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京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腎臟病血液凈化科,天津 300211)
橫紋肌溶解綜合癥致急性腎損傷患者的護理
楊 京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腎臟病血液凈化科,天津 300211)
總結16例橫紋肌溶解綜合癥致急性腎損傷患者的護理,護理重點是做好心理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同時注意其他方面的護理以及重視出院指導,16例患者均病情好轉或治愈出院。
橫紋肌溶解;急性腎損傷;護理
橫紋肌溶解綜合癥(rhabdomydysis,RM)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橫紋肌細胞溶解、破壞,釋放大量肌紅蛋白(myolobinuria,Mb)等,并可導致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電解質紊亂等,危害生命的并發癥。RM是導致急性腎損傷的常見原因之一,橫紋肌溶解癥的病因很多,主要侵犯有橫紋肌的組織,如心肌、骨骼肌等代謝異常,溶解物經腎臟排出,使腎小球,腎小管堵塞,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1]。現將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16例RM致AKI的患者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齡16~60歲,其中藥物引起6例,劇烈運動8例,中暑2例。本組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背痛、腿痛、惡心、嘔吐,尿色深,尿量減少,甚至無尿。實驗室檢查:血肌酐216~1200 umol/L,尿素氮11.2~13.3 mmol/L。
1.2 治療與轉歸
給予對癥、大量液體水化療法,記錄24小時液體出入量,堿化尿液,糾正酸堿失衡和電解質紊亂、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其中12例重癥患者行連續性血液濾過治療。本組16例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均好轉或治愈出院。
2.1 心理護理建立良好護患信任關系,由于此病起病突然,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缺乏相關知識,因此醫護人員應積極講解該該病的治療方法,以成功病例鼓勵患者及家屬,消除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使其面對人生,減少患者焦慮情緒,解除思想顧慮。
2.2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2.2.1 尿液觀察當橫紋肌溶解發生時,大量肌紅蛋白釋放入血,尿色變深,呈醬油色或棕紅色,應嚴密觀察24 h尿量,如24 h尿量小于400 ml或每小時尿量小于20 ml應引起高度警惕。24 h尿量、尿液的顏色和性質均是判斷橫紋肌溶解患者腎功能有無受損的重要觀察指標[2]。
2.2.2 生命體征監測醫護人員應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24 h持續心電監護,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的監護等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意識變化,有無胸悶、煩躁、失眠、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等及時觀察發現并發癥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礙。由于患者在橫紋肌溶解癥發病早期大量的細胞內物質如鉀離子釋放入血,因此患者極易出現高鉀血癥和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患者在處于恢復期時會經過多尿期,尿量大幅度增加病人極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及時復查血電解質以防低鉀血癥的發生。
2.3 連續性血液濾過治療護理連續性血液濾過治療有較好的血流動力學穩定性,總體液平衡,不僅清除毒素、炎癥介質,維持內環境穩定,所以急性腎損傷時被選為治療的首選方案。治療前做好患者心理護理,詳細講解置管相關知識、方法,以消除緊張情緒,取得患者配合;備好搶救物品,心電、血壓監護,吸氧;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意識變化,血壓,脈搏,呼吸,置管部位有無腫脹,滲血、滲液、疼痛及時詢問患者的感覺,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出血情況選擇抗凝劑和用量,在治療過程中保持管路通暢,觀察濾器和管路有無凝血情況,觀察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力等變化,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治療結束后,肝素封管,并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置管部位和導管的保護和觀察,導管勿打折、受壓,盡量臥床休息,不要隨意走動以防導管脫出,保持外敷料的干燥、清潔、無污染,定期更換敷料,避免管道感染。
