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君
(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沭陽 223600)
職業學校如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劉昭君
(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沭陽 223600)
職業教育的辦學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法》對我國近階段的職業教育發展有了很明確的闡述,提出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自轉型以來一直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的就業”原則,著力于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不斷進行課程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綜合職業素質和創新能力,努力提升職業教育質量。
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職業能力
國家中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技能型人才,重點強調職業學校對學生崗位適應能力的培養。《職業教育法》對我國近階段的職業教育發展有了很明確的闡述,提出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一位市場經濟專家說過:“只要是好產品,就一定會有市場,優質優價,這是市場經濟規律”。而對職業學校而言,這里的產品就是從職業學校校走出的學生,好產品就是指素質高、能力強的學生,這些學生必定會受到社會的大力追捧。可見要想辦好職業教育,核心問題是要培養出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學生。如何才能讓職業學校的學生獲得較高的素質和較強的技能,從而受到企業的重用,得到社會的認可。
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地調整學校的專業。就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轉型成職業學校來說,辦學已有十多年了,所設置的專業也在不斷地調整,保留需求量大的專業,調整需求量小的專業。另外該校還采取“專業+方向”的模式,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分工細化了,“專業+方向”更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專業方向的設置取決于行業用人情況的調查,用人單位的意見、要求。確定了專業及方向之后,需要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該校已有近萬名學生到上千家企業就業和實習,他們上崗后有哪些知識還需要補充學習,哪些技術掌握的還不到位,這都需要教師了解、掌握。教師把企業的建議反饋到專業建設中來,再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來調整自己的專業方向,更新教學內容,修訂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
職業學校傳授學生什么樣的知識與技能,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關系到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實現學生順利就業的大問題。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必須合理選擇教學內容,認真研究教學的方法。在教學內容中要突出專業技能、綜合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首先在教學內容上要進行精心篩選,對那些陳舊過時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及時進行刪減,而對于行業的前沿知識要進行補充。根據企業需求并結合校內實訓條件,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織和加工,依據企業生產的產品,選擇合適的教學載體,從而保證教學的時效性、先進性,并能夠及時將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等成果和信息融入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實現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存在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等現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適當降低教材的理論難度,一方面以課程內容“適度、夠用”為主,增強實用性和操作性,讓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覺得這些課程能夠學會,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通過讓學生觀看動畫或視頻的方式,增加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能。
職業學校是培養學生技能并使之成為走向社會的有用人才,所以必須加強養成教育和責任教育。必須培養學生勤勞樸素、艱苦奮斗的思想理念,加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隊精神教育。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學生一旦確定自己理想的職業,就會依據職業目標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并為獲得理想的職業積極準備相關事宜。其次,要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在現實社會中,用人單位除了需要員工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外,還非常重視員工的敬業精神和責任心。職業學校除了日常對學生的專業教育以外,應開設養成教育課程,進行學生規范的、全面的養成教育。另外,職業適應能力是提升就業能力的關鍵,學生在就業前要注重培養自身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通過實訓實習等手段讓學生找到與自己的知識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質等相匹配的職業。
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環境下,要落實“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決定。按照“市場和社會需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合理調整專業結構,大力發展面向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要求,搞好自己的專業建設、課程開發,選擇適應職業教育教學的模式,不斷提高高校學生的就業能力,努力把自己的學校辦出特色。
[1]郭俊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中的能力培養問題[J].陜西教育:教學,2005,(10):47-47.
劉昭君(1982-),女,江蘇淮安人,大學本科,助理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安裝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