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寅賓
淺談市級黨校的藏書建設
申寅賓
文章從市級黨校圖書館的讀者對象和課程設置出發,提出建立黨校有特色圖書館藏書體系的構想,必須堅持藏書實用性和藏書系統性原則,以及合理確定書刊的品種和復本與做好藏書剔舊工作,處理好書刊和電子文獻與地區圖書館網絡的兩個關系。
黨校圖書館;藏書建設;藏書體系
藏書建設是圖書館開展各項工作的物質基礎,是滿足讀者需要的前提條件。黨校圖書館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之初,實行正規化辦學中得到迅速發展的新館,由于黨校具有特殊的性質、任務,因而如何建立具有黨校特點的藏書體系,這是我們遇到的新課題。本文擬根據南通市委黨校的情況,探討市級黨校的藏書建設問題。
黨校藏書要體現以馬列主義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的學習研究為主的專業性圖書館的特色。首先,黨校的性質任務決定了黨校的藏書特色。在黨校的藏書內容上應以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書刊為收藏重點。我黨有九十多年的歷史,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和史料,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法令等指導性文獻,以及兩個文明建設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書刊也須全面系統地收藏。這些書刊收藏的全、新、專,一方面是為了滿足黨校正規化教學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使黨校在馬列、黨的方針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書刊收藏方面發揮其優勢,成為一個地區內具有專業特色的中心圖書館。其次,黨校的藏書要適應讀者(主要是學員)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的基礎理論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科學和專業業務知識的需求。其三,黨校用于藏書建設的經費相對較緊。黨校經費的現狀要求我們藏書必須有重點,體現黨校自己的特色。其四,黨校圖書館與公共、高校和科學院三大系統圖書館相比,在藏書類型、各自任務、經費、讀者對象等方面均具有明顯的區別。如果我們一味追隨三大系統館,勢必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失掉原有的優勢。黨校圖書館要發揮其優勢,必須建成一個以馬列主義著作、黨的重要文獻以及黨政干部業務知識書刊為藏書重點的、有特色的專業性圖書館。
合理的藏書體系是由圖書館根據自己的任務和服務對象,把不同學科、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的書刊資料按一定比例組成的一個有主有次相互配合的綜合體。怎樣建立一個較為理想的藏書綜合體呢?說到底,我認為有兩個因素可作為依據:一是讀者的情況,二是黨校的學科設置。讀者情況表明圖書館的藏書是為讀者建立并為讀者服務的,學科的設置及發展表明各個學校圖書館的各自任務、性質及發展趨勢。從我們南通市委黨校2012至2014年來,所開辦的十五個專題班143門課程的情況看,目前一般分為四大類課程,各類課程占總課時的百分比分別為:馬列主義基礎理論10.7%,社科政法文教類60.4%,經濟類27%,其他類1.9%。馬列主義基礎理論課主要是傳統的“老五門”。社會科學方面的政治、政黨、法律及文教類課程則是黨校的主課。經濟類也是黨校的重要課程。其他綜合類的課程占比略少。這表明了黨校的課程設置是以馬列及政治理論為主的教學特點。
另外,我們對近兩年43名教學員工(教員占72%)的借閱情況和課程開設情況作一個比較,如下表所示:

?
對它計算相關系數:

兩者的相關系數達0.99,為高度相關。這說明黨校按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所開設的四大類課程與讀者對這四類有關教學用書的借閱是高度一致的,表明黨校的教學和圖書館的借閱工作是緊密聯系的,讀者的借閱傾向是隨課程的設置按比例增長的。黨校的教學科研活動決定和指導了讀者的借閱,讀者的借閱又促進了圖書館的藏書工作。
既然黨校的課程設置和讀者的閱讀傾向一致,那么現有黨校圖書館各類藏書的構成比例又是怎樣呢?這里我們仍用我市黨校的情況為例作一分析——主要對讀者的借閱和藏書的情況作一比較,見下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1 ?? !?" & ??(? ??# "( $" " 2 (?? "( &(" "?" "" $" " 34 #?? "(( * ?&!(? "(( * * ?& ?? ??? ?? ??? ???? ?? ?? ??? ???? ???
