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麗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普外科,山西 運城 044000)
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對其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
張慶麗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普外科,山西 運城 044000)
目的 探究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患者運用人文關懷護理后在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方面產生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治療的80例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患者,根據自愿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取人文關懷護理和常規護理。結果 觀察組患者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高于對照組的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生存質量各指標得分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患者運用人文關懷護理后,在提高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的同時,可使護理滿意度明顯增高,且生存質量顯著改善。
直腸癌結腸造瘺口;人文關懷護理;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
直腸癌是一種由飲食習慣、遺傳等因素引發的臨床病癥,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黏液血便、腹痛、腹脹及排便困難等癥狀[1]。Miles手術是對于癌腫距齒狀線5 cm以下的直腸癌的手術方式,術后于左下腹行永久性結腸造口。為促進患者疾病恢復,保護尊嚴,加強對治療過程中的人文關懷護理十分關鍵。本文對2016年1月~2017年1月來我院治療的80例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患者運用人文關懷護理后在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方面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來我院治療的80例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患者,根據自愿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25~75歲,平均年齡(50±2.1)歲,病程2~3年,平均病程(2.5±1.3)年。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50±2.5)歲,病程1~2年,平均病程(1.5±0.1)年。
1.2 臨床診斷標準
(1)兩組患者均進行結腸造瘺口治療;(2)兩組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活動。
1.3 方法
給予對照組講解有關手術注意事項,遵醫囑進行基本治療和護理等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3.1 心理護理。直腸癌患者往往對治療存在顧慮,對疾病恢復缺乏信心,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關心體貼患者,通過健康宣教、科普知識宣傳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治療護理方面的新進展,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將其各方面情況告知患者家屬,使患者家屬和護士共同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從而促進其接受各項治療護理工作。
1.3.2 術前教育。教育計劃的內容主要按照患者及家屬對疾病和疾病治療方法的認識程度進行制定。其教育內容主要包括:(1)通過圖片、模型及電視錄像等向患者及家屬解釋造口的目的、必要性、部位功能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情況處理方法,使其更加直觀的對該治療方法進行了解。(2)邀請經此手術方法治療過成功并心理健康的病友進行交流,從而使患者緊張情緒不斷減輕,提高適應能力。
1.3.3 術后形象紊亂護理。為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問題進行明確,可請專門的心理醫生給予患者有效干預,并將形象危及干預計劃詳細制定。例如:與患者熱情交談,鼓勵說出內心的真實感受,針對性的指導解決。使其快速進入適應疾病的階段。在對患者進行換藥的過程中,注意保護尊嚴尊重隱私,鼓勵家屬對人工肛門能夠積極正視,積極參與協助患者進行造口護理,并與及時鼓勵,使其逐步獲得獨立護理造口的能力,使其樹立信心、提高自尊心。
1.3.4 術后環境護理。為促進患者疾病恢復,加強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環境護理尤為重要。醫院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相關病房,供部分患者使用。操作注意屏風遮擋,減少探視。病室內應保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同時確保溫度適宜。
1.3.5 術后認知護理干預。認知是情感和行為的中介,患者不良的行為和情感能夠通過不良性認知產生,積極矯正患者認知偏差尤為重要,在行為和情感方面,使得患者呈現良性發展的趨勢。矯正方法為:針對相關案例情況,對患者家屬進行有效分析,有關錯誤認知行為的危害,對患者家屬進行有效講解,有利于患者及家屬積極改正各種不良認知,從而促進良性行為和情感的形成。此外,可請專業的心理醫生給予患者專業指導。
1.4 觀察項目和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護理滿意度及生存質量狀況,其中護理滿意度分為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3個等級,以0~100分為護理滿意度評分標準,且其中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得分分別為低于60分、60~85分及>85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
1.5 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分析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16.0進行,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滿意度(80%)明顯比觀察組(100%)低(P<0.05)。見表2。
2.3 生活質量
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得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預護理滿意度上也要高于對照組。而通過奔本次研究表明,在重癥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臨床治療過程過程中對其給予綜合效果的護理干預,能夠對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心理態度、心理焦慮等因素進行緩解,且對患者臨床治療時間上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綜上所述,對重癥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實行綜合護理干預是今后護理工作的必然趨勢,也是醫務工作者所面臨的重大改變,其不但能夠提高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且在患者治療過程中還能提高其康復的進度,這對患者今后生活質量提高都是有深遠意義的。因此,使用綜合護理干預在臨床中是值得推薦的。
[1] 王雪萍.重癥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175-176.
[2] 張 瑤,崔秀琴,陳 曦.重癥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2):227-228.
[3] 馬成芳,金巧馨.護理干預輔助治療消化行潰瘍臨床分析[J].護理進修雜志,2013,28(3):279-280.
[4] 薛慶麗.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焦慮、抑郁型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4,1(15):2378-2379.
[5] 王 晴.護理干預在重癥消化潰瘍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14,(3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更正聲明
本刊2017年第2卷第10期第86頁《臨床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研究》一文,作者:薛花,此篇文章為內科護理欄目。
特此更正。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編輯部
2017年4月19日
R473.73
B
ISSN.2095-8803.2017.15.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