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晴
(賀州廣濟醫院,廣西 賀州 542899)
綜合護理干預對喉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
高小晴
(賀州廣濟醫院,廣西 賀州 542899)
目的 分析在喉癌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進行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喉癌患者57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護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規組和綜合組,對比兩組護理的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都有相應改善,綜合組患者改善情況比常規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喉癌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應用。
綜合護理;喉癌;生活質量
喉癌在喉部位置的惡心腫瘤中高達90%,其中男性患者居多,在呼吸道的狹窄部位比較容易發病[1]。因為喉癌發病早期比較隱蔽,患者不重視,導致就診時多處于中晚期,嚴重影響到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在喉癌患者治療中,需要配合綜合護理干預,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存質量。本文簡析了在喉癌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進行護理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喉癌患者57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護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規組和綜合組,常規組28例,綜合組29例。其中,常規組男18例,女10例;年齡43~81歲,平均(68±2.16)歲。綜合組中男19例,女10例;年齡43~82歲,平均(69±2.27)歲。兩組喉癌患者各項常規資料在比較以后缺乏顯著的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的方法
常規組患者行常規護理,主要是在患者入院以后,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同時指導患者合理用藥與科學飲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綜合組患者則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方法如下:
1.2.1 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需要將喉癌主要癥狀、注意事項與治療重要性告知患者,同時深入了解患者需求,然后通過相關知識來解決患者的問題,使得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與關心,繼而改善護患之間的關系。
1.2.2 人性化的交流
在進行氣管切開的患者護理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面部表達的能力、視聽寫等情況進行評估,例如:眨眼與微笑等。一些患者只可以應用眨眼或是口型來交流,這時護理人員可以告知患者將動作幅度加大,使得交流更加清楚。護理人員還要通過患者手勢與面部表情了解患者實際需求,繼而針對患者情況進行相應的護理。
1.2.3 心理護理
很多喉癌患者沒有充分了解到自身病情,這就需要護理人員患者詳細介紹喉癌注意事項與相關知識,讓患者對喉癌有所了解;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告訴患者應用手術治療可以避免癌癥發生轉移。
1.2.4 認識的干預
護理人員應將治療重要性與可行性告知患者,同時向患者講解手術方式與解剖等知識,以便患者認識手術重要性與術后康復的要點。一些半喉切除手術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告訴患者套管放置期間,不能發聲,但是移除套管以后可以發音,消除患者疑慮。
1.3 觀察的指標
通過SF-36的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主要從社會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等方面評價,評分愈高證明生活質量愈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常規組社會功能的評分為(33.27±3.16)分、生理功能的評分為(32.67±3.92)分、情感職能的評分為(25.47±2.17)分;綜合組社會功能的評分為(33.18±3.46)分、生理功能的評分為(32.93±3.85)分、情感職能的評分為(26.04±3.15)分,兩組患者社會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職能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常規組社會功能的評分為(41.05±2.16)分、生理功能的評分為(41.24±5.43)分、情感職能的評分為(30.49±3.64)分;綜合組社會功能的評分為(55.88±3.65)分、生理功能的評分為(58.75±6.84)分、情感職能的評分為(56.37±3.58)分,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都有相應改善,綜合組患者改善情況比常規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喉癌屬于常見耳鼻喉科疾病,會導致人類健康受到嚴重威脅,并且影響了到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存質量[2]。因此,臨床治療中,為提高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與生活質量,需要針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護理[3]。目前常用護理方式為綜合護理的干預,這種護理方式主要是采用人性化的交流方式與患者溝通,使得患者充分了解治療重要性與注意事項[4]。同時還要針對患者心理情況進行干預,對患者術前焦慮與緊張等情緒進行緩解,使得患者積極參與治療。本次研究中顯示,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都有相應改善,綜合組患者改善情況比常規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喉癌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可推廣。
[1] 徐 梅.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喉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5,13(3):493-495.
[2] 盧文紅,熊 娜,呂正華.同伴教育在喉癌患者術后康復中的作用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49(8):632-636.
[3] 張雪娟.喉癌患者術后自護技巧培訓對院后效能的觀察[J].安徽醫藥,2014,7(6):1194-1195.
[4] 謝小紅,吳蘭笛,韓衛麗.綜合輔助護理干預在喉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54-56.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04.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