上表表明讀者對各類書籍的借閱比重和圖書館各類書籍館藏的比重基本上一致,其中A、B、C、E、F、G、H、J、N、Z類的比率相差不超過百分之三,它們之間的占有位次也基本相同。用統計方法求斯皮爾曼等級相關系數:

表明兩者高度相關,也就是說讀者的需要與黨校的藏書高度吻合。這表明現有的藏書結構是適應教學和讀者的需要的。原因是市級黨校的藏書歷史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后,黨校工作正規化的形勢下才得以迅速發展的,因此,它的藏書以教學為中心的指導思想較為明確,與教學工作、讀者工作結合較緊。
以上對比,是否可以認為黨校現有的藏書結構非常合理,無需調整?不是的,雖然總的方面書刊需求較為吻合,但還存在一些值得考慮的問題:①有的類拒借率偏高。在現有的藏書結構下,讀者易受館藏書刊的制約。拒借率高的圖書一般出現在新增的課程上,還有的是各類新的教學有關的參考書不足。因而我們要在原有的藏書基礎上,針對教學內容作適當的調整,使缺的補齊,少的添足。②藏書利用率偏低。截目前為止,我校投入流通的藏書(不包括期刊)已達79304冊,按兩年來全校圖書借閱統計,實際參加流通的僅為874冊,如仿高校最佳藏書量的公式計算,則我校最佳藏書量應為49200冊。我校實際藏書量已超過它的61%。說明我校的藏書保障率是較高的。而現有的藏書利用率只占1.1%。(二十年前我校的藏書利用率占15.9%)這說明我們的藏書利用率不能達到0.5-1的最佳標準,也低于國內藏書利用率0.25-0.40的最低要求。藏書利用率偏低,一方面是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文獻資料途徑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們閱讀紙質書刊的習慣在降低。隨著政府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會讓更多人來圖書館借書看書和用書。
以上分析,使我們看到,雖然我館各大類總的藏書相對合理,但某些類目仍然不夠理想,有些專用書刊還供不應求,有98.9%的書刊還在那里睡大覺,因而有必要進一步調整和規劃,以建立起有重點、有特色、有層次、有比例、成龍配套的科學的藏書體系。
因此,對市黨校的藏書建設,我以為,今后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堅持藏書實用性原則
長期以來,人們把圖書館藏書數量的不斷增長,看成是天經地義的,往往以藏書數量的多少來判斷一個圖書館工作的水平、質量和地位。據統計,我國的公共、高校和科學院三大系統圖書館,從建國初到84年底,藏書增長分別為9.5、31.5和28.5倍。近三十多年來,各館的藏書在質和量上都有大幅的提升。藏書增長本是好事,但藏書利用率平均約為30%左右,“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歸結其原因,主要是存在重藏輕用的傳統觀念。從目前黨校實際情況看,經費、人員以及庫藏設備都相對不足,因而更要堅持實用。如果片面追求館藏量,將使圖書平行重復而造成書滿為患。我們黨校館歷史短,規模小,更應以我為主,保持原有的專業藏書特色,注重提高書刊的利用率。
(二)堅持藏書系統性原則
藏書的系統性,一是指重點藏書的系統完整;二是指全館藏書的相互聯系有比例成體系。既然黨校的重點是馬列和黨的方針政策書刊,那么,這些書刊就要做到系統完整,要在原有的藏書基礎上,進一步做好這類書刊的補缺、配套、剔舊和換新工作,使這類書刊達到“全”、“精”的要求,緊緊圍繞黨校館的中心任務,形成以專業書刊為特色的圖書館。在現代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各個學科之間既相互交叉和滲透,又互相配合和影響,一個館單有一門學科的藏書是不夠的,必須有多門知識的藏書相配合。但多門知識的藏書也不是平均對待,應當根據黨校的教學和讀者的需要,使各類書刊都達到各自適當的收藏水平。我們認為要保持黨校藏書的系統性,必須堅持“三個為主、兩個兼顧”的原則。“三個為主”:一是以馬列主義理論和政治理論方面的書刊為主;二是以我們所開設的各門專業課及有關教學參考書刊為主;三是以地方史料,特別是地方黨史資料為主。“兩個兼顧”:一是兼顧工具書的收藏;二是兼顧文藝書刊的收藏。文藝書刊雖不屬我們重點收藏范圍,但由于其借閱率高(占我校借閱量的14.9%),為了滿足讀者多方面的需要,因而必須兼顧。總之,黨校藏書要貫徹“保證重點,兼顧全面”的方針,建立起有重點、有一般、有基礎理論,又有參考普及的有系統、多層次的藏書體系。
(三)合理確定書刊的品種和復本與做好藏書剔舊工作的關系
