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英,楊飛霞
(四川省腫瘤醫院腫瘤急診綜合科,四川 成都 610041)
腫瘤患者PICC置管相關靜脈血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
肖紅英,楊飛霞
(四川省腫瘤醫院腫瘤急診綜合科,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腫瘤患者PICC置管相關靜脈血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方法選取我院進行長期輸液與化療PICC置管腫瘤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自置管日起,對患者實施觀察護理。結果110例患者中,發生靜脈血栓7例,采用抗凝治療后,患者逐漸恢復。結論腫瘤患者PICC靜脈血栓是臨床上較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必須結合臨床實際實施護理,減少靜脈血栓發生率。
癌癥患者;PICC置管;靜脈血栓;護理措施
PICC置管是一種從外周手臂實施靜脈穿刺,將導管尖端送至上腔靜脈下1/3處,此處血流量大,可以讓化療藥物迅速入血,不予患者靜脈接觸,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本文主要對腫瘤患者PICC置管靜脈血栓護理的原因與護理措施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進行長期輸液與化療PICC置管癌癥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4例,女36例;年齡在34~80歲,平均(59.67±2.35)歲。其中,乳腺癌24例,肺癌37例,胃癌30例,非何杰金淋巴瘤9例,腸癌10例。
1.2 靜脈血栓產生原因
1.2.1 穿刺部位
本次研究中7例患者進行血管穿刺,在非右側靜脈管徑進行穿刺,但是由于靜脈走勢不同,很容易發生靜脈血栓。相對右側靜脈管徑粗大,且穿刺路徑較短暫,可減少靜脈血栓發生率。
1.2.2 血栓病史
存在血栓病史的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較之其他患者,血栓形成風險更高。本次研究中有發生了靜脈血栓病史患者,因此對曾經患有血栓病史的患者,必須加強觀察和護理。
1.2.3 導管尖端位置造成的影響
進行PICC置管時,如果導管尖端未達到上腔靜脈,就易導致導管發生移位,刺激了患者血管內皮,增加了靜脈血栓發生幾率。所以進行PICC置管時,必須要求導管尖端達到上腔靜脈,減少靜脈血栓發生幾率[1]。
1.2.4 其他原因
相關資料顯示,導管材料也是產生血栓的主要原因,隨著材料的變化,血栓的嚴重程度也不相同。通常材質較堅硬的導管會對患者血管內皮造成了較大的機械損傷,而且還會產生較多的并發癥;導管直徑超過血管直徑50%時,就會顯著影響到血液動力學,并導致該區域血液瘀滯,增加血栓發生的幾率。
1.3 方法
1.3.1 血栓的篩查
我院應用Caprini血栓風險評估量表中文版進行患者篩查,納入標準:所有腫瘤患者。評估時間:入院時及病情變化時動態評估(如中心靜脈置管)。根據評估結果與醫生溝通,采取非藥物預防或藥物預防,床頭懸掛警示標識,如需機械性預防,由醫生下達醫囑。
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分級:
0~2分:低危。風險告知、活動指導、健康教育;不掛警示標識。
3~4分:中危。風險告知、活動指導、健康教育或機械性預防,通知醫生,醫生評估出血風險,如需藥物預防,與家屬溝通并簽預防抗凝同意書。
5~8分:高危。風險告知、活動指導、健康教育、機械性預防,懸掛紅色預警標志,通知醫生,醫生評估出血風險,如需藥物預防,與家屬溝通并簽預防抗凝同意書。
>8分:極高危。措施同高危,但不能單用非藥物預防,懸掛紅色預警標志,通知醫生,醫生評估出血風險,如需藥物預防,與家屬溝通并簽預防抗凝同意書。
通過血栓風險篩查,盡早發現高危血栓患者,早期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減少靜脈血栓的發生。
1.3.2 置管前護理
進行置管操作前,首先要進行準確的血管通路選擇和評估,積極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提高患者依從性。同時還要讓患者放松心情,避免過度緊張產生血管痙攣,提高置管成功率。
1.3.3 置管中護理
PICC置管我院有專門的靜脈置管室,均為有置管資質的護理人員操作,提高置管成功率,避免反復穿刺對患者血管皮膚造成的損害。穿刺前將PICC導管用0.9%生理鹽水沖洗浸泡,保持導管潤滑,避免損壞患者內皮組織。穿刺時盡量選擇直、粗和靜脈瓣少的右側進行穿刺,而且必須將導管尖斷位置送至上腔靜脈,避免導管發生移位,保證置管各項操作均無菌操作;提高靜脈穿刺技巧,避免靜脈內膜損傷。
1.3.4 置管后護理
基礎護理,術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避免長時間臥床、久坐、雙下肢下垂。禁止患者吸煙,避免引起肢體動脈處于持續痙攣狀態,而且術后患者身體狀況較差,容易產生血管壁營養障礙,增加了血液粘稠度,影響了肢體血流流動,進而產生血栓或肢體血管疾病。其次,合理控制營養物質。合理控制血糖血脂,多飲水,飲食宜清淡,營養均衡,適當增加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物質,多喝水或淡茶水,減少腸內膽固醇的吸收,防止高血脂癥與動脈硬化。第三,做好保暖措施,寒冷、潮濕刺激可致血管收縮而影響靜脈回流,肢體靜止時,應做好保暖,并在一定時間后,盡可能變換體位,活動肢體,以改善血液循環。切記久靜坐不動。可用溫水洗腳,切忌用過熱的水燙洗,一般水溫控制在32℃左右[2]。
