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莉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1)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并在各個領域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國家針對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也提出了實施意見,為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奠定了基礎。近幾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被稱為最難就業季,因此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校畢業生的意義更為重大,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專業教育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通過課堂、校內校外實踐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使學生能應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應對其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在教學方法上,理論教學偏多,實踐教學較少。從目前高職教育來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中雖然增加了創新創業的教育,但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主要還是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具體的實踐教學內容較少。單純的理論講授很難讓學生感覺到創新創業的專業性、重要性,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使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難度增大。
(2)校企合作不靈活,停留在初級合作階段。近幾年,雖然高校與企業開展合作,按企業需求、崗位需求共同培養人才,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缺乏溝通,合作不深入,合作僅停留在表面,很難對學生起到充分的培訓和指導,校企合作有待進一步深入。
(3)學生創業過程中缺乏引導。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但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校學生由于經濟條件有限、社會實踐缺乏等原因,最終導致創業走過場,難以堅持,能取得創業成功的為數不多。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為主,是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并不是倡導每個畢業生都去創業,而是培養學生在畢業后具備創新創業的意識和精神,在工作中能主動學習,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
(1)建立科學系統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體系。在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科學的、系統的人才培養方案。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可分為基礎專業課程、核心專業課程和創新創業課程,在理論課程的具體教學中,通過項目化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樹立創新觀念和創業意識。從崗位需求來看,電子商務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溝能協調能力、高效的運營能力和營銷能力,所以在教學體系中要以培養綜合型人才為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創新能力、就業能力。
(2)加深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創業平臺。校企合作已經是人才培養模式中一種常見的形式了,但傳統的校企合作僅僅是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訓基地、實習崗位,形式單一,不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可以將企業的發展需要和高校的人才培養相結合,實現學生的創業就業與企業有效對接,由企業為學生提供創業的平臺,并指派專人為學生進行工作指導。由企業提供創業平臺是因為學校能為學生提供的資金、資源有限,而企業的各種資源豐富,有能力為學生創造平臺,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與后備人才的培養。
(3)制定學生創新創業的激勵政策。除了學校方面的教學體系建設和提供創業平臺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應該制定相關的激勵機制。激勵政策可分為硬件激勵和軟件激勵方面,硬件激勵包括為學生提供創業活動的經營場所,可以是創新創業實訓基地,也可以是真實的經營場所。軟件激勵包括學校對創業學生制定的特殊政策,如靈活的、彈性的學籍制度,如創業資金的扶持等。另外,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既營造了創業氛圍,也為好的項目提供了發展空間。通過以上的激勵政策可以達到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
[1]鄭偉.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下的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改革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7,(4).
[2]王宏偉,郭濤.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電子商務,2017,(7).
[3]陳長彬,盛鑫.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電子商務實戰型人才培養設計研究[J].電子商務,2017,(9).
[4]臧玉潔.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電子商務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