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黃 芳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7)
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提升對策
劉 芳,黃 芳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7)
高職學生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的職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對國家的發展非常重要。文章對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現狀進行了研究,對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的現象進行了歸納,并提出了應對策略,以期促進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提升。
高職院校;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是指個人或社會群體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為了建立美好和諧社會而承擔相應的責任,履行各種義務的自律意識和人格素質。具體來說,社會責任感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自己的責任感;二是對家人的責任感;三是對他人的責任感;四是對社會的責任感。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強化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不僅關系到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穩定,同時對促進高職學生人格完整有重要的意義。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最終目標就是通過教育活動使高職學生能夠主動承擔起對自我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他人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其中,對自我人生的負責是整個責任感教育培養的核心,沒有強烈的自我責任感,也很實現對家人、對他人及對社會負責。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因此,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素質則是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點。只有在社會責任感的引導下,高職學生才能自覺遵守社會道德的要求,不斷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
(1)在利益取舍上,重個人利益,輕社會利益。高職學生相對與本科學生來說,他們自主意識較強,個性張揚,學習積極主動性不強。通過調查發現,看新聞,主動關注國家大事的學生僅占調查人數的26%,通過與學生交談發現,78%的學生認為國家大事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只要自己過好就行了。有的學生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道德理念,抱著大學里“混日子”的態度。當問到“你是否經常打電話給爸爸媽媽了解他們的身體生活狀況”的問題時,有63.24%的同學給予肯定的答復。但是也有35.12%的學生表示,沒有經常與父母進行溝通,經進一步了解,絕大多數同學與父母打電話的原因是向要父母索要生活費。
(2)在理想追求上,重物質追求,輕精神追求。在回答“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一題時,90%的學生“賺更多的錢”,只有2%的學生考慮到了為社會多做貢獻,這從側面反映了高職學生過于重視物質追求。在問到你是否愿意去基層或西部支援發展時,有88%的同學給予了否定的回答,只有2.5%的同學持模糊的回答。在針對“你參加過哪些志愿活動”這個問題開展問卷調查和訪談時發現,大多數高職學生沒有參加過志愿活動,即使有的參加過類似“敬老院關愛老人”、“貧困山區幫教”等活動,他們也坦誠表示愿意參加此類活動,既有想幫助別人的意愿,但更多的是覺得其對自己將來就業有幫助。在問到“我為了更好找工作才選擇入黨”的提問時,有35.86%的學生表示贊成,入黨這一光輝而神圣的事情,在他們眼里變成了找工作的法碼,功利主義傾向明顯,個人缺乏堅定的信仰。
(3)在義利選擇上,重個人得失,輕社會道義。在回答“你是否會給老人、孕婦讓座”,有近一成的學生表示只有在別人求助等特殊情況下,才會給老人、孕婦等讓座;而在回答“你是否有為“現中國夢”努力的愿望時,16%的學生表示“非常強烈”,38%的學生有“比較強烈”的愿望,反映了高職學生主體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但仍有40%的學生表示這一愿望“不太強烈”,6%的學生甚至表示自己“絲毫沒有這個想法”,這些數據折射出在高職學生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并不具有強烈而清晰的社會責任意識,甚至有少數學生根本沒有思考過自己對社會的責任。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責任承擔意識。在對高職學生責任感教育過程中,注重對他們進行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約束。在自我認識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高職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他們的性格特點和習性愛好。在自我體驗過程中,高職院校應從高職學生內在需求出發,積極創設一種良好的氛圍,關注他們內心體驗,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與社會、與自身的關系,在體驗中感受到責任。最后,由于高職學生的特殊性,他們思維靈活,但自我約束能力相對較差,這也要求在實施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還要引導高職生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發展自我的人格品質,不斷提高自我調控能力,只有這樣,高職學生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及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2)明確內容,增強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針對性。增強社會責任感教育,應高度重視責任感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確內容。首先,要把生命責任教育放在首位,生命是人生責任的前提和基礎,生命責任教育主要是引導學生對生命的存在、情感及價值方面的正確認識,在教育過程中,應高度關注高職學生情感特點和精神訴求,幫助他們自尊自愛自強。其次,把感恩教育作為主要內容。引導高職學生樹立感恩意識,學會體諒父母、關愛社會,從而形成一種優良的品質。第三,行為責任教育是重點。從調查來看,目前很多學生做事更多的是注重個體的行為過程,不太重視行為后果,因此,要引導高職學生樹立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態度,用正確的價值判斷去辨別自身的行為后果,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生態度。
(3)整合各種教育資源,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責任教育格局。提升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社會工程,需要家庭、社會、學校三方共同努力,責任教育的起點在家庭、重點在學校、實踐在社會,加強高職學生責任感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社會在提升高職學生責任教育工作中具備宣傳、引導、監管等重要職責。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在人生中的第一個教育歷程,家庭教育是責任感教育的基礎,父母及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念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校教育是責任感教育的主陣地,“校園作為高職學生學習、生活與個性化發展的重要場所,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其認識社會、培養職業素質也將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校是大學生思想成長和成熟的主要環境,在進行高職生社會責任感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與高職院校特色結合,創建有利于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形成的良好氛圍。重視結合高職院校特色,創建有利于高職生社會責任感形成的文化氛圍,各高職院校應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著重提高學生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增強他們人格發展,促進全面發展。
[1]王易.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
[2]柴清風.我國高職學校校企文化融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3,(10).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IU Fang,HUANG Fang
(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Changsha,Hunan 410127,China)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Their professional spirit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The paper research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sense of the status of the research,summarize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lack of sense of responsibility,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promote vocational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
G711
A
2095-980X(2017)01-0232-01
2016-12-07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湖南高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機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4C0677。
劉芳(1983-),碩士,輔導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