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芝
(易門縣人民醫院內科,云南 玉溪 651100)
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護理及康復指導
李瓊芝
(易門縣人民醫院內科,云南 玉溪 651100)
目的 進行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中綜合性護理的應用效果的探討。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14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平均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護理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護理采用綜合性護理措施,進行兩組患者護理后康復情況、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效果均比對照組高,各項指標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中開展綜合性護理能夠收獲顯著成效,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康復指導;綜合性護理;生活質量;高血壓
隨著生活習慣改變我國高血壓患者逐漸增多,高血壓患者的腦出血發病率更高,進而對患者生活和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相關研究認為科學的護理和康復指導,能夠有效提升臨床護理質量,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價值。基于此本研究將對我院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研究,探討綜合性護理和康復措施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144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存在嘔吐、頭疼、意識障礙、偏癱、失語、大小便失禁等臨床表現,將其隨機平均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2例。對照組女34例、男38例;年齡39~78歲,平均年齡(63.1±10.4)歲。觀察組女30例、男42例;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63.6±11.2)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
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具體內容包括:①強化病情觀察:患者入院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并開展生命指標的監測,具體檢測內容包括血氧飽和度、血壓、脈搏、心率等。②急性期用藥護理:患者病情危重時應當開展用藥護理,為患者構建靜脈通道并給予靜脈滴注,輸注20%甘露醇,通過控制患者顱內壓降低腦細胞受損情況。叮囑患者服用降壓藥物要定時定量,以有效緩解患者癥狀,避免患者腦出血的再次出現。
1.2.2 觀察組護理
采用綜合性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康復指導。綜合性護理措施和康復指導內容包括:①心理護理:高血壓性腦出血具有病情發展快、起病急的特點,因此患者通常會出現嚴重功能障礙,進而出現不良情緒,包括焦慮、抑郁等。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開展心理干預,及時進行患者病情評價,并告知患者發病原因的機理,消除患者疑慮和不良情緒。②飲食護理:針對高血壓急性腦出血患者,護理人員應當要求其在48 h內禁食,患者病情好轉后可進食少量流食。治療期間患者需戒酒、戒煙,同時保持高維生素、高纖維、高蛋白、清淡、低鹽的飲食原則。③呼吸道護理:為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應當及時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如果患者出現舌頭后墜則應當將舌頭拉出,若果患者佩戴假牙護理人員應及時取下。患者治療期間腦缺氧情況普遍存在,此時應提升患者呼吸的氧含量,增加患者腦部供氧量,進而降低患者腦組織損傷程度。④康復指導:出院前針對患者和家屬開展健康宣教工作,使掌握控制或消除腦出血相關因素的方法,并對其出院后用藥進行指導,指導其定期進行血壓監測,并將血壓維持在(140~160)/(90~100)mmHg。同時指導患者正確服用降壓藥,并使得自身保持良好情緒狀態。并告知患者應當戒煙、戒酒,引導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患者應當堅持低鹽的飲食原因,并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另外,囑咐患者應當每日堅持身體鍛煉,并依據醫生要求定期進行復查。最后,將早期康復的重要性和具體方法告知患者,自身應當堅持肢體和智能的康復鍛煉。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將評價患者的護理效果,其中患者已不存在入院時臨床癥狀,腦補出血控制良好,血壓趨于正常為顯效;基本不存在入院時癥狀,但血壓仍存在不穩情況,腦補出血控制良好為有效;患者仍存在入院時臨床癥狀,或者出現病情加重為無效。運用生活質量量表進行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總分為100分。優秀:患者評分超過90分;良好:患者評分在80~90分之間;尚可:患者評分在60~79分之間;較差:患者評分低于6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具有94.4%護理總有效率,對照組具有83.3%護理總有效率,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94.3±2.4)分,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85.3±2.6)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人是高血壓性腦出血疾病的主要發病人員,該疾病特點包括具有病情變化快、發病急,在患者中開展及時有效護理能夠為患者生活質量提供保障[2]。在醫學變革過程中常規觀察治療已經無法滿足要求,患者康復過程中需要獲得休息、飲食、功能障礙肢體、病房等方面的護理,這樣才能夠使患者各方面護理需求道德滿足。因此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中開展綜合護理和康復指導具有重要價值[3]。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中開展綜合性護理能夠收獲顯著成效,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4]。
[1] 劉風英.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護理及康復指導[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15):429-430.
[2] 朱金芬.高血壓性腦出血保守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3):264.
[3] 吳永紅.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宜春學院學報,2014,36(12):87-88.
[4] 劉云谷.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09(16):10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5.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