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王莉娟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 廣州 510080)
舒適護理在小兒外科手術中的應用
劉 芳,王莉娟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 廣州 510080)
目的目前,舒適護理在手術中的應用廣泛,本文通過對舒適護理在小兒外科手術中的應用的研究,以提高小兒手術后的護理。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住院治療的小兒外科患者100例,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人,對照組給予常規流程化護理,觀察組組采取舒適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在治療時間、治療過程、患者滿意程度上都優于對照組,這種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小兒外科手術中應用舒適護理,能夠縮短手術周期,提高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是值得臨床推廣的。并且我院的小兒外科病區,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患兒的病情和發展比較復雜,病種集中在腫瘤和泌尿上,因此,在我科使用舒適護理也是值得推廣的。
舒適護理;小兒外科;手術;應用
在中國,小兒患病是非常常見的,外科病房的小兒患者也不例外,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免不了會有手術治療,手術期間的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兒階段特殊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導致他們不能很好的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而且比較依賴家長,因此小兒外科患者的手術難度通常比較大。這不但要求醫生的具有較高的治療技術,同時還需要對小兒患者進行專業化的護理。舒適護理是醫療機構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整體化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不但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舒適,還可以使患者的心理感到舒適,讓患者在輕松、安靜、沒有害怕和疼痛的狀態下完成治療。為了探究舒適護理在外科小兒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我院選取收治的外科小兒患者對其實施舒適護理,取得了顯著的護理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小兒外科收治的100患者,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兒分別接受常規的手術治療,所有的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協議書。其中,包括男62例,女38例,年齡6個月~8周歲,平均年齡是6.2周歲。
1.2 方法
手術結束之后,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接受舒適護理。具體護理流程為:
①術前舒適護理
小兒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對于周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在設計手術室墻壁時,可以根據小兒好奇、喜歡變化的心理特點,選擇活潑、鮮明的色彩,這種人性化的設計,更能夠給小兒新鮮感,能夠減少小兒在手術室的哭鬧和恐懼感。手術之前,小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和恐懼感,所以在手術前一天或者手術當天,要了解小兒的愛好等,多安慰小兒,取得其信任,多于患兒交流,并且對患兒的全身狀況和認知能力作出準確的評估,在手術前,利用患兒的愛好或者興趣,分散他的注意力,使得手術和相關的檢查治療一次成功。
②術后舒適護理
由于術后患兒需要進入重病監護室,患兒的一切都有護士照看,所以護士應做到操作室輕柔說話、溫柔面對、微笑,以取得患兒的信任,減輕陌生感。
精神狀況佳的患兒可予放音樂、看動畫片。從而減輕患兒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在條件運行的情況下,護士姐姐坐在患兒身邊,握著她(他)的小手給予患兒安全感,大部分患兒都能安靜。經常為患兒翻身查看尿不濕并予及時重換,減少患兒的不適感。
小兒身體的麻醉藥效退去之后,護理人員要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給患兒調整最舒適的體位,通常斜坡臥位比較舒適。由于小兒的年齡比較小,身體容易動,而且不能長期堅持一個姿勢,因此可以在小兒的臀部下面放置一塊枕頭以避免身體下滑,如果患兒年齡未滿一歲,可以采用安撫奶嘴。
患兒手術結束之后,護理人員要用溫水將患兒身上的血跡擦干,待麻醉藥效退去后,幫助醫生采取各種方式緩解患兒的疼痛,對患兒采用舒適護理,轉移患兒的注意力,密切觀察他們的呼吸,盡量避免出現小兒苦惱的現象,以免傷口出血,從而加重患兒的疼痛。
1.3 評價指標
對所有的患兒以及家屬進行問卷調查,護理滿意度共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其中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 17.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結束之后,觀察組的護理非常滿意的有32例,滿意的共有16例,不滿意的為2例,總滿意度為96.00%,對照組的護理非常滿意的有23例,滿意的共有15例,不滿意的為12例,總滿意度為76.0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度對照組,而且觀察組患兒的配合度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舒適護理是臨床護理中一種有效的整體化護理模式,護理可以給患者帶來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舒適,讓患者在愉快的狀態下接受治療,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小兒患者由于心理和生理尚未發育成熟,在面對環境的改變以及疼痛折磨時,容易產生害怕、苦惱、緊張的情緒,大大降低了小兒的舒適度,而且不能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治療。將舒適護理應用到小兒患者外科手術后的護理中,做好術前的舒適護理、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合理的調整患兒的體位,做好麻醉后的舒適護理等。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將舒適護理應用在患兒術后的護理中,滿足了患兒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讓患兒感到愉悅和親切,有效緩解了患兒的消極情緒,提高了患兒配合醫護人員的積極性,使治療順利進行。舒適護理增加了護理人員和患兒之間的交流,從而提高了患兒以及家屬對治療和護理的滿意度。
舒適護理帶給了幼兒安全、舒適的環境,使幼兒的心理得到放松,從而順利的配合醫生完成治療,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使術后并發癥減少,縮短了治療以及住院時間,減輕了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此外,舒適護理還可以通過降低患兒的焦慮程度而提高他們的睡眠質量,這對于患兒的早日康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應用推廣。
綜上所述,在小兒外科手術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減少了治療時間和住院時間,提高了患兒家屬的滿意度。
[1] 陳 靜.舒適護理在急性闌尾手術治療護理過程中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21:175-176.
[2] 陸殿霞.舒適護理在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J].循證護理,2016,04:240-242.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04.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