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天德
(麻栗坡縣六河鄉畜牧獸醫站,云南麻栗坡 663606)
草地畜牧業生產方式調整和生態環境治理對策
黎天德
(麻栗坡縣六河鄉畜牧獸醫站,云南麻栗坡 663606)
近年來,我國的草地畜牧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在促進國民經濟水平和提高民眾生活質量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草地畜牧業無限制的發展,草地荒漠化嚴重、草地生態失衡以及草地環境差等問題也隨之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本文在分析草地畜牧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之后,建議采用調整畜牧業生產方式的策略來改善區域內的生態環境,以便于在發展草地畜牧業的同時更好的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畜牧業;草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1.1 破壞區域內的草地的生長質量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開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前提和保障,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而草地作為維持生態平衡、改善環境質量以及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基礎性物質之一,在防風固沙、蓄水保土、涵養水源、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1]。但是近年來,隨著草地畜牧業的發展,牲畜食用量大、大量藥物的使用到畜牧業中等因素的存在,極大地影響著草地的綠化面積和生長質量。
1.2 破壞區域內的空氣質量
眾所周知,牲畜在生產和發育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排泄物,而這些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一旦這些有毒有害的物質分子擴散到空氣中,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周圍的空氣。這樣一來,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此外,牲畜的排泄物中還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混合物,一旦這些物質進入到空氣中,就會與空氣中的水分子結合,形成酸雨,繼而影響草地畜牧場區域范圍內的動植物的生長,繼而使該區域內出現生態失衡。
1.3 影響該區域內的水質情況
無論是草地面積的減少,還是牲畜糞便的堆積,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草地畜牧場周圍的水資源質量。例如,隨著草地面積的不斷減少,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該區域的蓄水能力,從而減少畜牧場周圍的淡水資源儲存量。而牲畜糞便的堆積,部分有毒有害物質會受雨水的沖刷流入或滲透到河流中,進而降低整個區域的水質。所以,草地畜牧業的超負荷發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該區域的水資源質量。
2.1 將傳統的農民自主經營轉變為國家購買生態經營
通過國家購買生態的方式幫助牧民致富,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理草地生態環境的方式,它是一種將生態建設成果作為投資管理的經營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態產品的轉化效率和利用效率,在提高牧民經濟收入的同時,促進該區域的生態平衡[2]。這種生產經營模式的原理為,國家在購買生態的過程中,有效的降低了牧民的生產成本,使牧民可以從生產活動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此外,國家還可以通過購買生態的方式,積極引導牧民開展適當的養殖活動,而不是盲目的投資養殖,從而有效的降低了牧民投資的風險。
2.2 加強對草地生態的投資力度
牧民是破壞草地生態環境的直接參與者和受害者。但是,很多牧民都沒有危機感,只顧眼前的利益,常常將破壞生態環境作為代價來獲取豐厚的經濟效益。這種生產經營方式雖然可以有效的提高該區域范圍內的經濟實力,但是,對該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卻是持續性的。對此本文建議采用無常投資的方式,在促進草地畜牧業發展的同時,保護區域范圍內的生態平衡。此外,近年來,為了有效的保護草地畜牧業的生態環境,很多牧場都相繼開展了禁牧、休牧、輪牧的保護生態環境的生產方式,但是,由于這些畜牧方式的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而很多牧民都存在著經濟實力不足、不愿意對畜牧場進行過多的投資等行為,使得很多草地畜牧場都面臨著草料與飼料嚴重缺乏的現象,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牲畜的生長,同時也會增大草地荒漠化的程度。因此,政府加強草地生態的投資力度,可以有效的緩解牧民的經濟壓力,使其更好的參與到草地的環境保護中。
2.3 調整草地畜牧業的生產方式
就目前而言,很多草地畜牧場使用的放牧方式都是全年放牧,這種方式不僅會減緩草地的生長速度,同時也會降低牲畜的生長速度和生長質量。本文建議采取春季禁牧的方式來保護畜牧場周圍的生態環境,具體措施為:首先,將每年的4~6月作為禁牧期,為水草的生長創造有利的環境[3]。其次,通過宣傳教育的方式,將春季禁牧的優勢普及到每一位牧民,使其自覺的遵守春季禁牧的規定。第三,盡量將牲畜的出欄日期安排在每年的冬季末期和春季初期,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的降低牧民的生產成本,同時還能有效的解決春季牧場草地缺乏的現象。
從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政府對草地畜牧業扶持力度不斷增大等因素的促進下,我國的草地畜牧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提高。但是,受牧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薄弱、草地畜牧業生產利潤大等因素的影響,很多牧場都存在著水草生長速度明顯低于畜牧場發展需要的現狀,嚴重破壞者草地畜牧場周圍的生態環境,因此,我們只有在日常的生產活動中不斷的完善草地畜牧業生產方式,使其與草地生態環境的保護相一致,才能有效的促進該區域內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1] 祁永,韓建國.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區草地退化原因分析及治理對策[J].中國畜牧雜志,2008,44(9):43-45.
[2] 李青豐.草地畜牧業生產方式調整——草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草原與草業,2013,25(3):11-15.
[3] 阿莉瑪,蔡萍.錫林郭勒盟退化草地治理與提高草地畜牧業生產力的措施[J].中國草地學報,2002,24(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