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月+宋英茜+張迪+馬娟+王義為
(沈陽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摘 要】開放型經濟環境和供大于求的就業形勢促進了人們創業意識的提高,自主創業逐漸成為了人們尋求發展的一種途徑。作為社會高層知識分子的大學生,自然也是這些創業大軍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學階段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成就動機的高低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才與成功,充分利用好這個關鍵期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業動機,為將來的創業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沈陽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在創業風潮中拼搏向前,創業成功和不成功的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都積累了經驗。通過分別調查創業成功和未成功的大學生,分析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給創業的大學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問題;分析;對策
一、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業現狀
目前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業主要是以各類創業大賽為跳板,通過不斷完善商業計劃書、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業素質,從而使項目和創業者本身達到投資人投資的水平。
(一)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業情況調查結果
“為什么在大學會選擇創業”的調查中,有71.4%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是個人理想的一部分,50.8%的大學生是為了豐富人生經歷,32.5%是因為就業環境不理想,而選擇迫于經濟壓力的僅有28.5%。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潮與此前的社會人士下海潮有很大的不同,如今沈陽工程學院的大學會索能創業主要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解決就業和、被迫謀生等雖也是原因之一但已經不是主要原因。
針對“不同創業狀態大學生的休學創業意愿”的調查發現,休學創業政策對創業行動的在校大學生更有吸引力:在已創業的大學生群體中,有23.6%選擇肯定會休學創業,48.3%選擇可能會休學創業,而在不想創業的大學生群體中,僅有25.6%選擇可能會休學創業。
(二)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業中遇到問題
調查顯示:缺資金、缺管理、缺市場是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業普遍面臨的障礙。具體來看,在針對“僅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創業面臨困難的調查顯示,有高達69.7%的人認為缺資金是創業面臨最主要困難,40.2%的認為是缺管理、營銷方面的專業知識,39.6%的認為是缺技術,38.6%的認為是缺團隊,32.7%的認為是缺市場渠道,30.7%的認為是缺人脈,15.1%的認為是缺供求信息,6.4%的認為是缺場地。
二、大學生創業難題分析
(1)知識限制:創業計劃大賽中,評委覺得許多創業者沒有把自己的創意準確而清晰地表達出來,缺少個性化的信息傳遞。對目標市場和競爭對手情況缺乏了解,分析時采用的數據經不起推敲,沒有說服力;演講時語氣索然無味,沒有讓評委想聽下去的激情,這些無一不反映出大學生創業知識的缺乏;
(2)缺乏經驗:做商業計劃書時,板塊不全面,空談設想較多,不能清楚的認識自己產品的優勢與劣勢,更深層次的將自己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做分析,大學生有理想與抱負,但眼高手低,在創業過程中除了能紙上談兵之外,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
(3)心態問題:很多心高氣傲的大學生對自己的產品充滿自信,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固執己見,沒有意識到學習是創業初期最重要的事。學生創業首先要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和失敗。還要有責任感,要對公司、員工、投資者負責。務實精神也必不可少,必須踏實做事;
(4)創新能力薄弱: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的創新帶給人們的震撼,傳統的事物已經不能夠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而新奇的事物往往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和注意,并愿意花費時間和金錢去探索。
(5)資金問題:一些大學生有好的項目,但是家里面不能給予資金支持,而他們又沒有渠道獲得資金,最后導致項目不能落成。還有很多大學生在面對風險投資時,表現在急于得到資金,給小錢讓大股份,賤賣技術或創意。另外對風險投資不負責任地使用,燒別人的錢圓自己的夢。每一輪融資中的投資者都將影響后續融資的可行性和價值評估。
三、大學生創業難題解決對策
(一)重點完善資金投入等各項制度建設
任何新興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制度的不斷完善。目前,支持大學生創業各項制度建設迫在眉睫。其中,包括創業項目的選拔機制項目入場,和退場流程規定項目過程管理項目考核與評估組織機構設置數據報告制度等。特別是經營數據報告制度,是創業中心評估項目時擁有及時有效依據的保障。制度完善了,整個經營才能步入正規。
(二)完善創業項目選拔機制
項目的優劣是創業成敗的關鍵。建立靈活合理的創業項目,選拔篩選機制非常重要。首先,要充分調動全校學生的積極性,大力提倡跨專業跨學科的創業團隊。例如:做APP軟件的技術公司,團隊中應該包含計算機專業的專業人員,包含學習財務管理專業的財務總監和統籌兼顧能力的較強的管理人員等。其次,完善選拔途徑,一是要求學生通過一定的制度層層遞交商業計劃書,評委根據計劃書的完善程度在組內排名,優勝劣汰。根據個人的優勢,資金投入,運營方法,效益評估,風險防范等。并由學校組織力量,對學生商業計劃書進行評定,從中篩選出最適合學生在校創業的項目。另一途徑是舉辦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并聘請學校政府及企業專家,聯合對項目進行遴選評審從中發掘優秀的項目。
(三)加強項目創立過程管理
合理調整項目結構。學生對于項目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就要求學校在項目確定上要綜合考慮整個大學生創業環境的結構,及其科技含量。一方面,每個項目要定位明確;另一方面,項目之間要優勢互補能夠資源共享。另外,也應適當考慮促進就業的項目。除了與科技型信息服務型等高端產業及行業相關的項目外,也要適當鼓勵大學生經營貿易,促進型社區服務型等項目。
(四)學校完善激勵制度
很多大學生在創業初期因為缺少場地導致工作很難展開,學校可以通過校內比賽選拔有潛力,接地氣,容易落實的項目進行培訓和指導,項目成熟后,學校提供創業基地和培訓基地,大學生會因為有著學校和老師的支持而更加有信心,這無疑是對大學生創業最強有力的支持。
(五)學校提供孵化途徑
目前,像全球創業者學院這樣幫助創業者孵化項目的機構有很多,但是由于大學生的交際范圍很窄,很少有人可以解觸到,學校可以跟這些機構合作,舉行創新創業大賽或者牽橋拉線,好的項目學校便可以跟機構聯合孵化,開辟一條新的項目落成途徑。
(六)建立高效率的團隊
大學生在創業初期團隊人數不建議太多,2、3個人足以,各自分工明確即可。因為大學生對人性的管理、團隊的建設和掌控是非常薄弱的,對于事情的處理比較注重感情,這是創業者不應該有的情懷。所以大學生在沒有資金實力的情況下,團隊最好還是以精簡為主,等到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再建立團隊也不晚。“再出色的計劃書都是可以復制的,只有團隊的實力是難以復制的”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但是強大的團隊實力不在于成員的多,而在于成員的干練。所以,對于大學生創業者來說,更適合單槍匹馬、靈活多變、進退自如的創業方式。
(七)大學生應做好充足的準備再去創業
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時時刻刻培養自己的創業素質,要想培養自身素質。首先,要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意識。大學生要想在畢業之后比較順利的進行創業,就要在大學階段樹立創業理想,堅信創業理想能夠實現,從而為這個理想的實現而不斷的奮斗。高校需對學生進行創業培訓,讓他們在社會實踐、創業實踐等活動過程中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正確認識社會的基礎上了解社會的需要,積累創業經驗,逐漸形成自主創業意識。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創業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進行創業的一個必要條件。創業活動是一項面臨嚴峻挑戰和壓力的創造性事業,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業心理素質。
項目簡介:沈陽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大學生創業情況調查與分析—以沈陽工程學院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