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經”“權”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研究

2017-04-02 18:23:05侯彥杰
關鍵詞:國際化思想教育

侯彥杰, 聶 斌

(東北林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基于“經”“權”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研究

侯彥杰, 聶 斌

(東北林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是股不可逆轉的洪流。在這一形勢下,繼承發揚民族的、傳統的思想政治文化是國際化之“本”。儒家經權思想為推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即以“經”思想保持中國傳統精華的部分,立足于當代中國實際、中國傳統文化,解決中國現實問題;以“權”思想來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中合理部分,做到和諧中道與和而不同、兼收并蓄與推陳出新、整體思維與民生為大平衡發展、螺旋式上升,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

經;權;國際化;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世界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大變動、大變革時期,中國也正在逐漸融入全球化,并且面臨著不同國家和民族、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激烈競爭。要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堅定我們的偉大理想和信念,就必須具有國際化視野,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大力推進教育改革,走向更好的明天。當前,在新媒體的助推下,各國思想政治教育交流進一步加深。美國提供了全球80%以上的網上信息和 95%以上的網絡服務信息,且把中國作為意識形態滲透的主要對象國。[1]為此,需要對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錯誤思潮進行批判,保證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同時,在加強國際化進程中,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道路,加強交流合作,積極維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安全。

一、“經”“權”概念界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的概念及理解

據查文獻資料,學術界尚無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的概念。筆者從教育國際化的概念進行引申,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概念。馮惠玲、胡娟、惠新宇在2011年《中國高等教育》闡述了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概念,是以全球化的視野與高等教育的目標、主要功能和傳送相結合的過程。[2]思想政治教育雖然不是高等教育的一個分支,但在方法手法、目標路徑等方面相似,因此可以推斷,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是指以全球化的視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主要功能和傳送相結合的過程。

可從三個角度來理解:首先,從視角上看,是站在全球化的角度,而非站在一國一省的角度。其次,在方法手段上,是將全球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要素相融合,產生“1+1=2”的效果。再次,從過程看,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說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的艱巨性、復雜性、斗爭性。

(二)“經”“權”概念界定

只有真正民族的才真正是世界的。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所積攢的豐富思想政治文化,是世界思想政治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可以說,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政治文化,是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顯著特征,是真正具有“國際范兒”的金字招牌。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核心和關鍵是堅持民族特色,即中國特色。

在我國中國倫理思想歷史上,經與權是十分重要的分范疇,[3]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經”解釋為“織也”,與“緯,織橫改也”相對照看,可見“經”在早期是與紡織中所用的縱線相關,此后才逐漸“引申為直行,南北行走的道路和血液流過的經脈”。[2]后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各項事物的處理方式不斷變化,同時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原則以及規范。一般來看,經則是這種原則的一種統稱,在《禮記》中則是對其進行了有效的解釋,經是進行國家治理以及社會事物處理的主要原則。所以可以說經是指客觀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則,其主要特點是具有普遍性以及客觀性。

另外,站在倫理學的角度上看,“經”主要是宇宙以及人生規律的有效概括,同時也是相關規范的一種體現,是社會所約定俗成遵守的一種原則。而這種原則的權威性往往是由統治階級指向或者廣大人民群眾認可而形成的。是人們在社會中生存所需遵循的一種原則。往往由于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或封建地主統治階級的有力支持而具有權威性。

“權”者,稱也,所以別輕重。[4]秤錘在秤桿上懸掛時用以稱量物體的輕重,同樣也被試用于“權衡”之義。早在《孟子·梁惠王》中就已提及“權,然后知輕重”,可見在此“權”已有權衡之義。而后更是引申而為“權術、權謀”和“權變、權宜”兩大類意思。“權術、權謀”為法家所推重,“權變、權宜”則更受儒家所崇敬。由此可見,“權”可被認為具有“物質事物或原則規范等相對客觀存在可在主體能動性之下加以變通和運用”之義。

在此基礎上理解儒家經權思想,就要注重儒家應時而變、隨機應變的一面,而不是教條式的尊經守道。只有準確把握了儒家經權思想的定義,才能夠真正掌握和了解儒家經權思想的主旨,才能更好分辨“經”與“權”的正確含義與具體所指。柳宗元就曾提出:“知經者,不以異物害吾道;知權者,不以常人怫吳慮”,也就是說只有真正清楚什么是“經”,才能維護中道,否則只會使之僵化與教條化。這種“經”的掌握需要懂“權”之人的維護,而不是放任墨守成規之人固定我們的行為方式與思維模式。“經”與“權”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正確掌握“守經行權”才能從根本上把握儒家的經權思想,從而更好根據具體實際“守經”、“行權”。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和國際化需求

