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靜,羅海平
(達州市達川區飛機播種造林管理站,四川 達州 635000)
植樹造林技術與管理措施研究
嚴 靜,羅海平
(達州市達川區飛機播種造林管理站,四川 達州 635000)
植樹造林作為我國當前恢復森林綠化面積、獲取森林自然資源、保持自然環境生態平衡的工作重點,必須加大改造力度和做好相關森林綠化改造工作,來更好地順應當今我國政府提出的關于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各種意見和政策方針,使我國林業能有效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文章就我國植樹造林的現狀以及采取的具體綠化技術、相關管理措施進行分析和討論,來表明實行植樹造林對國家經濟和生態發展的重要性。
植樹造林;技術;管理措施
根據我國2016年的國土綠化狀況公報公布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完成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項目面積達25.6 萬hm2,中幼齡林種植面積175.3萬hm2,后備森林資源培育12.1萬hm2,共實現保護森林面積達1.15億hm2。同時還發布通知公告全面停止除特殊情況下的所有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啟動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區省市的天然林停伐補助試點,來進一步擴大和穩定天然林的保護面積。另外,還實現了共100.7萬hm2面積的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完成植樹造林面積79.6萬hm2,并將植樹造林的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并頒布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監測與評估規范》,對包括我國北方10個省(區)和新疆地區的退耕還林具體實施情況做出詳細的生態效益監測報告。具體還在京津地區完成治沙造林計劃25.1萬hm2,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重點建設地區完成防護林培育面積117.3萬hm2,在黃土高原范圍實施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已在預定范圍內成功建成8個相關防護林基地,來更好的進行生態經濟型防護林的種植培育計劃。
2.1 栽植造林
栽植造林又稱植苗造林,是當前實行人工造林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進行植苗的苗木規格必須達到規定的培育標準。起苗時要盡可能地保持完整的根系,不傷根莖。起苗和栽植的過程中,必須及時進行假植,包裝或浸水,防止風吹日曬,根要保持濕潤。在栽植以前要進行苗木處理,對苗木的地上部分,如果是三年以上的大苗子,可以把樹木砍去,減少水分蒸發,使苗木的地下吸水和地上蒸發平衡。兩年以下的小苗子,枝葉多樹頭大時,可進行修枝,沒有側枝時不修。對苗木的地下部分,可以采取修根、浸水蘸泥漿等處理方法。栽樹時要挖大坑,使苗根舒展,邊填土邊踩實,小苗子做到“三埋兩踩一提苗”,埋得不能過深過淺,稍比苗圃生長時多埋半寸到一寸。栽大苗子復土時,盡可能填熟土、濕土、不要埋生土和干土。2.2 播種造林
選取好合適的地理生態環境后將種子直接播散到土壤中,因為是完全新生的苗木,根系都還是完整無缺的狀態,所以在進行播種后的緩苗期時間較短或不存在緩苗期,而且由于幼苗從播種到培育都沒有進行移栽,所以能對種植的土壤和當地的氣候有良好的適應。播種造林還有一個特點便是因為一個播種點會同時培植多個苗木,這樣能更好地對苗木的優劣品質進行區分對比,從而淘汰掉品質較差的苗木,最終培育出適宜當地自然環境生長的優良人工林。這項技術的實現不需要進行復雜的育苗流程,通過便于推廣的簡便技術、較少的資金人力投入,使當前有不少地區開始推行播種造林的方式進行人工林的培育。但在使用此種方法進行苗木培育時,要注意選用合適的樹種、避免播撒后的樹種不被鳥獸啄食破壞,要根據當地實際的氣候環境來決定是否適合進行播種造林,比如播種造林并不適合在干旱、寒冷、風沙較多的地區實行,否則容易造成培育成本過高、難以成功培育等問題。
2.3 分生造林
又稱為分殖造林,是通過使用樹木的莖葉、根枝等部位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造林方法能夠大大節省培育樹苗的時間,種植流程也不復雜,但對于苗木的選用和土壤環境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比如只能選取生長部位具有很強生根發芽功能的樹苗進行造林,不能在干旱、土質堅硬的地區進行培植。根據具體培育的部位和方法可以將分生造林分為五種方法。
(1)插條造林。使用一段枝條直接插入造林地區是最目前廣泛使用的一種分生方式。枝條的切割年齡因樹木種類而異,一般為1~2歲的枝條或幼苗,但也可以使用2~3年的枝條如強壯樹木等。插條大部分是從中壯年優質母樹中收集到的,特別是根部生長的枝條。如楊、柳等闊葉樹切割規格一般要求直徑在1.5cm以上的長度為30~70cm,一般在春季發芽前和秋季落葉后進行采條工作,插條一般采用實采實插,但在對楊樹和柳樹進行插條前,要先將插條浸入水中處理,這樣可以提高含水量,提高耐旱性,提高造林成活率。
