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洛陽新區人民醫院(471000)段學會 牛曉潔
本組病人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65~94歲,平均年齡76歲。伴有高血壓16例,糖尿病13例,心臟病3例,腦血管病2例。以上病人我院均采用PNFA內固定治療,此種方法為微創手術,可早期進行手術,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出血少、固定牢靠等優點。
根據治療時期分為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根據具體措施分為心理護理、呼吸道護理、飲食護理、排便護理、牽引護理、皮膚護理、疼痛護理、預防并發癥等護理。
2.1 心理護理 老年患者突然骨折后,因沒有心理準備,受到骨折疼痛,擔心治療費用高,此后無法生活自立,成為了兒女的負擔等想法,會出現緊張、焦慮、悲觀等心理,表現為易怒、不思飲食、拒絕治療,甚至出現自殺行為等。所以在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中應重點解決其心理壓力[1]。對待患者要熱情、主動,及時減輕疼痛刺激,耐心做好解釋勸慰工作,簡化病情的介紹,語言通俗易懂,淡化手術的風險和并發癥,請好轉的病人現身說法,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疼痛護理 長期或劇烈的疼痛會產生悲觀、煩躁等不良情緒,出現譫妄綜合征。還往往會使患者胃腸功能紊亂、血壓升高、心功過速、失眠、內分泌物紊亂等,造成免疫力下降,進而產生很多并發癥。針對老年患者的個體情況,采用多種措施,如多與患者交談,傾聽患者訴求,治療操作要輕巧、熟練,避免加重疼痛。疼痛持續的可給予塞來昔布、帕瑞昔布等非甾體抗炎鎮痛藥,疼痛劇烈的可給予杜冷丁、鹽酸布桂嗪等針劑。影響睡眠時,同時可配合鎮靜、促進睡眠的藥物。
2.3 飲食護理 飲食要以促進患者體質恢復,預防并發癥為主。骨折初期,應多食用易消化、富含粗纖維的食物,預防便秘。但不易多食牛奶、豆類,避免腹脹。骨折中期,飲食應適當多吃如蛋類,肉類等高蛋白質、高鈣的食物。骨折后期,應多進食動物肝臟、牛奶、雞蛋、蝦皮、黃豆、紫菜等高營養,含鈣、錳、鐵等微量元素食物,促進骨折愈合。糖尿病患者,應“管住嘴,不吃甜食,少吃面食,多吃蔬菜。”
2.4 排便護理 老年患者因年齡大,老年患者較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出現一系列并發癥。故入院時:①指導進食粗纖維食物,如小米、芹菜、菠菜等;②指導腹式呼吸,順時針按摩腹部,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由里往外做環形按摩;③術前就開始練習床上大小便。對于有便意但排便困難的給予開塞露納肛,對于無便意而且2天以上未排便的,給予應用莫沙必利或麻仁潤腸丸等藥物,促進胃腸蠕動,必要時可根據患者情況應用番瀉葉或灌腸,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圍手術期也要及時進行會陰護理,每日對尿道口清洗,術后及早拔除尿管。
2.5 康復鍛煉 住院期間要經常做踝泵運動和股四頭肌收縮、舒張等長訓練,①患者踝關節主動背伸和跖屈要勻速有節奏,動作要到位,以后逐漸增加次數;②股四頭肌等長訓練也要有節奏的最大力量收縮,訓練時間與踝泵運動相同。可先教會患者做健肢相應的訓練,然后在患肢同樣進行[2]。CPM被動訓練要在老年患者能耐受下,小角度的開始被動活動,以后逐漸增加度數。根據患者恢復情況,1周后可在患肢不負重下,練習床邊站。3周后可在人員的保護下,扶雙拐下地不負重行走。6周后根據骨折愈合情況,扶拐做部分負重行走練習。
2.6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出院后繼續堅持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囑患者家屬增加營養,促進骨折愈合。在預防并發癥的同時,還要避免墜床或摔倒。對于合并內科病的患者,請內科會診,指導繼續用藥。不適隨診,按醫囑定期復查,并攜帶影像資料。提供經治醫師的電話,以便于患者有病情變化時進行指導、解答,同時患者出院后給予電話隨訪,囑其來院進行復查。
通過對3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手術期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筆者認為除嚴格按骨科常規護理外,還要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針對不同情況,整體的、動態的、全面的進行干預,可以有效地降低并發癥和死亡率。其作用與手術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