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冉
(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蘇州 215400)
?內科護理?
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冠脈介入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陳 冉
(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蘇州 215400)
目的探討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冠脈介入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3~10月本院心內科收治的120例冠脈介入手術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宣教,觀察組應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提高健康教育有效率,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健康教育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DCA循環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冠脈介入手術患者健康教育有效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PDCA循環;冠脈介入手術患者;健康教育
經皮冠脈介入(PCI)治療是目前診治冠心病的金標準[1],在冠心病臨床治療中采用PCI,能使患者心肌缺血部位血流供應改善并恢復。健康教育過程中不注重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是冠心病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以至于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本研究以冠脈介入手術患者為對象,探討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提升圍術期健康教育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心內科2016年3~10月收治的120例冠脈介入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宣教;觀察組運用PDCA循環法進行冠脈介入手術圍術期健康教育管理。
1.2.1 冠脈介入圍術期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1)科室完善冠脈介入手術標準護理常規、宣教的標準流程、宣教內容(可操作性強)。(2)科內組織關于冠脈介入術的專科理論知識及標準流程培訓。以一月一主題形式對冠心病相關知識進行系統學習。培訓對象的選擇:全科護士,重點培訓5年內護士,新進人員入科后及時培訓。護士長首先培訓考核總帶教、質控護師,護理組長,過關后由護士長、總帶教、質控護師、護理組長一起培訓、考核年輕護士。(3)編制理論試卷,考核每位護士對專科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達到人人過關。(4)每次手術前,手術醫囑開好后,床位護士按宣教內容完成術前宣教(上午開醫囑上午下班前完成,下午開醫囑下午下班前完成)并發放宣教單,測量生命體征,關注心電圖及心肌壞死標志物變化,遵醫囑完成術前檢查及治療,完成Allen試驗,訓練床上排便,指導合理飲食,心理護理,完成術前焦點護理記錄。(5)術后回室,當班護士按標準內容對患者進行術后宣教,10分鐘內完成飲水、活動指導,關注主訴等,24小時內完成飲食指導。測量生命體征,密切觀察傷口情況:有無出血,觀察手臂有無腫脹,指導手腕制動至止血器拆除,予擱手枕抬高手臂;飲水指導:3~4小時飲水1500 mL左右,關注尿量:2小時不少于600 mL,并記錄;飲食指導:清淡易消化,避免進食甜食;活動指導:造影檢查可下床活動,支架術后需臥床24小時后無不適逐漸下床活動,關注不適主訴,觀察有無并發癥的發生。
1.2.2 PDCA循環模式
運用PDCA循環法對冠脈介入手術健康教育有效率持續改進,具體措施如下:(1)根據2個月現況調查發現,冠脈介入手術健康教育有效率低,不合格率達80%,因病情觀察不到位,導致手術并發癥:前臂血腫處理不及時1例。(2)設定目標。(3)根據查檢結果制作帕拉圖進行分析,得出80%的問題是術后未關注患者尿量,不能即刻完成活動指導,術后飲水宣教不到位。(4)針對重點問題進行根因分析,確定要因。(5)擬定改進措施,并按要求落實。(6)根據宣教內容,科室制作冠脈介入手術圍術期品質監測查檢表,按查檢表進行查檢。(7)細化查檢表內容,動態調整,使其更加客觀。(8)手術日組織床邊實時護理查房。(9)每月科務會、質量匯總分析當月查檢重點問題,分析,改進。每月重點人群參與下月查檢。(10)匯總查檢結果,分析,前后對照,已達預期目標的,形成標準化,未達標的進行下一輪PDCA循環,直至達標。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術后尿量未關注、術后不能即刻完成活動指導、飲水宣教不到位、術后不能主動關注不適主訴”等幾項重點護理問題前后結果比較。同時對比兩組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O.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重點護理問題比較
在重點護理問題中,觀察組尿量未關注、不能即刻完成活動指導、飲水宣教不到位、不能主動關注不適主訴的發生率分別為13.3%、13.3%、10%、6.7%,對照組分別為25%、20%、16.7%、13.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患者出院后滿意度調查結果,觀察組總滿意度(98.3%)顯著高于對照組(9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優質護理服務越來越強調專科內涵建設,冠脈介入手術是心內科的專科特色,護理質量要順應日益發展的醫療技術,健康教育是護理的重要職責之一,健康教育質量好壞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手術效果[2]。科學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護理質量,PDCA護理模式是對護理進行持續改進的護理模式,是科學的管理方法,其對護理的各個步驟與細節采用循環持續改善的模式進行護理,故效果也處于循環持續改善的過程中[3]。
本研究充分運用PDCA管理模式,針對科室存在的冠脈介入健康教育有效率低的問題,利用科學管理工具找出重點問題,利用根因分析法確定要因,針對要因擬定詳細措施,按PDCA管理模式持續質量改進,最終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廣。
[1]黃麗梅,楊淑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的護理體會[J].包頭醫學,2015(2):100-101.
[2]徐 燕,趙宏鳳,陳媛媛,等.PDCA循環法對卡瓦心臟手術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J].寧夏醫學雜志,2015,37(7):668-669.
[3]吳 焰,趙 潔,鄭曉芳.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效果評價[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6):809-811.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33.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