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鐳,盧玉婷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基于微信平臺的自主學習模式創新與實踐
——以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
盧 鐳,盧玉婷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微信作為一種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信息交流平臺,具有操作簡單、資源共享、更新及時等特點,能夠滿足大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的需要。
微信平臺;自主學習;應用?
(1)微信具有龐大的用戶群體,特別是對于大學生來說,幾乎人人都會使用微信進行社交。若能將微信推廣到大學生教育當中,將能夠很快被大家接受。基于這樣的用戶基礎,清華大學開發的“雨課堂”微信公眾號迅速地在大學課堂上流行起來。雨課堂支持教師上傳PPT,且PPT的播放與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實時同步。除了課件、試題庫以外,雨課堂還支持早起打卡的服務,激勵學生每天早起。每上完一節課,雨課堂都有知識回顧總結的消息提醒,這種服務模式非常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因為教育必須考慮到每個人不同的學習情況與學習要求,有的人會覺得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很簡單,有的人會很難理解老師講解的知識。若使用同一套方法來對待學習進程不一致的同學,則是對時間資源的浪費。自主學習就是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主動學習,并利用已有的資源做到高效學習。
(2)微信能夠進行語音、視頻、圖片、文字等文件的傳輸。對于學習者來說,當然希望學習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更加具有趣味性。微信平臺就具有這樣的功能。比如說我本人在上“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時,老師會通過微信平臺上“對分易”這個公眾號給我們發布任務。作業通知就像微信消息通知一樣,每個學生都能及時收到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且老師會通過對分易提前告知我們下節課的內容以及需要掌握的重難點。“對分易”還支持上傳文檔、圖片等文件,也可以進行語音錄入。我們的計算機作業可以通過對分易進行提交,以文檔、圖片、語音的形式均可。
(1)微信平臺的公眾號有消息推送的功能,基于這樣功能,可以建立一個用于學習的公眾號。學生自行注冊后,公眾號會根據學生的年級和專業進行學習課程的推薦。進入相關課程學習之后,學生能夠獲取到課程大綱、課件以及視頻公開課等資源,還能夠將這些資源下載下來,便于沒有網絡的情況隨時隨地在移動端觀看學習。微信還有后臺回復的功能。例如在上“計算機基礎”這門課時,如果學生想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可以通過后臺進行回復,就能夠獲取到自己想要的資源。在微信公眾號下,還可以進行評論。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評論區中提出來,管理人員(最好是老師)就可以在后臺回復學生所提的問題。此外,管理員還可以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相關推薦,為學生傳遞最新的、最前沿的資訊信息,便于開拓學生的眼界。除了專業需要學習的課程,微信公眾號還可以推薦相關的課程,讓學生自主選擇是否有學習的必要。
(2)微信還具有群聊的功能。老師可以通過建立聊天群來組建一個學習群體。在微信群中,老師可以很方便地發布任務,學生的疑惑也能夠在群里及時得到反饋。微信群還是大家分享學習資源進行交流的地方。大家可以在群里推薦好的文章、新的資訊以及與課程相關的有趣的內容。學生還可以將這些資源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給對此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們。大家可以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學習資源的分享,也可以進行學習經驗的交流。比如說老師可以在群里提出與課堂上講解的內容相關的開放性問題,讓學生思考后在群里回復作答。這不僅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也相當于進行了一次小小的頭腦風暴,讓學習更加有趣。
信息化教育是現代教育變革的一個重要方向。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網絡,傳統的教育模式在巨大的網絡沖擊力的影響下已經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因此要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育之中,讓信息技術為教育的發展和創新服務。基于微信平臺的自主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如何借助外界條件進行有效的學習?如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成了學生和教育者最關心的問題。利用微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確實能夠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并提供給學習者一個便捷獲取資源,輕松進行學習交流的平臺。可以預見,這種學習方法由于微信面向群體廣泛的特點,將會使更多的人受益。不僅僅是大學生,還有很多群體都可以通過微信平臺來進行學習。
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趨勢。基于微信平臺的自主學習模式讓教師覺得,這種融合既促進了教育本身的發展,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是對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且教育模式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改革,以適應新時代的人才需求。
[1]馮莉.基于微信的自主學習平臺研究[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6,(3)
本論文來源于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校級教育教學研究類課題 《基于微信平臺的自主學習模式創新與實踐——以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
盧鐳(1984-),女,江西贛州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