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光
(江蘇省灌云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灌云 222200)
明暗素描,素描的一種。是以明暗色調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描繪形式,是將對形體的明暗感覺和形體體積的認識統一起來塑造和表現形體的素描方法。
明暗素描是通過光與影在物體上的變化,體現對象豐富的明暗層次。明暗關系塑造是表現物象立體感、空間感的有力手段,對于真實地表現物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適宜在光線照射下立體表現物象的形體結構、物體的各種不同質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間距離感等,使畫面形象更加具體,有較強的直覺效果。
素描中的“三大面”、“五調子”是指物體在光線照射下所呈現出的明暗關系。三大面,即黑、白、灰;是概括地表現畫面整體明暗節奏和立體感的方法。五調子,則是亮面、灰面(中間調子)、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繪畫中稱這五種不同的受光部為五調子。飽滿的形象必須依托豐富的光影效果才得以呈現。因此針對物體的描繪必須深入研習“五調子”的變化規律。
明暗訓練是素描的必經階段,大致分為五個階段:抽象明暗,形體明暗,空間明暗,機構明暗,和最后的細節。即調子——形體——結構——細節,文章就明暗素描基礎訓練進行淺析。
項目1:學會瞇著眼睛觀察寫生對象,抽象的明暗關系看得越概括,一個判斷色階的方法:當兩個顏色很接近的時,可以忽略掉彼此之間的差別,眼睛瞇小些,就能概括判斷出大的明暗關系。概括練習,只要求涂畫暗部和陰影部分(即亮部和暗部)用筆平涂、寬松,邊線模糊。
項目2:在畫面物體暗部和亮部各加一個色層,畫面產生四個色層,中黑,淺黑,淺灰,白,要求進行色層歸納,邊線模糊,區分色階關系。
項目3:在畫面暗部添加上一個色層,暗部出現多個色層,在亮部添加一個色層,亮部產生高光,色層歸納,邊線模糊,注意調整色階,畫出最佳的色距,此時已產生了,體感,光感,空間感,但還是處于抽象明暗階段(抽象明暗是不看體積有體積,不注重空間有空間。重點培養整體觀察,概括表達的能力)。
項目4:追求全光影素描,力求形體渾圓厚重,邊線模糊不停頓。要去感受形體,在保持6個色層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色調,體現光感,空間感和透氣感。
四個步驟一定要一步一步地進行。重點是訓練確定色層深淺的方法:整體觀察,按照畫面的大關系確定,不要太關注局部而失去對整體關系的判斷。因為抽象明暗轉移的是對象的顏色關系,平涂色層時,要去歸納色階,不要漸變。用筆輕松不停頓,畫出的色層邊線模糊,有流動感和透氣感,在抽象明暗階段要躲開形體和結構意識的干擾,也不要考慮反光和交界線,這里只有大的明暗層次。對象的“型”是靠線條的交搭“擠”出來的。抽象明暗就是把對象復雜的顏色關系概括化,層次化。用幾個色層就能表達整體關系。
訓練涂畫明暗調子要先深后淺,注意亮部的深灰和暗部的淺黑之間的色階。暗部和亮部的層次要明確拉開,這樣畫面才能夠明快。繪畫狀態要放松,跟著感覺走,狀態放松了,表現出來的畫面感也會是松快的。具體表現是:邊線模糊,色層清晰。在深入下一步,色序和色距的調整是必然的,調整時一定要從亮到暗,或從暗到亮一推到底,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色序和色階。
主要訓練整體的觀察,比較的觀察。觀察的范圍太小就很難判斷畫面中的色階,更難把握其間的微妙色距。明暗的關系對了,畫面的明暗關系自然就干凈漂亮。
總之,科學的訓練方法必然調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各種能力的發展,而學生科學訓練方法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師的激發與引導。作為教師一定要在方法方式上多動腦子,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