1.3.5 對已經發生血栓患者的護理
首先,禁止在血栓肢體測量血壓或進行靜脈輸液操作;其次,加強病情觀察。患者一旦出現嚴重咳嗽、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等肺栓塞癥狀時,立即進行搶救和對癥治療。了解患者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血小板及凝血酶還原時間,及時送檢。再次,指導患者運動。靜脈血栓產生后不能臥床休息,應該適當的進行握拳、松拳等操作,避免劇烈運行。最后,靜脈血栓形成患者可飲用葡萄酒,促進血液循環,同時以清淡食物為主[3]。
1.3.6 血栓相關藥物預防措施
第一,使用抗凝劑預防。給予長期留置導管的高危血栓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減少導管堵塞。第二,正確封管。通常小兒封管肝素液濃度控制在10到20 U/mL,成人10到100 U/mL。封管時合理使用正壓封管,保持導管充滿封管液。一旦患者發生血栓,可使用5000 U/mL尿激酶進行溶栓。本次7例患者經抗凝治療后,癥狀均得到緩解,臨床效果好。
本次研究的110例患者中,其中7例患者出現靜脈血栓,患者導管尖端發生移位3例,曾出現過血栓病史4例。采用抗凝與溶栓治療后,所有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有效緩解。
腫瘤患者PICC置管相關的靜脈血栓主要發生原因導管尖端位置、是否存在血栓病史及穿刺部位具有很大聯系。因此臨床護理時,首先要掌握血栓產生的原因,然后對患者是否發生血栓進行判斷,之后再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給患者實施一些護理措施,同時還要認真做好血栓預防篩查工作,避免靜脈血栓或血栓脫落等產生肺栓塞[4]。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絕大多數醫護人員還不能從思想上認識到PICC置管相關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在臨床工作中容易出現PICC導管護理方法不正確等問題,導致血栓形成機率不斷增加,進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5]。
本次主要選取我院長期輸液與化療PICC置管110例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自置管日起,對患者實施觀察護理。為了提高臨床護理效果,首先對血栓形成原因進行了總結,然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了合適的護理措施,主要從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以及已經形成血栓等方面采取了護理措施,加強了患者的飲食習慣控制、保持了患者正確的體位,同時還引導患者進行了一些運動,效果良好。
經過臨床護理后,本次患者中,患者出現靜脈血栓7例,患者導管尖端發生移位3例,4例曾有過過血栓病史。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采用抗凝與溶栓治療后,所有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有效緩解,未出現重要器官栓塞與栓子脫落等問題。
綜上所述,癌癥患者PICC置管相關血栓已經成為PICC置管中典型的并發癥,只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護理,同時對加強靜脈血栓預防,才能有效降低靜脈血栓的發生率。
[1] 張金輝,葉 軍.腫瘤患者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致靜脈血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02):252-253.
[2] 江世麗,李國宏.乳腺癌化療患者 PICC 置管相關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09):1012-1015.
[3] 謝愛貞;劉國紅,高 琴.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吉林醫學,2014,35(20):4565-4566.
[4] 周小穎,曹喜才.1例PICC導管斷裂的血管介入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8(11):146-147.
[5] 侯艷艷.腫瘤患者靜脈置入PICC后出現血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5,8(08):48-49.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04.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