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合力切·吾布力卡斯木,劉 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新疆 喀什 844000)
膀胱癌術后患者膀胱灌注護理的效果分析
布合力切·吾布力卡斯木,劉 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新疆 喀什 844000)
目的探討對膀胱癌術后患者進行膀胱灌注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8例作為研究對象,在對膀胱進行灌注的前后開展護理,并分析護理成效。結果經分析發現,所有患者都獲得了滿意的臨床成效,沒有出現藥物性皮炎及化學性尿道炎,也沒有膀胱攣縮、尿道狹窄等問題出現。結論對膀胱癌術后患者進行膀胱灌注護理有顯著效果,值得推廣與運用。
膀胱癌;膀胱灌注;效果
膀胱癌指的是泌尿生殖系統方面一種普遍的病癥,該病的發病率較高,常見于老年男性群體中,有四分之三是膀胱淺表腫瘤。膀胱癌術后的反復發作是致使患者死亡率升高的主因,當前,腫瘤治療方式的進步,使得臨床中借助導尿管在膀胱中注入化療藥物,以提升局部藥物的濃度及治療的成效,降低給患者身體造成的副作用。所以,用化療藥物進行膀胱灌注是防止淺表性膀胱癌術后反復發作的常見方式[1]。文章討論且分析了對膀胱癌術后患者進行膀胱灌注護理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9例,女9例;年齡37~85歲,平均(61±2.08)歲;將這些患者中的施以膀胱部分切除術28例,施以經膀胱鏡電切術21例。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在膀胱癌手術以后的一周施以膀胱灌注,在術前1 h嚴禁喝水從而降低小便量;在進行灌注以前囑咐患者排空尿液,把絲裂霉素C20 mg或是吡柔比星30 mg同30 mL生理鹽水進行融合,溶解后在無菌環境內潤滑導尿管,盡量減弱給患者尿道帶來的刺激,放入一次性導尿管并確保其在膀胱中,排空剩余尿液,逐步注入藥物后再注入10 mL空氣,預防藥液留在尿管內。維持膀胱中有效藥物的濃度,以防膀胱中的藥物被稀釋減弱了治療成效,氣體還可擴大膀胱壁,有助于藥物同黏膜全面接觸;最后拔出尿管。每周進行一次灌注,持續六次以后改為每月一次。
1.2.2 護理方法
(1)心理方面的護理:膀胱癌術后患者大多會產生焦躁、懼怕、擔憂等負面心理,嚴重的還會喪失治療自信心,依從性不高;部分患者擔憂膀胱灌注,懼怕插入尿管會產生感染、疼痛等。為此,醫護人員要使用適合的方法同患者交流,多關心患者,認真回答其提出的問題,以使患者獲得心理安慰,平復其情緒,給患者解釋該病的治療方式、治療會出現的不良反應、預防措施等,消除其思想擔憂,獲得極大的信任及配合。另外,認真開展親屬的思想工作,使其幫助患者形成面對疾病的自信心。
(2)灌注以前的護理:醫護人員要把握患者的手術步驟、排尿順暢與否且有無尿不盡、尿痛等膀胱不良癥狀的產生;手術以前1 h囑咐患者不要飲水以使藥物能長時間留于膀胱中并發揮出功效;灌注要在早晨、膀胱排盡之后開展。
(3)灌注期間的護理:醫護人員要重視操作的環境,維護患者本身的隱私,適時調節溫度防止受涼;下尿路梗阻的男性患者要使用細導尿管且借助利多卡因乳膏進行潤滑以降低尿道創傷、疼痛等。藥液切忌不可接觸到陰囊、陰唇等防止出現接觸性皮炎、尿道肉芽腫等。注入藥液后幫助患者平臥1 h后按照左臥位、俯臥位、右臥位等有序輪換,10 min/次,以使膀胱充分接觸到藥液。下尿路梗阻的患者,剩余的尿液較多,藥物過多滯留會提升毒性,進而加劇膀胱受到的刺激,所以,醫護人員要囑咐患者注入藥物后1 h開始喝水,增快尿液的形成與藥物的排出,降低藥物給膀胱造成的刺激,減弱藥液排出尿道時的濃度,以免出現膀胱攣縮、尿道炎等。
(4)灌注以后的護理:部分患者會產生墜脹感、脹痛等不良癥狀,所以醫護人員要囑咐患者在術后3 h進行適量的運動,多喝水,充盈膀胱,并緩慢排尿。對于少量出血的患者要囑咐其維持平和的心態并多休息,血尿顯著的患者可以冷敷小腹部,大出血的患者要立即匯報給主治醫師進行處理。化療藥物損害尿道與無菌型炎癥會使得尿道狹窄,所以,拔出導尿管以前可使用5~15 mL的生理鹽水,清洗尿管的同時把其拔出,如果出現尿道狹窄,要反復擴展尿道,化療藥物所致的患者要認真進行預防。對于產生胃腸道反應如惡心、食欲不佳、嘔吐等癥狀的患者應囑咐其多休息,攝取清淡、助消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
對全部患者經治療及護理后回訪4~20個月。其中,有發生輕度的膀胱刺激征4例,在飲用大量的水以后癥狀消失;有發生肉眼血尿2例,在口服消炎藥物與飲用大量的水以后有所緩解。沒有發生化學性尿道炎及藥物性皮炎,也沒有膀胱攣縮、尿道狹窄等癥狀的發生。
膀胱癌這一疾病多見于中老年男性群體中,吸煙是導致這一疾病的主因。膀胱癌主要是向膀胱內壁進行浸潤與擴散,淋巴轉移是最為主要的一種轉移途徑,另外,膀胱癌還能通過種植與血行這樣的方法進行轉移。當前膀胱癌主要是借助手術進行治療,臨床中依據腫瘤及患者的全身情況選取恰當的手術方法。但是膀胱癌術后的反復發作率較高,所以術后要施以放療或是化療。而運用最普遍的就是膀胱灌注化療[2]。但是灌注會引發疼痛,使患者產生負面情緒。對此,醫護人員在進行灌注以前要認真解釋,對患者開展良好的心理護理,多同患者進行溝通,傾聽其想法,認真開展灌注前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灌注期間進行無菌操作,選取恰當的尿管,熟練把握灌注方式,嚴格控制灌注藥液總量、速度等,認真操作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醫護人員應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知曉化療藥物易致的不良反應,仔細觀察患者的狀況,合理改進并完善護理措施,讓患者順利度過所有化療,提升其療效與生活質量。
[1] 王順嫻.膀胱癌術后患者應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護理[J].北方藥學,2015,12(11)178-179.
[2] 劉 影.對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的膀胱癌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2):133-134.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04.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