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艷
(海南三亞解放軍團二五醫院內一科,海南 三亞 572000)
分析循證護理在心血管介入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李文艷
(海南三亞解放軍團二五醫院內一科,海南 三亞 572000)
目的 分析心血管手術圍術期使用循證護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需實施心血管介入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結果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并發癥率均明顯更低,但GCQ舒適度評分明顯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心血管介入手術的圍術期,使用循證護理方法可更好的提升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有著很高的使用價值。
循證護理;心血管介入術;圍手術期;應用分析
心血管介入術是對心血管手術患者較常見的治療方法,也可取得較好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提升治療效果和安全性,在圍手術期對患者實施安全有效的護理有著重要意義[1]。本文即通過前瞻性分析的方法,對心血管介入術圍術期使用循證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1年內收治的需使用心血管介入術治療的患者100例。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齡49~81歲,平均年齡(65.31±15.69)歲。將其隨機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36例,女14例。年齡49~80歲,平均年齡(64.53±15.47)歲。觀察組男36例,女14例。年齡50~81歲,平均年齡(65.59±15.4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圍手術期需使用傳統方法進行臨床護理。觀察組需在圍手術期使用循證護理方法實施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方法如下。
1.2.1 循證小組成立
首先可成立循證小組。需收集我院心血管內科中,有著豐富經驗和護理人員以及醫師等。這些人員也需要經過專業性的循證培訓。
1.2.2 提出循證問題
在成立循證小組后,需組織小組組員,分析患者的實際情況。并根據我院以往在實施心血管介入術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可對并發癥的發生原因等進行收集。
1.2.3 找到循證支持
以循證問題作為關鍵詞,在網絡上對相關文獻進行法分析。主要是對萬方數據庫、CNKI數據庫等中文文獻庫中的資料進行收集。在閱讀了這些文獻資料后,可以找出對這些問題的針對性解決辦法。
1.2.4 循證護理計劃的制定
找出了對護理中問題的針對性解決辦法后,可按照我院收治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循證護理計劃。護理計劃需要符合患者的實際特點以及我院的當前情況。
1.2.5 循證護理的實施
(1)術前循證護理。在手術實施前,很多患者會出現恐懼心理。一方面是對手術產生恐懼,另一方面是對自身病情有著恐懼[2]。針對這一點,需對其進行全面性的心理護理。護士可告知患者手術實施的各項流程,幫助患者能夠更好的接受手術。尤其是可讓患者了解到在手術后可取得的效果,消除其恐懼心理。另外就是需要全面性的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例如心率、血壓以及血樣飽和度等。一旦有著較大變化或是不符合手術治療的需求,可以立即讓主治醫師對其實施針針對性的處理,保證的患者身體狀況能夠符合手術的相關需求。
(2)術中循證護理。在手術實施過程中,最為主要的問題就是護士沒有關注到患者的身體狀況,從而導致諸多危險事件的出現。針對這一點,可在手術中隨時性的分析其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一旦出現了較大變化,需立即對其實施針對性的處理。另外就是需要幫助患者擺放到最為舒適的體位,在這樣的體位條件下可以讓患者在最舒適的狀態下接受治療。
(3)術后循證護理。手術后仍需對患者實施全面性的心理護理,幫助其在術后較短時間內恢復到正常心理狀態[3]。同時可對介入穿刺點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即在術后6h內嚴禁活動,避免出現穿刺點出血的癥狀。另外對各類并發癥等進行針對性的處理。一旦出現了并發癥的前驅癥狀,可對這些癥狀進行相應的處理,避免并發癥更加嚴重。
1.3 療效判定標準
在治療效果上,可使用GCQ舒適度評分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在治療安全性上,需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GCQ舒適度評分(84.21±6.35)分明顯高于對照組GCQ舒適度評分(63.69±3.74)分,(t=19.689,P=0.000)。觀察組住院時間(4.15±1.41)天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9.92±3.78)天,(t=10.113,P=0.000)。觀察組并發癥率2%,明顯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率10%,(x2=5.634,P=0.017)。
在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療時,介入手術是較為安全有效的一類,并且在近些年來也得到了很多關注。從本質上來講,心血管介入術是介于內科手術和外科手術之間的一類。在實際的使用中可在較小創面的前提之下對患者實施全面性的治療[4]。在其種類上,主要包括了冠脈造影術、植入起搏器和射頻消融術等。雖然心血管介入術可起到較好臨床療效,但護理方法對安全性會造成較大影響。本文研究顯示,通過使用圍術期循證護理,可明顯提升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有較高使用價值。
[1] 張 玲.循證護理應用于109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圍術期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142-144.
[2] 吳章淑.循證護理對腦血管病介入術前后不良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5,40(10):1434-1436.
[3] 周翠香,高永蓮,閆海平,等.淺談冠心病介入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健康教育的循證護理體會[J].臨床醫藥實踐,2012,21(11):847-849.
[4] 黃金蓮.循證護理對冠心病PCI術后患者血管并發癥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3,24(4):616-61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6.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