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茲良
(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8)
近年來,現代學徒制得到了政府政策層面的認可和提倡。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在廣泛開展的同時也遇到許多發展的瓶頸。其中,現代學徒制發展過程中的利益失衡現象已經引起了相關學者的重視。
(1)現代學徒制主要利益主體的權利和責任失衡。組織運行中,越復雜的利益群體越需要明確的分工和協作。在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領域,許多研究者認為,現代學徒制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包括政府、培訓機構(或者是行會)、雇主、雇員等各個利益主體。但是,目前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在現實運行層面,都沒有明確現代學徒制主要利益主體的權利和責任,導致各利益主體間無法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制約了現代學徒制的健康發展。
(2)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和運行失衡。目前現代學徒制主要采取校企合作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采用“2+2”或“3+1”的人才分段培養機制。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和實踐經驗的缺乏,校企合作和分段培養體制都出現了運行上的偏差和失衡,突出表現在責任分工不明確、教育教學資源組織不力、實習實訓效果不理想。現代學徒制無法有效滿足現代企業對人才高質量、高標準專業素養的要求,“招工難、就業難”的雙向困境依然存在。
(1)影響現代學徒制長效發展機制的形成。如果沒有理順現代學徒制的主要影響元素和主要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現代學徒制組織要素間聯合運行的利益共贏模式就無法有效形成。這大大降低了學校聯合企業共同實施現代學徒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導致戰略層面上現代學徒制組織運行的長效機制發育遲緩。
(2)沒有實現企業與學生的利益雙贏,對解決“招工難、就業難”雙向困境的貢獻沒有達到理想效果。現代學徒制的本意是基于學校和企業的雙向培養和良好合作,提升學生的專業性和適應性,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加準確,更加適應的工作崗位,為企業提供高技能的新型產業工人。由于利益失衡,學徒對企業的認可度不高,學生出徒和畢業后選擇另謀職業發展的案例比比皆是。
(3)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不高,造成人力資源培養的浪費。現代學徒制的目標是推動學生轉變就業模式及企業改變招工機制。但是由于利益整合觀念缺乏,現代學徒制的組織實施者不太愿意深入了解學生的就業需求和企業的用工需要,并且,現代學徒制的校內教學、企業實訓、學生學徒三者之間的利益溝通渠道不暢,無法形成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運行機制,導致學徒培養效率和質量不高,造成人力資源培養的浪費。
(1)均衡學校、企業、學生利益,實現利益共贏。積極推動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新型校企合作組織形式的建立和運行,尋求學校、企業、學生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利益的一致性。通過利益的一致性確保“招生與招工一體化”貫徹執行,從而使“招生與招工一體化”的現代學徒制成為具有普遍實踐意義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不斷探索符合現實需要的利益調整和資源整合形成建設合力,實現利益主體間的合作共贏,促使新型學徒制從“試點”實驗轉變具有普適性的人才培養模式。
(2)改善并創新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為學徒提供更加廣闊、更加專業化對接的工作機遇和工作平臺,為企業培養更加實用的技術人才。全面考慮學生的就業目標(包括專業要求、社會福利、工資薪酬等)、企業的招工目標(包括專業性質、創新能力、實習經歷等)以及高校自身的發展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準確把握三者的利益點并有效糅合統一;多層次多角度挖掘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創新點及與企業職位要求的契合點,使高校在輸出專業技能人才的同時,更多地成為學生由學習向工作轉變的順滑劑以及連接學校與企業的粘合劑。
[1]歐陽忠明,韓晶晶.雇主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利益與權力訴求——基于英國學徒制項目調查報告的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4,(11).
[2]劉美玉.企業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與相互制衡研究[D].長春:東北財經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