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環湖醫院(300000)葛晨
垂體瘤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良性腫瘤,現臨床多于內鏡下采取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以治療垂體瘤,為保證手術療效,于圍手術期的護理顯得尤其重要。本案選取了42例垂體瘤患者,于圍手術期對其實施了全面而優質的護理,并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案患者42例,均為于2016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腫瘤切除術的垂體瘤患者,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33~60歲,平均(43.2±2.4)歲,臨床癥狀:月經紊亂4例,閉經3例,頭痛6例,視力減退16例,視野缺損13例。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內鏡下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垂體瘤切除術治療,均順利完成。
1.2 方法 (1)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主動與患者溝通,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提高其治療配合度。②飲食護理:鼓勵患者多進食熱量高、蛋白高及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加強機體抵抗力。③術前準備:為患者清潔鼻腔,保證鼻腔內無炎癥;術前1天將鼻毛剪盡,并以棉簽清理鼻腔;術前3天協助患者行以口呼吸、床上排便等訓練。(2)術后護理:①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若存在異常應立即聯系主治醫師進行相應處理。②體位:囑患者平臥至鼻部滲液消失,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可換為半臥位。③口鼻腔護理:每天2次口腔護理。④飲食指導:術后6h后即可進食流質食物;術后2天可開始進食半流質食物。(3)術后并發癥的護理:①尿崩癥:于術后1周內觀察并記錄患者每小時及24h尿量,若連續2h尿量高于300ml/h或是24h尿量高于5000ml,則應給予患者藥物治療。②腦脊液漏:及時送檢相關滲出液,若呈陽性,則應立即讓患者絕對臥床,嚴禁以棉球或是衛生紙將鼻腔堵塞,以免發生逆行感染,若發生則應行腰大池引流;幫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咳嗽、打噴嚏或是用力擤鼻涕;保持大便通暢。(4)出院指導:出院前1天對患者行出院指導:①囑患者遵醫囑按時按要求服藥。②針對存在尿崩史患者,應告知患者對其24h尿量進行記錄;血糖異常者應囑其定時檢測血糖。③告知患者切勿挖鼻孔,以免出現腦脊液漏或感染。④囑患者加強營養,出院后3個月內不得行重體力勞動。
術后月經恢復正常者3例,視力及視野恢復者23例。術后出現尿崩癥者6例,腦脊液漏者2例,經治療后均好轉,其他患者未見并發癥產生。
于內鏡下行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切除術治療垂體瘤具安全性高、操作簡便、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成為當下治療垂體瘤的主要方式[1]。但垂體連接著許多重要結構,在實施切除術的過程當中,很可能會給垂體、垂體柄或是下丘腦等周圍重要組織帶來直接或間接損傷,致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產生率大大提高,影響治療效果,同時也不利患者術后康復[2]。為此,于圍手術期給予患者全面、綜合、優質的護理服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案研究結果顯示,42例患者當中,3例月經恢復正常,23例視力及視野恢復;術后僅6例出現尿崩癥,2例出現腦脊液漏,術后患者恢復良好,且并發癥的產生率相對較低。究其原因,于圍手術期,在術前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飲食指導、術前準備等,不但緩解了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而且為手術做好了充分準備,促進了手術的順利完成;術后對患者行的各方面護理保證了手術治療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并發癥的護理大大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產生率,有利患者術后康復[3]。
綜上所述,針對經單鼻孔蝶竇入路內鏡下切除垂體瘤的患者,于圍手術期對其施以全面、優質的護理措施不僅可加強臨床治療效果,而且還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產生,促進患者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