品種和復本的關系是辯證的。在當今新信息不斷更新的情況下,書籍的品種之多、傳遞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本人認為,在品種與復本產生矛盾的情況下,像我們這類中小型的專業館,應貫徹“種多冊少”的藏購書原則,因增加同類書的品種等于增加了同類書的復本,品種起到復本書的作用,又超過復本書的功能,能更好地滿足讀者對同類書數量和內容上的要求。
在圖書館的藏書建設中,還必須做好藏書的剔舊工作。由于新的文獻資料劇增,也加速原有知識的老化,一時流行的書,過幾年可能就無人問津。據國外測定,圖書的時效為5-10年,期刊的時效為3-5年。這說明要保持藏書的質量和提高利用率,要發揮書庫、設備、人員的經濟效益,必須適時有計劃地對舊書進行剔舊,使新書能及時地補充,使藏書更為科學合理,書刊文獻不斷更新換代使其保持最佳的使用狀態。
(四)處理好書刊和電子文獻與地區圖書館網絡的關系
期刊具有內容廣泛,知識新穎,出版周期短,情報含量大,流通范圍廣,作者與讀者人數多的特點。據統計,國內外的專業圖書館期刊的購置量、借閱量、復制量、引用量占各類圖書文獻總量的80%以上。電子文獻是通過以電子數據的形式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存貯在磁介質等非印刷紙質的載體中,并通過網絡通信、計算機或終端等方式再現出來的一種電子信息資源。由于近年來圖書館相應設立電子閱覽室,電子類文獻在檢索利用方面又具有明顯的優勢,深受部分讀者喜歡,隨之而來的是這類文獻資料的利用率呈上升趨勢,在館藏資源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因而,我們在藏書結構上,不僅要有圖書期刊,也要有電子文獻的收藏,使整個藏書結構更為合理。
應該補充說明的是,即使根據上述思路,完善了黨校的藏書體系,也不可能完全滿足黨校圖書館服務對象的所有要求,因而還應該注意利用地區圖書館網絡的協調功能。隨著計算機網絡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已不再是各自為政、自成體系的舊式藏書樓,藏書布局也將從個體館藏轉向以社會整體布局,藏書建設不再是一個館的事情,而是屬于全地區和全系統的一項系統工程。藏書建設的分工協調從根本上改變了各館獨家經營、藏書量激增、經費緊張、書庫危機以及信息量增長快而文獻利用率低的狀況。在地區范圍內,則由綜合性的中心館和專業性的衛星館組成。中心館負責協調文獻的采集工作,負責技術指導服務工作,負責各館間的收藏、轉贈、價讓、交換、分配等手續的辦理;專業館則按專業搜集和儲存文獻,負責完成地區性分工協作任務和提供專業文獻信息。地區性聯合協作網絡的各成員館的協作方式則可按藏書和讀者的實際頒發流通借書證,采取館際互借,實行資源共享。黨校圖書館不是一個獨立存在于社會之中的孤館,它必須適應信息時代文獻提供的開放性和社會性的特點,融合到整個圖書館網絡的大系統中,成為一個地區中具有特色的專業圖書館,成為提供人們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理論,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領導和管理科學的重要場所。這樣,黨校有特色的藏書,才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兩個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多更大的社會作用。
[1]沈繼武.藏書建設與讀者工作[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
[2]芮秀玲.淺談黨校藏書建設[J].理論導刊,1997,(11):32-33.
[3]戴莉.黨校圖書館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5-2).
[4]謝岡.21世紀黨校圖書館的藏書建設 [J].情報資料工作,2004:205-206.
[5]錢偉利.對加強黨校圖書館藏書布局建設的思考[N].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5,(28-1).
申寅賓,男,原南通市委黨校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G253
A
1008-4428(2017)0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