(2)插干造林,也被稱為截斷造林。使用樹木厚枝、樹干和幼苗等直接種植在造林中。適用的樹種主要是容易根植的楊樹、柳樹、榕樹等。插干多選用2~4年,直徑3~5cm,枝長2~3 m,插入土壤40~80cm的枝干。可以選用河道濕地和周圍的空地作為造林。造林季節一般在早春開始,越早越好。在“四面”造林,挖一個大洞,松動土壤。為了防止過多的水分流失,種植后可以在切口的頂部涂上瀝青。在沙化造林中,應深埋枝干。這種方法可以短期培育出造林,見效更快,也更有利于勞作。
(3)分根造林。這種方法適用于繁殖困難的樹種或插條。根枝可以在秋天落葉后到明年春天這段時間從苗圃截取,一般截取長度為1~3cm,長度為15~20cm。根枝較粗部分朝上,不能倒置。造林多在春季進行,整理配備好土壤環境,根部斜埋,頂部微露,覆蓋輕壓。發芽抽枝出,留下一個分枝,然后加強撫養保護工作。分根造林的優勢在于根部發芽強,造林成活率高,幼樹生長比扦插更加健壯,但由于比插條造林更難進行采集工作,所以不適合大規模造林。
(4)分蘗造林。一般來說,應用楊樹、棗樹等具有較強根部發芽性的樹種,從母樹根部發芽的幼苗被完整挖出,用于造林。
(5)地下莖造林。這是一般竹類所采用的方法,由地下莖部分抽筍進行培育。
(1)重視對苗木的培育管理。通常情況下,用于造林的苗木生存能力較弱,不僅需要改善幼苗生長環境,而且還要持續進行高品質的人工維護,才能使幼苗生存和生長良好。所以,苗木管理應率先從幼苗的土壤生長環境著手,根據實際土壤情況進行除草、松土和施肥等工作,有效改善其地質條件,同時,還應該對幼苗進行定期培育工作,以保證幼苗能夠健康成長。
(2)切實開展還林還草工作。為貫徹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路線,必須認真對待生態環境問題。它能有效解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造林的地理和地質條件是非常不同的,而在實行造林的過程中通常以坡地土壤侵蝕和土地沙化程度為依據,來確定適宜栽種苗木的種類,科學的實行耕地計劃,依托森林植被和生態環境的自我恢復能力在一定程度抑制土地沙化。
(3)定期封閉山區恢復森林綠化。根據森林的自我恢復和更新能力,及植被種類的多樣性、能否應對極端天氣和各種蟲害等方面來選擇最適合進行封閉造林的山區。定期關閉森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為破壞,大大提升森林植被恢復綠化的效率。此外,經過封閉改造后的森林在土壤肥力、水土流失、稀有物種保護等多方面都是優良的參考源。國家近年也一直高度重視植樹造林、苗木管理和培育等工作,造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進步,自然生態環境也有明顯改善。
我國森林覆蓋率目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綠化面積覆蓋水平,為解決這一問題,其關鍵措施就是大力造林育林,增加森林資源,擴大森林覆蓋面積。推行植樹造林政策,不僅能擴大森林覆蓋面積,改善自然生態環境,也是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重要措施;同時豐富充足的森林資源還能為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提供木材和各種林產品。
Study on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YAN Jing,LUO Hai-ping
(Dazhou City Dachuan area Aircraft Planting and Planting Management Station,Dazhou,Sichuan 635000,China)
s:Afforestationhasbecomethefocusofourcountry'scurrentrestorationofforestgreeningarea,accesstoforestnatural resourcesandmaintainingecologicalbalanceofnaturalenvironment.Itisnecessarytointensifythetransformationandmakerelevant relevant achievements in forest afforestation to better conform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speed up the various views and policy guidelines,so that China's forestr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paperanalyzesanddiscussesthestatusquoofafforestationinChinaandthespecificgreeningtechnologiesandrelatedmanagementmeasurestoshowtheimportanceofafforestationtonationaleconomicandecologicaldevelopment.
afforestation;technology;management measures
S725
A
2095-980X(2017)04-0148-02
2017-03-25
嚴靜(1978-),女,主要研究方向:天然林保護、植樹造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