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1)
交互式教學氛圍的應用分析
張雨
(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1)
文章闡述了在教學課堂中營造一種“交互式”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學習,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敖换ナ健苯虒W氛圍就是營造一個互為啟發、互為補充、互為信任的教學情境,來調動師生雙方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氛圍;交互式;優化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在20世紀70年代初語言學家和語言教育專家提出了意念——功能大綱,(notional-functional syllabus),將語言意念或功能視為語言課程的一個組成要素。由此產生的意念即功能教學法(notional-functional approach)又被稱為交際語言教學法。交際語言教學法是一種以語言功能為綱,著重培養交際能力的教學方法。這是交互式教學氛圍提出的基本依據。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氛圍是否和諧致關重要。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下,學生的學習活動會特別有成效,達到最優效果。課堂不應該是以老師為主載的場,而是師生共同參與、交流、配合的空間,教師不要將個人想法、意愿和書本中的條條框框強加給學生,應該給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平臺,讓其個性發展。實踐中我感到營造一種“交互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優化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交互式”的教學氛圍,其實就是構建和優化特定的師生雙邊互動的課堂空間。即創設一個互為啟發、互為補充、互為信任的教學情境。讓師生在不斷的輸出輸入,質疑釋疑,加工反饋,篩選吸納中,積累和發射任知信息與情感信息。令他們在交互中產生共鳴,體驗愉悅,激發熱情和動力,啟迪心智和潛能,真正體現教學相長、互為滲透、和諧默契的教學格局。這一氛圍的形成主要取決于教師。要求教師不僅具備淵博的學識、寬廣的胸懷、良好的素養,更應具備導演的技能和才華。從而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周密考慮、綜合部署、優化調控,營造出“交互式”的教學氛圍。
所謂知識交互式的教學氛圍,即教師把符合學生需要和特點的認知信息主動加工、輸出,而學生把符合自身發展要求的認知信息主動輸入、加工和反饋,構成主動融合,教和學協調并進的優化平衡狀態。
在交互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具有平等地位,教師的眼睛向下看,甚至像小學生那樣的謙虛,關注每一名學生,關注他們之間的個性差異,主動地去指引他們,為他們尋找問題的根源,從而啟發他們去主動完成問題,并想方設法去滿足他們的需求,試圖建立一種融洽、合作、互敬的師生關系,為學生主動學習去營造良好的氛圍,尤其要在情感上走進學生的心理,與他們產生共鳴,根據學生的認知差異,立足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提供與學生知識基礎、吸收能力、承受能力相適應的信息量,要嚴格避免“教師中心說和優生中心說”的誤區。一般來說富有情趣、催人深思的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使學生開啟心智、激活動力、以主人翁的態度投入學習。據有關心理調查研究,學生是否主動“卷入學習”是衡量教學氛圍好壞的顯著標志。因而若能將學生調控到“主體表現”狀態,那么良好的知識交互式教學氛圍就有了保證。具備了這一前提,教師將會自然迸發出知識的泉水,能動地、流暢地給每位學生。同時也將進一步激活學生求知的欲望,打開咀嚼知識的心扉,主動迎合,品味和吸納寶貴的知識財富。
所謂情感交互式的教學氛圍,即一方面教師伴隨教學進程,將自己對學生的滿腔熱情、殷切期望和誠摯關懷融匯在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式等要素之中;另一方面,學生在接受知識流程的同時,也感受到這種“暗含”的情感要求,獲得愉悅的體驗,加速認知活動的進程。在交互中,學生的情緒反應也影響和激活教師的情緒,使施教者情緒和態度更趨優化,從而在能動對流的作用下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在交互式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氛圍相對輕松,從心理學研究來看,人只有在相對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下,才能有創造性思維,并且學生的潛能也會釋放出來。為確保情感對流的暢通,教師應始終保持與學生情感交流的良好心境,從情感上扣擊學生的心弦,喚起相應的情感反饋,做到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殷切持久、真心實意的師愛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首要前提,也是幫助學生智力開發的催化劑。師愛的付出,不僅能激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且能促使師生間的心理動機趨于一致。在一定條件下情感產生的“愛屋及烏”的積極體驗,又會自然轉化為理智、變為物質力量。促使教學氛圍由豐富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在調控學習行為過程中,教師還應成為學生心理狀態的觀測者,時刻捕捉學生情感的微妙變化,真誠地接受學生反饋的情緒信息,努力扼制那種消極的命令式、冷若冰霜、心不在焉的隨心所欲的放任式教學氛圍。積極尋找與學生心理的共鳴點,以相容的態度接近他、感化他,只有這樣,良好的教學氛圍方能水到渠成。在交互式教學中教師由原來的單一講授變為引導并參與學生學習的有效探究模式,讓學生切身去體驗失敗或成功的喜悅,從而在不斷的探究中學習并獲得成功的經驗,從而發展學生的智力。在交互式教學中教學目標是不具有可設性的,往往會“節外生枝”或轉移重心,在教學過程中會不斷誕生出新的問題,教學永遠是富有生命的和鮮活向上的。由此可見,交互性教學的確與新課程的核心思想“轉變學習方式,崇尚創造,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個性解放”完全一致。
所謂人格交互式的教學氛圍是指教師伴隨教學進程,將自身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蘊含在身教與言教之中,影響、輻射給學生。而學生在接受熏陶的同時,明晰做人的本質,修正和強化自身的人格素養,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與此同時,學生憑借已有和新獲取的做人標準,將自身的人格素養通過學習活動反饋給教師,由教師辨證地剖析學生的人格素養,及時調整教學心態,變換教學對策,到達教人求真的最優化。
構建這種人格互補、互為作用的對流氛圍,需教師具備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備較強的民主意識,以良好、崇高的自身形象,時時處處為人師表,去熏陶感染每一個受教育者,做到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友善和藹地公平對待,拒絕一切非教育因素的干擾。同時,營造人格對流的課堂氛圍,也需深化對自我的認識,正確的認識自我,才能認識他人,教育他人。不僅要認識自己的優點,更要清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將心比心去衡量雙方、理解雙方,教育者務必蹲下身體去接近孩子,放下架子去平等交流、民主教學,只有這樣教師的人格力量才能為學生所接受,令學生敬佩、折服。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交互式教學氛圍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內容的準確和知識的更新,還要注重教學氛圍的優化,以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1]黃貴.試論交互式課堂教學模式[J].池州師專學報,2005,(4).
[2]王俊峰.交互式教學在數字信號處理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0,(3).
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ZHANG Yu
(Liaoning Fore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enyang,Liaoning 110101,China)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teaching classroom to create an“interactive”teaching atmosphere,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in a relaxing and pleasant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Interactive”teaching atmosphere is to create a mutual inspiration,complement each other,trust each other in the teaching situation and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ctivities.
teaching atmosphere;interactive;optimization
G434
A
2095-980X(2017)06-0235-01
2017-06-07
張雨(1981-),女,大學本科,工程師,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