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榆黃蘑,若能做到以下幾點,便能明顯提高其經濟效益。具體做法如下。
1 選原料,降成本
1.1 原料包括木屑、玉米芯、棉籽殼等主要原料。可以混合用,也可以單獨使用,根據個人條件,因地制宜,選擇價格相對比較便宜的作為主料。
注:作為輔料的玉米面、麩皮、細米糠的選擇也是如此,如果以玉米芯為主料,輔料的用量可減少20%。
1.2 材料塑料袋、筒料、箱(筐)、床架。根據個人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投入成本最低的栽培方式(地栽、立體栽),以降低其材料費用。
1.3 勞務現在的勞務費較高,能用機械操作的盡量不用人工;選擇最省工的栽培方式,以減少開支。
2 防病蟲,保成功首先要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最大程度減少甚至避免病蟲害的發生。
生料栽培時,防霉和殺蟲藥的用量要采取上限;發酵料栽培時,防霉和殺蟲藥的用量要采取下限;熟料栽培時,不需添加藥物,但是要徹底蒸透,接種要采取封閉式或無菌操作。
3 精心管,保產量
3.1 培菌在菌絲培養過程中,對環境溫度采取前高(25~26℃)、后低(20℃左右)的管理方式,能培養出健壯的菌絲。3.2 出菇 采取定位出菇法,精心管理,幼菇期保持環境相對濕度在85%~90%,后期可適當往菇體上少噴水,采收前2~4 h不噴水。
3.3 采收菇體八成熟(菌蓋未展開之前)采收,這時菇體比重大、顏色好、不易破碎,同時有利于下潮出菇。
4 保質量,少次品如果是保護地出菇,要加強通風,避免菇柄過長;增加陽光照射,可使菇體顏色加深;調整透光的均勻度,可使菇型更美觀;及時采收,可增強菇體韌性,口感好,有利運輸。
如果是露地出菇,要搭蔭棚,保持下面花搭陽光;刮三級以上大風時,要蓋塑料膜防風,避免幼菇枯萎;暴雨時,要蓋塑料膜,防雨水濺起泥沙污染菇體;連續下雨時,要蓋塑料膜,避免濕度過大,菇體變形,降低商品價值。
5 小包裝,少損耗
5.1 普通包裝用方便袋包裝,稱重貼標簽后,裝箱運輸,避免損耗。
5.2 真空包裝采取真空包裝,可相對延長保鮮時間,延長貨架期。
5.3 禮盒包裝可相對提高商品檔次,滿足走親訪友的需要,商品價格也得到相應地提高。
5 做工藝,增銷路
5.1 盆栽訂做特制的塑料花盆,幼菇開始就可上市連盆銷售,供觀賞,直到菇體長成采收。
5.2 大圓柱體出售給旅游區或公共場所出菇供觀賞。
6 返季節,增效益
6.1 冬季蔬菜淡季元旦、春節、元霄節等一連串的節日,榆黃蘑準能賣上好價錢。
注:秋季自然溫度發菌,成本低。之后低溫保存,需要時,隨時進行出菇管理即可。
6.2 早春蔬菜淡季將發好的菌棒移入保護地出菇,產品也能賣上好價錢。
注:春節過后也是發菌的好季節,農閑勞力好雇,費用也相對低,低溫發菌、省燃料;出菇正是初夏,還是榆黃蘑的銷售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