(一)思想政治工作現狀

在國際化分工合作進一步密切的大勢下,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總的來說,目前是西方壓著東方,社會主義制度國家面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圍追堵截,不僅體現在經濟領域,也體現在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其一,思想政治工作者有的沒有底氣把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工作講深講透。目前,有的學者講西方思想政治工作眉飛色舞,而講起中國特色思想政治工作死氣沉沉。其二,國門打開后,蚊子、蒼蠅也進來了,腐朽墮落的西方資本主義思想也涌進來,扭曲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對國家主權造成威脅,更可怕地侵蝕了年輕一代的思想靈魂。鄧小平同志總結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說最大的失誤在于教育。對這一“洪水猛獸”,思想政治工作顯得束手無策。其三,國際化的推行,對傳統的理論說教式的思想政治方法提出了挑戰。近十年來,我國開展的思想政治主題教育不可謂不少,常態化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很多,但不可否認,整個國家的思想政治建設在倒退,許多老百姓發出由衷感慨:“現在的人們,思想比以前復雜了”。反映到社會現實生活中,呈現出社會矛盾糾紛激增、惡性事件不斷的現象。

(二)國際化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對我國而言可以收到“‘對鏡’的效益,‘借鑒’的作用,‘互補’的功能。”[5]盡管各國在意識形態教育方面的方式、手段等各不相同,但達到灌輸主流意識形態、塑造道德品質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美國、法國推行“公民教育”,培養“國民精神”和“責任公民”;德國突出“政治教育”、“和平教育”、“環保教育”,英國突出“德行、智慧、禮儀、學問”教育,日本突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民主主義”、“個性教育”等內容,積極培養復合型和國際型人才。[6]由此看出,各國均重視又紅又專的復合型人才的鍛造。我國應予借鑒,不僅在科技能力上進行鍛煉提高,在思想政治素質上也要培養提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國際化必須帶來思想政治多元化。借助這一浪潮,我們可拓寬途徑,針鋒相對,明辨黑白,理直氣壯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毫不遲疑地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增強文化自信、道德自信,使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侵蝕知難而退,維護國家主權,守護好思想政治建設陣地。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經”的表現、“權”的應用

(一)“經”在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中的表現

1.立足于當代中國實際

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價值支點。“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人文社科中一門極具實踐性的學科,在具有一般人文社科的普遍性之外,又具有極強的意識形態特質和社會制度的傾向性與選擇性。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質,而維護和優化這個特質,就需要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監控發展,從而獲得不斷發展進步的根本方法論路徑。”[4]學科的發展需要根據現實進行,不能脫離客觀存在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中國現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從中國當下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態度,明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使命。在現在的國際形勢之下,中國社會現實具有極強的區別于其他國家的個性:政治方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經濟方面,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文化方面,堅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社會方面,始終堅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每一個時代特有的理論思維,包括我們當前時代的理論思維,都可以說是歷史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擁有不同的內容。考慮到現今的國際大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轉變教育原則,從被動轉為主動,從單一轉為綜合,從封閉轉為開放,在辨證批判和借鑒吸收相結合的原則、憂患意識和民族自信心相結合的原則、民族化和國際化相統一的原則、以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育人導向的原則的指導下,從方法、內容和理念等多個層面進行創新和優化。立足于當代中國實際,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造就和培養出高素質的棟梁人才。

2.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

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根基、靈魂。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承。中國是具有5000年燦爛文化的國家,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哲理深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一直將追求道德至上作為第一準則。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層出不窮的思想政治教育與道德素養中都不乏此類陳述。素王孔子就曾提出“以德服人”的觀點,他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亞圣孟子也提出“大丈夫”的觀點,他認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愛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大節”,古人所說的“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夙夜在公”,還有被廣為傳誦的“岳母刺字”的中華民族的動人故事,都體現了為群體、為國家而付出的獻身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都彰顯了我國傳統文化中所怎樣的積極人生觀。在我國的傳統倫理思想中還強調人的價值和對人的尊重,主張“仁者愛人”,同時遵循“仁愛”原則。我國的先人從“仁愛”精神出發,強調團結互助、和睦相處,主張“以和為貴”,追求的是身心和諧、人際和諧和天人和諧。這些積極的價值理念都屬于我們健康的民族品格,對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和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有著促進作用。除了“修身克己”、“克己復禮”等告誡人們要吾日三省、時時提醒自己從心所欲不逾矩等等應該慎獨思想外,還包含多種“陰陽五行”“中庸”“天人合一”等等思想。先哲們饋贈的寶貴精神財富,為我們認識和解決現今諸多世界問題提供了極大的借鑒和啟發作用。這類精神財富也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其他學科建設的根基和靈魂。

