陌生人組團出游
關于和陌生人組團出游的問題上,從圖表可知,在本次調查中,有48.83%的大學生選擇了愿意和陌生人一起出行,51.17%的大學生選擇了不愿意。分析可知: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經濟尚未獨立,所以在獲得優惠價格的前提下,也有很多同學愿意與陌生人組團。但是出于安全以及出游過程當中精神上的愉悅自在等等因素的限制,還是有超過一半的大學生不愿意與陌生人組團出游。
(4)喜歡出游的方式
隨著時代在進步,去旅游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從圖表數據可知,在本次調查中,45.83%的大學生選擇了自助游,24.21%的大學生選擇了自駕游,19.03%的大學生選擇了游學,10.92%的大學生選擇了夏令營。大學生資金較少,崇尚自由,并且課余時間相對較多,所以多于一半的大學生在出游的過程中會選擇自助游和自駕游。選擇游學和夏令營方式出游所占比例較少。
(5)喜歡出游的景點類型
從問卷分析數據上可以看出大學生出游方式多元化豐富化,各種出游景點類型所占比率相差不大。但會展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因為會展作為一個商業性旅游,主要以會議和展覽為目的,與絕大多數大學生的旅游需求不大符合。
(6)出游目的
現代大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度較高,并存在一定的學習和對未來的一些壓力。對于出行的目的,絕大多數想通過外出旅游豐富閱歷,增長自己的見識,但更多的是出于休閑散心和緩解壓力;還有美食購物也對大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大學生對探訪親友,增進感情、養生和探險類型為目的的旅行活動興趣相對較少。
(7)出游注重點
大學生由于經濟尚未完全獨立,最注重旅行所產生的費用;對旅行途中的安全性也較為關注,其次就是對旅游地點、出游伴侶比較關注;大學生的時間相對而言較為寬裕,由于時間寬裕和資金不足的原因,大學生也對交通要求不是很高。
3.市場需求的調查與分析
(1)了解旅游信息的渠道
互聯網信息發展日新月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大部分大學生通過互聯網搜集旅游信息,其次就是通過朋友介紹;對于大學生群體,媒體廣告的推廣力度較小。
(2)出游時用的參考網站
此次調查中發現,使用百度、去哪兒和攜程的人數占比例較大,而使用阿里旅游網、途牛、其他網站的人數比例均占10%以內,而使用馬蜂窩和驢媽媽的人數在5%以內。由此可見,使用百度、去哪兒以及攜程這些海量信息網站進行搜索、了解旅游相關信息如“娛”這一核心旅游產品是大學生最多使用的網站類型,這可為我們初期宣傳“U”旅行的旅游產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3)是否愿意使用“U”旅行提供的旅途實時道路、美食資訊的付費咨詢服務平臺
由圖表數據分析可知,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旅游作為一種獨特的休閑方式,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這也意味著旅游產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作為旅游群體中的特殊群體,在旅游市場中的地位不可估量,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前景大,許多旅游企業均認識到這一機會,但真正能做到針對大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設計旅游產品的企業少之又少。當代大學生的個性化越來越突出,他們大多數人愿意選擇使用這一平臺恰好也說明了其中的這一點,還有一部分學生選擇不愿意使用這一平臺,有我們尚未宣傳,其并未了解這一平臺以及他們對現今旅行社等提供的旅游產品使用滿意度不高等原因,這讓我們注意到我們在開發旅游產品方面上有待提高,加強旅游產品的可信度與滿意度。
(4)對“U”旅行提供的旅游產品的期望或產品定價
據調查數據分析可知,當代大學生大多數的經濟來源均來源于父母,經濟尚未完全獨立,屬于低消費群體,物美價廉是大部分學生的追求,因此,對旅游產品的期望定價在20元與30元的人數居多,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將使用這一平臺的定價在40、50、60元,這也反映他們對這一旅游產品有一定的期望,希望有一個一對一的平臺為他們提供貼近大學生生活的服務。由此可知,在旅游產品的開發中,我們應該注意產品的質量與價格,實行薄利多銷,更多地去開發貼切大學生的旅游產品,同時加強對旅游產品的宣傳,信任度的提高與產品的實用性。
三、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的建議
(一)針對大學生閑暇時間與社會其他群體的不同特點,避開出游高峰,規劃舒適的長期、短期旅游路線。
(二)學校導游資源豐富,團隊成員有著豐富的旅游經歷,故而可以整合運用本校資源,一方面,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與桂林各高校社團聯合,節約成本。
(三)針對大學生不同年級開設專題旅游,如新生之旅、畢業之旅等,給大學生們的學業生涯留下美好回憶。
(四)創建一個App平臺,導入桂林各個旅游地的導游配樂解讀詞,可供旅客自行付費下載。
(五)實行全程一對一服務,圍繞“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建立一個大學生旅游公眾號,籠絡桂林各個特色旅游產品,提供不同的元素路線選擇,同時提出相關選擇的建議。
(六)安全保障。完善自助游安全保障缺陷,旅游前對游客進行安全知識普及,游中提醒游客當地景點需注意的安全事項,與當地景點合作,提供安全保障服務,讓大學生們真正達到輕松愉悅的目的。
(七)價格優惠。采取薄利多銷經營模式,根據有游歷的游客提供的信息反饋以及進行桂林的詳細調查,為大學生們尋找最優惠價格的旅游產品。
(八)旅游文化知識普及。重視現今旅行社忽略的文化傳播,在大學生旅游的行程中,在一對一的服務平臺上以視頻和語音的形式,用優美的文字傳播旅游文化知識,讓廣大大學生領略旅游文化的含義與內涵。
(九)與桂林圖書館英語角、桂林各大高校英語協會合作,為大學生提供“游學”的路線(主要是針對想要學習英語口語的大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提供的學習機會)
【參考文獻】
[1]陳春梅.重視對大學生旅游市場的開發[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1)
[2]邢昊.大學生旅游者旅游消費行為探析[J].企業技術開發.2009(10)
[3]余琳.如何開拓大學生旅游市場[J].經濟師.2004(10)
[4]張靜峰.在校大學生旅游行為研究—以鄭州市高校為例[J].中國科技信息.2006(13)
[5]趙鵬.民辦高校大學生旅游行為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