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汝萍
(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
所謂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的定義有很多種,第一種是認為只要是少數民族文化符號等方式記錄和反映本民族自身歷史所形成的檔案,才是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第二種是認為一個國家的少數民族團體和某些個人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并作為歷史記錄保存起來以備查考的各種載體的材料。第三種是認為無論是文字,還是書寫形式,無論由什么組織或個人形成的,只要內容針對少數民族問題的都應視為屬于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的范圍。第四種是以某些少數民族文字符號等方式記錄和反應本民族自身歷史和現狀的原始記錄。通過總結上述四種少數民族檔案定義,可以把少數民族文化檔案歸結為如下:少數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當中直接或間接形成的以少數民族符號反映少數民族社會的經濟、政治、軍事、哲學、宗教、歷史、天文、地理、民俗等方方面面,具有保存價值的內容。檔案信息化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等高科技技術把各種載體的檔案資源轉化為數字化的信息,以便于對檔案的數據進行便捷、高效和系統地管理與訪問。
(1)少數民族文化檔案工作者整體工作水平不高,檔案意識薄弱。對于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有專門的人員來進行收集與管理。這些人員需要懂得大量的少數民族民俗文化、文化檔案管理、民族語言翻譯、計算機檔案處理等知識。少數民族文化檔案館多設在民族邊遠地區,很少有專業人才愿意前往那里進行工作。由于檔案登記人員對于少數民族文化檔案建立工作的不重視,才導致檔案工作人員工作懈怠情況的出現。負責檔案登記的人員有的是臨時工,由于他們的不專業,對于檔案資料的整理與登記不能抱有謹慎、細致的態度,書寫不規范、字跡不清晰、材料不齊全等問題頻頻出現。不管是少數民族檔案管理機構,還是社會各界,他們都對于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的重要性和不可再生性缺乏一個全新的認識。有些地方受到經濟利益的影響,造成大量的文化檔案丟失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保留意識的缺乏。
(2)少數民族眾多且分部區域廣,管理存在困難。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少數民族眾多的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自身的傳統文化與特色,瑤族有瑤族的文化,苗族有苗族的藝術,各族文化的負責性和交叉性就給文化檔案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障礙。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的保留方式和傳播載體都是不同的,對不同的文化檔案進行收集、整理、歸類和錄入都是存在很大的困難。此外,少數民族的分布區域非常廣泛,并不是連續分布的,是零散分布的;有的少數民族居住區域比較偏僻,這些都會滯后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
(3)關于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的法規制度不健全。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管理本身就是一件工程量較大的事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盡管在近些年來政府在檔案信息化建設投入了很多,但是總體來說投入力度還是不充分、不均衡的。此外,由于少數民族文化檔案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只是規定了出賣國家檔案要進行行政處罰,至今未對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保護管理等進行詳細的規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還需進一步完善與細化。同時,由于檔案的數量多,在對少數民族文化檔案進行登記、查閱時也會涉及非常多的方面,如果不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那么就無法促進少數民族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1)引進檔案管理人才,增強檔案意識。在文化檔案管理人才的招聘方面,增加編制,招收一些有高度的責任心、愿意為中國文化事業付出的年輕人來到少數民族檔案館工作。引進的人才不僅要有要懂得民俗文化知識、文物知識,還要熟悉信息數據處理技術的運用。在專業技能培養上,可以采取與高校合作的培養模式,構建一套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繼續教育相結合、專家現場教育與網絡教育相結合,不斷提升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此外,檔案管理人員還要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要始終抱有一顆謙虛、謹慎、努力、上進之心去對待工作,不斷學習先進的社會制度與理念,創新工作方法。
(2)出臺嚴格的檔案保護機制,創新管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的各項制度已經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與改進,但是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保護制度方面還有待完善,與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少數民族文化檔案部門還要結合自身的檔案管理水平來完善檔案管理制度,文化檔案要進行嚴格的保密,不經允許不得擅自讓無關人員進行查看、復制、領取文化檔案,對違反規定的人員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檔案管理人員要增強學法、守法、執法的意識,恪盡職守。加強與各文化事業單位、民間藝術團體和文化傳承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研討會,與圖書館、博物館進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來探索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3)政府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保護的財政投入,完善硬件設施。要想讓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信息化的建設更加高效,就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協助檔案館做好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項目規劃,明確項目投入與產出。政府需要加大財政和人力資源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完善少數民族檔案館的硬件設施,為文化檔案管理人員創建良好的辦公環境。其次,加大計算機、桌椅、休息室、信息采集儀器等投資力度,讓辦公人員能夠運用高科技技術來進行高效辦公。最后,要出臺引進人才的政策,提升少數民族邊遠地區文化檔案館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要求相關人員必須有幾年的工作經歷才能進行升職,讓更多少數民族語言翻譯、懂少數民族文化的專業文化檔案人員投入進該項事業當中。當然,媒體也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加大對社會公眾的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等傳統藝術的開發與傳承。告訴人們這種檔案的不可再生性,需要人們共同來保護這份珍貴的遺產。
(4)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做好檔案的收集與翻譯工作。為了更好地記錄與保留少數民族文化檔案,檔案館可以建立各族文化信息管理系統,按照文化類型和民族來進行檢索錄入。對編入的文化藝術進行編號,按照編號建立檔案,內容包括文化類型、起源、傳承人、傳承方式、保留狀態等信息,確保“一文化一檔”。運用數字化的圖文掃描、攝影、拍照、捕捉等多種手段完成檔案的收集、登記、修改、刪減、打印、統計、翻譯等工作,減少用手抄寫的時間,進一步提升工作的效率。實現少數民族文化檔案共享服務,進一步推進少數民族檔案查閱、網絡傳播、宣傳教育平臺的建設,讓更多的人了解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還要積極探索珍貴的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的保密方法,有效保證文化檔案的安全利用。
綜上所述,做好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就要引進文化檔案管理人才,增強檔案意識,出臺嚴格的檔案保護機制,創新管理,政府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保護的財政投入,完善硬件設施,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做好檔案的收集與翻譯工作。隨著少數民族文化檔案信息化的不斷推進,我國會變成一個更具特色的國家,少數民族文化檔案管理人員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創新工作方式與方法,提升對管理工作的認識,把社會先進技術手段融入進自己的檔案管理工作中,努力為我國的文化事業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做出自己的貢獻。
[1]鐵艷軍.如何做好紙質文字檔案管理工作的探討[J].農村·農業·農民(A 版),2010,(9).
[2]鄭慧.少數民族文字檔案信息化建設[J].山西檔案,2008,(5):29-30.
[3]黃琴.云南民族文化強省建設背景下傣文貝葉歷史檔案發掘利用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2.
[4]米娟婷.少數民族檔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來臺內外,2017,(1):34.
[5]張建峰.檔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黑龍江檔案,201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