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
(神木縣隆德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榆林 719302)
煤礦機電運輸的隱患排查與預防措施分析
李志華
(神木縣隆德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榆林 719302)
在煤礦行業中,機電運輸是煤礦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煤礦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煤礦機械化性能也在不斷提升,機電運輸設備的大量投入,機電運輸設備故障也隨之增多。煤礦機電運輸安全隱患導致事故時常發生,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以及人身財產損失。文章對機電運輸存在的隱患進行分析,并探究出一些預防措施。
煤礦;機電運輸;隱患;預防措施
當前,有許多的煤炭企業是把一定地區內的私營煤礦企業整合起來的基礎上成立的,其規模小、設備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系統和設備進行了改進升級,但是安全隱患仍然存在,從而安全生產也受到了影響。在整個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中,機電設備運輸成為了重要的工作內容,如果這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給煤礦工人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因此為了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就要針對性的對煤礦機電運輸隱患進行排查,減少機電運輸設備的隱患和事故。
在不斷增長的煤炭經濟下,煤礦機電的運輸量也不斷加大,然而導致煤礦機電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就是在運輸過程中操作不當所造成的,例如:電纜火花、信號燈損壞、帶電作業等很多因素都會造成煤礦井下的瓦斯爆炸或是粉塵爆炸。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是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建設,即煤礦開采和機電運輸等步驟的安全管理,以保證煤礦機電設備能夠安全運輸以及正常使用。加強對煤礦機電運輸的預防管理是煤礦企業安全管理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對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機電管理人員素質較低,替工問題不規范。機電運輸因為涉及特殊工種,所以進行操作時都是需要特種作業人員,而有些人員文化素質低,由于缺少培訓,專業技術水平也不高,平時作業也是憑借經驗,操作技術不熟練,導致缺少安全知識,容易出現違章現象。還有一些地方由于煤炭經濟下滑,部分崗位人員離職,需要暫時頂替,在用工管理上,沒有進行崗前操作安全培訓,也沒有考慮用工實效,就把不合格的人員填充進去,隨時代替崗位。由于替工人員對崗位的不熟悉,操作不熟練,從而產生盲目操作以及違規指揮,給整個礦井帶來了雙重隱患,對自身和其他工作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脅。這種問題的產生不僅與替工的不規范,缺乏規范的規章制度有關系,也與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和工作態度有很大關系。
(2)機電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建立煤礦機電安全管理制度,在煤礦生產過程中能夠有效規范各項安全因素。按照國家規定,每個礦井需要建立17種基本的機電管理制度,但是很多礦井并沒有去貫徹落實建立相關制度,有些雖然是建立了相關內容,但也只是擺擺樣子,也沒有按上面的制度去實施,安全管理混亂無序。有些煤礦機電的監管人員缺乏責任心,在對礦井進行安全檢查時,只是看表面,沒有對實質的隱患進行深入的檢查,未能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隱患得不到維護和控制,為煤礦機電運輸埋下了事故的根源。
(3)煤礦機電設備存在的問題。在環境影響下機電設備在一定的時間內會出現老化現象,所以要對老化的機電設備進行檢修、更換,以免由于設備的陳舊引發安全事故,造成企業的巨大損失。有些煤礦企業對設備的購置、驗收、安裝、維護以及修理、報廢整個過程都沒有進行到位的分析,造成設備檢修質量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有些礦井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設備出現問題,并不愿意停產檢修,而是繼續運轉;在礦井的提升運輸中,常用的繩索由于長時間的摩擦會沒有了原來的強度,造成磨損,引發安全事故;在煤礦生產中,由于潮濕的地下環境,電纜外皮很容易出現表皮脫落、塑料老化的現象,而一旦塑料脫落的電纜內芯暴露于瓦斯濃度高的礦井內就會引起瓦斯爆炸事故。因此要在日常生產中對煤礦機電設備進行定期的排查工作,及時對陳舊、老化的部件做出調整,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4)缺乏安全生產意識。在大多數的安全管理者中,都是重效益輕安全的思想,忽視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安全生產意識,只是盲目的擴大生產力,追求經濟效益,卻失去了安全防范意識。在企業管理中,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無法落實基本管理,安全管理得不到保證。而且在操作過程中,企業對工作人員也沒有進行安全知識的培訓,造成工作人員滿足不了企業的安全生產要求。
(1)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在煤礦機電運輸工作中,對工種的技術要求比較強,特殊工作人員必須要是思想端正、技術全面的員工來擔任,而且要取得相應的上崗證才可以上崗。要避免頻繁換崗的情況發生,加強對人員臨時頂崗的安全管理。在一般情況下,不允許特殊工種人員來回調換,如在特殊情況下需要換崗,必須對調換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考試通過之后再持證上崗。同時要培訓一批“一精會二通三”的骨干人員,以防在特殊情況下應急使用。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業的安全生產離不開管理,沒有管理,企業的安全生產就會存在隱患,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不到位。因此要完善管理制度,將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包括設備爆管制度、檢查制度、防爆制度、設備管理制度等,嚴格遵循對設備的使用、保管、負責的原則。在企業內部對各個部門明確負責人,對技術性工作人員要加大配備。只有讓工作人員得到更好的保障,才能使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所提高,因此要完善落實煤礦相關工作人員的保障制度。再有就是對機電運輸的保養維修、定期檢測等制定合理、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制度有力進行。
(3)完善設備管理,提高裝備水平。①對機電運輸設備安裝和驗收進行規范。首先對機電運輸設備采購的過程中,要選擇性能良好、資質符合要求、性能穩定的設備,因煤礦生產經營的關鍵就是煤礦機電運輸設備,所以選擇專業性的技術人員來進行安裝,保證電機運輸設備的安全運行;規范驗收流程,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專人跟進,嚴格監管,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驗收人員的專業素質,組織安裝單位、設備生產廠家、技術人員等來對機電運輸設各個環節進行驗收,現場進行調試,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②加強對設備的檢修維護。只有確保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轉,才能提高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其一要把潤滑工作做到位,其二要徹底仔細檢測設備,其三全面檢測后,如有不合格要及時更換,備件的更換尺寸要合格、質量要過關,規范檢修過程,回轉部件要確保安全,避免異物混入設備。要定期檢查容易老化的繩索和電纜,全面維修不留死角;③完善監測系統。對關鍵設備、無備用設備可以采用遙感測量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故障在線診斷等進行重點監測。建立完善的監測系統,可以對故障及早的發現,消除設備隱患;④推廣新設備的使用。通過運用新技術,引進新設備來提高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和安全性能。在對機電運輸設備進行技術革新時,可以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設備管理方案來確保設備在很好的狀態下運行。
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決定于煤礦機電運輸設備的安全運行,它的運用與推廣在煤礦生產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企業機電運輸設備的優劣關系到了生產的效率和安全,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重視到了機電運輸的安全問題。因此煤礦企業要對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加大力度,采取有效積極的預防措施,促進機電運輸作業的健康發展。
[1]王靜.煤礦機電運輸的隱患及預防措施分析[J].山東煤炭科技,2015,(10):117-118,120.
[2]侯韜.煤礦機電運輸的隱患及預防措施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35):668.
李志華(1970-),男,內蒙古達旗人,大學本科,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煤礦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