3.解決中國現實問題

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實踐主旨。“理論的價值在于應用,而不是認識的最終目的。”[7]認識的最終目的在于實踐。“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國際化過程中要始終貼近中國現實,為現今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良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主要是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基礎和智力支持。這主要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科學發展提供服務,另一方面,又為人的全面發展指明道路與提供動力。但就現有條件下,在這兩方面都存在短板。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國內國外的發展環境,諸如物質財富與精神文化發展之間的脫節、生活水平的提高與信仰體系的卻是等等國民問題,權力脫離制度之外、懸殊的貧富差距、新型城鎮化帶來的問題、各地區與行業的發展不平衡等等發展問題,國際關系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問題等等。在這些問題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黨執政能力的建設與執政地位合法性的問題。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人自身卻未找準合適的定位,精神上缺失信仰,只有茫然與孤獨。這類孤獨不是因個體的空間范圍而言,而是缺乏一個有共同語言的人可以分享的共同世界。這些問題雖不盡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但卻深刻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和實際取得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應將這類問題都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研究范圍內。

(二)“權”在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中的應用

1.和諧中道與和而不同

世界逐漸成為一個地球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就越來越近。[9]信息化革命下的互聯網發展,大數據戰略、云計算等國家方針的落實,人們的共同利益也越來越受關注。在這類世界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諧世界的理念之下,以馬克思主義的廣闊視角來觀察世界、體會世界,更能關注與重視人類的共同利益。共同的人文精神教育,人類社會的光明前景,追求進步與自覺的主動精神,都是和諧世界觀念的重要構成部分與主旨追求。這都是站在人類最長遠利益上所作出的戰略[10]。

《周易》中提到的“中道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生發出“和諧中道”與“和而不同”兩大傳統理念。“中道”衍生“和諧”之義,這就從根源上決定了“和諧中道”并非一味退讓與妥協,而是在堅守原則與底線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從而達到忠道不忠君,忠事不忠人、和而不同的境界。和諧中道指在全球遵循和諧理念的同時,中國根據自己的獨特智慧、理念,有自己的和諧理念體系,有為世界的和平貢獻自己獨有的智慧,為全球的和諧注入自己新鮮的血液從而使世界的和諧更加絢爛多姿。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我們應當尊重各國之間存在的差異,諸如文化傳統、社會制度、發展方式方法、風俗習慣等等。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應當主動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以一種自覺的意識解讀國際重大問題,從而發出屬于中國自己的聲音。這就要求我們努力掙脫西方單一的思維模式,堅決抵制話語霸權,從客觀出發,多角度解讀問題,實事求是,正確揭示事實的真相。這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更是將我國傳統文化運用到社會實踐中,體現中國特色,彰顯民族力量,向世界傳達中國維護和尊重文明多樣性的文化主張。

2.兼收并蓄與推陳出新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全球化的進程中國際競爭也愈演愈烈。而要尋求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在對立中尋統一,競爭中謀合作也逐漸成為歷史趨勢。國家之間的學習與借鑒,逐漸成為各國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各國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當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以各國發展為主要依據,取長補短,逐漸形成有利于自己國家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11]。順勢而變,順勢而為,不固守教條,審時度勢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擅長學習的民族,雖有過一段閉關鎖國的慘痛歷史,但我們更能從這段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讓,主動向各國學習,與自身國情相結合,融會貫通,從而為自己國家所服務。自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的重要國家政策更是指明了一條學習他國的重要道路。中國需要學習,中國需要適應,而事實證明,中國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斷的創新國際化發現的手段和方法,需要向業務領域和經濟領域不斷滲透,增強國際意識,突破原有思想觀念。要擴大和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溝通與學習,不以國境線為壁壘,主動打破文化風俗、語言習慣等差異所形成的障礙,認真進行鑒別和比較,吸收、借鑒有益的部分來發展自己,要明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和國際挑戰,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進而在國際競爭中獲得優勢。合理處理同資本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歧,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和科學性的信仰,在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比較中,堅決維護社會主義的觀點和立場。在思想道德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中,保持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色。

構建學習型社會是我國的基本政策之一,努力爭當創新型、服務型國家,更是需要上至中央政治常委會,下至普通百姓的共同努力。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都展示了國人在積極學習的基礎上主動運用于社會實踐的成果。而這也正是中國權變思想對當今這個世界的重要啟示。

