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嫻,蔣春艷,唐樹雯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廣東 珠海 519000)
預防手術中壓瘡發生的護理研究進展
陳 嫻,蔣春艷,唐樹雯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廣東 珠海 519000)
綜合國內外的各種文獻,分析目前手術過程中形成壓瘡的相關因素和主要原因,并且總結各種手術中壓瘡預防的對策。主要目的是增強手術室內的工作人員重視手術中壓瘡的程度,便于能夠選擇科學的方法降低手術過程中發生壓瘡的概率,提高手術室護理的工作質量。
手術壓瘡;護理研究;進展
壓瘡屬于潰瘍的一種,通常被稱為壓力性的潰瘍,是人身體上局部的組織因為受到長期的壓力,阻礙血液的循環,缺乏組織影響,導致那部分的皮膚喪失正常功能而引發組織的壞死和破損。目前,雖然沒有統一定義手術壓瘡,可是引用很多是指手術過程中患者受壓的部位手術后的幾個小時直到6天里面出現組織損傷的情況,最常見的是手術后的1至3天內的時間。因為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沒有辦法減輕身體局部的壓力,所以手術患者是發生壓瘡的高發人群。據相關報道顯示,手術患者出現壓瘡的概率為4.6%至67%[1],并且國內外有相關的研究表明,24%院內壓瘡患者與手術相關。患者手術中發生壓瘡的概率是手術室的護理質量評價重要的指標,也是手術室相關護理人員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本篇文章筆者主要是歸納總結與手術中壓瘡相關的護理文獻,詳細綜述如下。
1.1 手術中的相關因素
①麻醉:麻醉藥物阻滯的作用會讓受阻的部位血流減緩、血管擴張,患者血液循環失去正常的狀態,喪失對于身體不適的反應能力,從而導致皮膚缺氧、缺血加重,加快壓瘡的形成。②手術的時間:手術中患者形成壓瘡的概率會隨著患者手術時間的增加而增加。③手術的體位:不同手術需要讓患者保持不同的體位,從而決定患者受壓力的部位不同。雖然患者各種體位發生壓瘡的概率不存在統計學的意義,但是相關的一會人員需要注意某些體位對于患者壓瘡發生概率的影響。
1.2 患者自身的因素
①體重:患者過胖、過瘦的體型都會提高發生壓瘡的概率。患者的體重同皮膚受壓程度正相關,如果患者的體重超過75千克,臥床的時候其體重會增強皮膚受到的壓力,導致形成壓瘡。如果患者的體型非常消瘦,因為皮下沒有脂肪的保護,皮膚血管受到壓力,自身的血液循環受到阻礙,從而導致自身皮膚的耐力下降而發生壓瘡。②年齡:老年患者自身感覺功能衰退、神經的活力下降,皮膚受壓之后更易導致壓瘡的發生。③疾病的因素:糖尿病和惡病質都會增加手術中發生壓瘡的概率。
2.1 手術之前進行全面的評估
手術之前相關的醫護人員需要全面、詳細地評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針對每一位患者手術前的情況來制定體位放置的方案和計劃,將患者的情況通報給主刀的醫生,給予患者局部的保護措施。同時,醫院需要加強相關護理人員學習壓瘡的各項知識,提高自身預防的意識。進行手術之前需要充分準備好各種物品,時刻做好相關設備和器械的保養、維護和滅菌,防止因為器械和設備等原因增加患者手術的時間。
2.2 加強術中的觀察
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突出的部位如果長時間受到壓迫,皮膚缺乏循環灌注,皮膚潮濕以及手術過程中患者體溫較低等問題,都需要及時進行有效的處理。有些學者不主張按摩患者受壓的部位,認為按摩不能夠防止壓瘡的出現,因為患者軟組織受壓而變紅屬于保護性的反應,壓力緩解之后半個小時就能夠褪色,不會導致壓瘡的形成,所以不需要對該部位進行按摩。如果出現持續發紅的情況,則說明局部軟組織出現損傷,繼續按摩會加重患者的損傷。但是筆者認為,假如手術的時間比較長,是否對患者進行按摩,應該通過大樣本臨床數據研究之后才能夠確定。
2.3 用賽膚潤、敷貼等保護患者壓瘡的易發處
皮膚透明敷貼、安普貼和賽膚潤等都被證明能夠在臨床中起到明顯作用,原理主要是在受壓迫的皮膚上面形成一層保護膜,確保患者的皮膚不會直接受到壓力,并且阻礙外界的水分接觸到患者的皮膚,確保患者皮膚始終處于干燥的狀態[2]。雖然有一些學者認為,壓瘡護理中的一個誤區就是在皮膚上面涂抹護理油膏,但是相關資料顯示,給手術中患者受壓的部位涂抹油膏能夠緩解患者皮膚出現損傷的情況。
2.4 加厚手術中的床墊
加厚患者的手術墊可以分散患者的重力,減輕患者接觸面受到的壓力。運用YQ2P型號的手術墊能夠減輕垂直的壓力6千帕,確保手術中床墊的干燥和透氣[3]。將3升的輸液袋變為體位墊充水之后能夠增強其可塑性,讓患者始終保持舒適的感覺,減輕患者局部的壓力。4厘米厚度活性泡沫墊能夠分散患者身體各個部位受到的壓力,降低發生壓瘡的概率。
2.5 正確擺放患者的體位
醫院需要制定好手術中擺放患者體位的標準,按照相應的標準培訓患者,確保每一位護士都能夠掌握好擺放各種各樣體位的技能。護士在擺放患者體位的時候需要運用力學的原理,確保松緊能夠適宜。患者體位擺放的正確能夠充分體現手術中的視野,便于醫生的各種操作,幫助縮短手術中所需的時間,減輕患者組織的損傷,盡量減少患者的手術中所收到的壓力。與此同時,醫院最好能夠讓患者在麻醉之前配合護士擺放體位,保持自己舒適的體位。相關護理人員需要保持約束帶、床單和體位墊的平整和柔軟,在手術過程中移動患者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出現推拉的情況,防止患者產生剪切力和摩擦力。
總而言之,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學者在關注手術中出現壓瘡的情況,其研究會涉及到各個層面的問題,但是總結經驗的文章比較多,基礎研究性質的文章比較少,對于手術過程中壓瘡臨床特點的描述幾乎沒有,報道發病率的情況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其可能同樣本的排除標準、評價方案存在差異有一定的關聯。目前,相關因素的研究調查比較少,結論各不相同,層次也不一致,盡管有比較完善的預防措施,但是其效果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適當風險評估表是目前急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1]藺 婧.手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的研究進展[J].醫藥前沿,2014,(12):347-348.
[2]焦春紅.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的護理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5):3-5.
[3]徐昌霞.術中急性壓瘡護理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23):38-40.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33.1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