2.4 疼痛護理
橫紋肌溶解癥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肌肉酸痛,四肢酸痛,叮囑患者嚴格臥床休息,為患者配備氣墊床,避免肌肉運動從而降低肌肉細胞損傷及肌肉疼痛的發生。協助患者在床上進行日常生活,每兩小時翻身1次,根據患者情況降低頻率,以減少刺激肌肉疼痛。減少采血次數,應集中操作減少肌肉注射,盡量選擇靜脈給藥方式,使用留置套管針。
2.5 飲食護理
急性腎衰竭早期,應保證攝入足量的熱量,給予低鹽、低脂、高蛋白飲食,選用精瘦肉、雞蛋等高效價蛋白質。在急性腎衰少尿期,嚴格控制24 h入量,量出為入,每天供給水分400~500 ml再加上前一天的尿量[3];若納差伴惡心、嘔吐的患者應靜脈補充營養。
2.6 管道護理患者全身管道較多,有吸氧管、導尿管、臨時深靜脈導管等,因此,做好管道護理極為重要。指導病人做好保護,如保護深靜脈導管處皮膚的清潔,敷料的干燥,不脫落以防感染,穿脫衣服時不要拽拉導管,以免導管脫出;觀察穿刺部位是否發紅,有無膿性分泌物,如發現敷料滲血,潮濕,污染,應及時更換,若插管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等炎性現象,應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必要時拔管以防感染的擴散;保持導尿管通暢,勿打折受壓;會陰護理,每日兩次,定期復查尿常規,盡可能縮短留置導尿管時間,用等滲鹽水250毫升膀胱沖洗,每日兩次,準確記錄24小時尿量。
2.7 并發癥預防及預防
2.7.1 進行保護性隔離細菌感染及病毒性感染會加重橫紋肌溶解的病情,延長腎功能恢復的時間。因此,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生,加強皮膚及口腔護理,注意休息,保證睡眠;保持病室清潔,空氣流通,濕式清掃,限制探視人員的數量和時間,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休息環境。配備快速手消毒劑。醫護人員和家屬接觸病人前后快速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本組患者均未發生感染。
2.7.2 預防便秘由于橫紋肌溶解癥患者臥床時間較長,活動量減少,肌無力,同時大量出汗,極易造成便秘。醫護人員指導患者在床上大小便,進食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為宜,同時注意禁食生冷食品,防止便秘。
2.8 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合理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及高糖、高纖維素的食物;適當運動,循序漸進,注意勞逸結合,運動后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宜少量多次飲用;教會患者觀察尿色,尿色變深,告知肌損害的癥狀,進行自我監測,及時就醫,每月復查1次腎功能、血尿常規、電解質等,直至完全康復[4]。
橫紋肌溶解綜合癥是由于橫紋肌損傷引起細胞的溶解,細胞釋放大量的MB、CPK、CDH進入外周血所造成的一組臨床綜合癥。RM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常見的原因之一,RM導致ARF病理如下①肌損傷后細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壞,大量肌紅蛋白滲到細胞外液;②大量肌紅蛋白經腎小球濾過,腎小管重吸收增加,管腔內肌紅蛋白濃度增大形成多型堵塞腎小管;③肌紅蛋白的代謝產物可使氧化應激的產生造成腎小管壞死,從而引起腎內梗阻性急性腎衰竭,勞力,過量運動、燒傷、等都可以引起肌肉創傷,使橫紋肌細胞膜的完整性改變,細胞內物質如蛋白、離子等大量入血,從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變化,尤其是ARF,因而盡早給予血液凈化治療對此疾病的治療和預后非常關鍵。因此,橫紋肌溶解癥致急性腎損傷若不及時治療,病情將會迅速進展并發多器官衰竭。護理重點是做好心理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重視連續性血液濾過治療的護理、疼痛護理等護理措施,對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5]。
[1] 楊學青.1例感染誘發橫紋肌溶解癥患兒的護理[J].中年護理雜志,2010,49(2):250-252.
[2] 袁 霞.橫紋肌溶肌癥患者一例護理體會[J].青海醫藥雜志,2015,45(8):56-58.
[3] 張愛珍.醫學營養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35.
[4] 黃頌敏.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診治[J].中國中西醫綜合腎病雜志,2004,05(4):187-188.
[5] 吳在德.外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58-62.
本文編輯:王 琦
R692.5;R685
A
ISSN.2096-2479.2017.25.1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