3.整體思維與以民為本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思維與辯證思維在潛移默化中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處事。以長遠眼光看待問題,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不僅能夠制定具體安排、分布規劃,更能夠以事情的輕重緩急作出相應的準備。以辯證思維統籌思考問題,能夠從根源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流于表面。從整體出發思考問題,更是能整合各部分,從而發揮更好的效果。從國家的一五規劃到十三五規劃,從三步走戰略到二十世紀中葉建設成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無不驗證中國的整體思維。這種整體思維模式不僅試用于國家規劃的制定,更是能夠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與西方強調個人的觀念不同,中國傳統文化中將平安幸福、自由平等等都融入到國家安全與國民福祉之中。以家為國,以國為家,在追求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實現了國家的幸福[12]。西方思維強調個體獨立自由發展,中國思維強調整體,整體要符合部分,當整體與部分發生矛盾時要舍棄部分,服從整體,注重大我而舍棄小我,二者并不是矛盾關系,而是互利共贏的存在。這就好比我們要看到樹木,也應看到森林,看到森林也不該忽視樹木,追求普遍性與特殊性、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這樣我們可以更加深化對事物的認識,不僅了解事物的表面,更能觸摸到事物的深層與本質。中國雖然收益于西方個人觀念,但為了更為長遠的角度估計整體利益,我們不能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利益。往往只關心自己國家的安全穩定,而疏遠全世界的整體利益,有時候甚至把自己國家的利益強加于別的發展中國家[13]。

四、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是大勢所趨。在這一背景下,我們要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堅持民族特色、中國特色。在方法上可借鑒儒家經權思想,應時而變,隨機應變。采用“經”的思路,就立足于當代中國實際、中國傳統文化,解決中國現實問題;運用“權”的方法,就是辨清和諧中道與和而不同、兼收并蓄與推陳出新、整體思維與以民為本三種關系,做到內外平衡、為我所用。

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與民生問題戚戚相關,以民為本的中國傳統文化早就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告誡[14]。國家的安穩只有建立在人民安居樂業中才能長遠,同樣,只有國家穩固,根深,才能為人民提供安全保障,對應人民才能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發展,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改革開放至今一直在提醒我們,發展中國家要將改善民生,消除貧困作為重要目標和工作任務。只有人民富足,國家才能安定。中國正是堅持以自己獨有的思維方式吸收和運用西方思想中的合理部分,才能夠在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方面有驚人的發展[15]。這也正是權變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現。

“經”“權”思想博大精深,運用于思想政治國際化方面有著廣闊的舞臺、牢固的基石。筆者只提出了思路和方法,因篇幅有限,在具體應用上難以一一陳述。在實踐過程中,也難免遇到傳統與現代、國內與國際、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激烈碰撞,如何求同存異、難中求勝,采取什么巧妙的方法予以回擊和反搏,直至取勝,有待今后進一步求證。

[1]劉世昱.新媒體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9-62.

[2]馮惠玲,胡娟,惠新宇.高等教育國際化:內涵、挑戰與取向[J].中國高等教育,2011(11):30-31.

[3]朱賭庭.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65.

[4]徐嘉.論儒家“經權相濟”的道德模范[J].學海,2004(3):162-166.

[5]魏曉文,葛麗君.中外思想道德教育比較研究[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8.

[6]張春梅,鄒升平.論國際化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2(6):12-15.

[7]張澍軍.哲學修養與德性修養[N].人民日報,2001-03-27.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李艷艷.維護微博意識形態安全必須糾正的幾種傾向[J].紅旗文稿,2014(23):8-11.

[10]蔣廣學.全環境育人理念的探索實踐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創新[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11]李艷艷.維護微博意識形態安全必須糾正的幾種傾向[J].紅旗文稿,2014(23):8-11.

[12]張耀燦,錢廣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論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問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7):3-9.

[13]李遼寧.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世界眼光、中國情懷與時代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5(2):27-30.

[14]謝守成,王長華.國際化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5]吳俊文,邵莉麗.國際化視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弘揚人文精神的新意蘊[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31-33.

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BasedontheIdeasof“Jing”and“Quan”

Hou Yanjie, Nie Bin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irreversible trend in which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and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Jing” and “Quan”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provide methods and idea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at is, keeping traditional essential part through “Jing”, 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China practic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o solve real problems in China; absorbing useful elements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Quan” so as to achieving the overall ris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harmonious thinking, innov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spiral,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Jing; Quan;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95-0365(2017)03-0070-06

2017-03-12

侯彥杰(197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黑龍江省哲社項目 (14B030) ;黑龍江省學院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XM_HLJ_2015025);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12544025);東北林業大學學位和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DL2015YJG005)

D64

:ADOI: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7.03.13

本文信息:侯彥杰, 聶 斌.基于“經”“權”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研究[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3):70-75.

猜你喜歡
國際化思想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聚焦港口國際化
金橋(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中國外匯(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国产|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不卡无码网|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国产新AV天堂| igao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在线视频a| 国产主播喷水|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天堂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亚洲精品第1页|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www在线观看| www.国产福利|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制服| 麻豆精选在线| 成人亚洲视频|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操国产美女|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婷婷综合色|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久久精品66|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成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精品视频福利| 在线99视频| 九九九国产| 精品视频福利|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污视频| 日韩成人高清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操国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