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瓊
(長江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農村金融服務創新及風險研究
周雅瓊
(長江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隨著我國農村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農村金融服務也需要進行革新,面對更為廣闊的農村金融市場,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一定要更加完善和科學。文章主要研究了農村金融服務的創新工作,分析了農村金融服務過程中要重點采取的創新措施,并且論述了農村金融服務的風險因素和風險應對方式,以期可以為今后的農村金融服務帶來參考。
農村;金融服務;創新;風險
(1)有利于地方經濟發展。我國金融機構的宏觀調控最終要落實到每一個小的金融機構中,農村的金融機構就是我國金融機構的毛細血管,其金融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國蓬勃發展的中小型企業城村。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從無到有經歷了不到30年的時間,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群體,并為我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經營范圍方面,已經從商業、餐飲等行業逐漸擴大范圍,在房地產、能源、交通、新科技等方面都有涉及。這些數量不菲的中小企業對地方的經濟增長有著重要意義,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也轉移了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對農業的現代化推廣也做了一定貢獻。而這種發展是離不開農村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也就是說農村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對地方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農村金融機構自身發展的需求。長期以來,我國金融服務的優先扶持對象一直是國有企業以及集體企業,這讓我國的金融產業鏈處于一個單一的高風險狀態。農村金融機構的代表農村信用社,也主要把信貸集中在這一塊。但是隨著產業模塊的調整,我國中小型企業開始走上歷史舞臺,而在這方面的金融服務,也就是金融服務的創新工作,也是農村金融機構自身發展、轉移風險壓力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不斷的金融服務創新,自身才能更好地發展。
(1)滿足農村經濟多元化融資需求。各金融機構要轉變經營方式,選準切入點,實行分類支農的信貸政策,著力滿足農戶和農村小企業多元化需求,力求在更大范圍內和更高層次上全面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①適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創新中長期貸款方式,滿足小城鎮建設、農產品物流設施建設、農村電網、路網、通訊網建設改造等信貸需求;②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加大對重點龍頭企業、流通體系建設、特色農業的信貸投入;③適應農村中小企業和小企業集群發展的需要,擴大農戶聯保的貸款范圍,延長貸款期限,尋求適合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的新方法、新措施;④適應農戶融資需求的變化,將城市成熟的金融產品推廣到農村。
(2)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有效性。①在服務對象上創新。繼續做好農戶和農村小企業信貸支持,把農民工、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農機服務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列入重點支持范圍。②在信貸投向上創新。加大對糧食生產、“菜籃子”工程、家電下鄉、農機購置、小城鎮建設、節能減排以及農村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全方位加強對農業產業鏈各鏈條和環節的信貸支持。③在貸款方式上創新。大力發展不需抵押擔保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聯保貸款、銀(社)團貸款,著力探索“銀行(社)+企業+農戶+合作社(協會)+保險+擔保”信貸合作服務模式。結合農村改革,積極探索農村財產抵(質)押制度,推動擴大農村擔保物范圍,緩解農村抵押擔保難問題。
(3)促進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銀行應結合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加大金融機構參與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督導力度。①加快小企業和農戶信用體系建設。加快農村征信體系建設,引導農村金融機構發展信用貸款。針對農村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和農戶缺乏抵押品的現實,應加快農村征信體系建設,引導農村金融機構重視搜集農戶信譽、道德品質等信息,建立農戶信用檔案和信用數據庫,促進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②推動建立完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緩解農民貸款抵押、擔保難問題。
建議每縣至少成立一個為“三農”服務的擔保公司,對中小企業和農戶進行聯合擔保,增強擔保實力。
(1)加大財政資金支持與農業保險體系建設、分散和補償自然風險。農業生產和發展直接影響到一國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乃至國際政治經濟博弈,是準公共產品性質和戰略意義的產業,因此客觀上需要政府給予有力的財政支持。一是加大對農業公共設施體系建設的財政投入,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財政資金要大力支持大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重大或重要農業科技項目、水利和環境保護、重要農業防災、減災及相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二是鼓勵和資助農戶和農業企業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對小型農田改造項目和農用機具及農用設備采購給予財政補貼或優惠貸款支持。三是通過財政資金支持和保障,建立完善的農業保險體系。確立農業保險強制性與自愿性相結合的原則。對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宗農產品,如水稻、小麥、大豆、玉米和棉花等采取強制保險政策,同時鼓勵農戶和農業企業提高自愿性保險參保率。
(2)扎實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一是要加快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優化農村金融環境。建立健全農戶和農業中小企業信用檔案,加快農村信貸征信系統建設,使農村金融市場上,守信者步步為“贏”,失信者寸步難行,營造出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二是以信用征信系統為基礎,完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由政府牽頭,設立由中央、地方財政按比例出資,吸收農戶和農業企業參與的涉農貸款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以信用征信系統提供的信用報告為依據,為守信者提供優惠費率擔保服務,對失信者給予懲罰性高額擔保費率或不予擔保。三是設立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引導建立涉農貸款保險機制。由中央財政出資建立覆蓋全國的涉農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按照風險共擔、合作共贏的原則建立農業貸款保險機制。
(3)完善農村金融資產管理模式。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內部管理模式十分落后,資本充足率較低,經營風險較大。因此,改革現有不良資產管理體制,重塑獎懲激勵運行機制,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同時應積極完善農村金融機構自身資產管理體系的建設。一是遵循資產負債管理理論原理,根據總量平衡原則,對資產和負債業務進行優化配置,以達到盈利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統一。二是實施科學得當的貸款管理的量化分析方法,設置能反映企業盈利、承債、償債和經營能力的指標,以確定企業的綜合資信等級。三是實行嚴格的授權和審批制約制度。對農村金融機構各業務部門的業務活動必須有嚴格的審批、授權制度,對越權違規行為要進行嚴厲的處罰,對造成的損失也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綜上所述,在當前農村金融行業發展的條件下,農村金融服務應該要與時俱進,銳意改革,從自我的服務體系出發,更好地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水平,并且要積極做好風險的預防工作。
Research on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Innovation and Risk
ZHOU Ya-qiong
(School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00,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financial industry,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also need to be reformed.In the face of a broader rural financial market,rural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must be more perfect and scientific.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innovation,analyzes the measures taken to focus o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of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and discusses the risk factors and risk coping style,aiming to bring reference for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rural areas;financial services;innovation;risk
F832.35
A
2095-980X(2017)01-0127-01
2016-12-24
周雅瓊(1987-),女,湖北荊州人,主要研究方向: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