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病種繁多,病情復雜,在患者診治過程中,各種實驗室化驗必不可少,而化驗結果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往往需要醫生結合患者病情綜合分析判斷,才能作出較為客觀正確的診斷。下面介紹常見風濕病化驗指標——風濕三項(抗O、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
1 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
1.1 正常參考值 免疫透射比濁法0~200 U/L
1.2 臨床意義 (1)增高:風濕熱病、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亞急性心內膜炎等疾病。用于檢測風濕病是否在活動期的試驗,期間60%~80%可增高。(2)抗“O”增高只能說患者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鏈球菌,但不一定會患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心臟病,需要同時檢測抗鏈球菌的菌體抗原并結合臨床表現等。(3)由于人們常與A族鏈球菌接觸,正常人也存在低效價的抗體,通常<133 IU/mL,當效價>200 IU/mL時,才被認為有診斷價值。有15%~20%的健康人血清中ASO含量高于200 IU/mL。
2 類風濕因子(RF)
2.1 正常參考值 透射比濁法0~20 U/L
2.2 臨床意義 (1)對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的診斷及預后判斷具有一定臨床意義,RA患者RF陽性率為52%~92%,一般RF陽性者療效差,并伴有其他并發癥,如周圍神經炎及動脈炎等;RF陰性者病情較輕,并發癥較少,療效較好。RF陰轉或含量降低,可作為評價藥物療效及病情緩解的一個指標。(2)RF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輔助診斷:RF陽性率SLE為53%、皮肌炎、硬皮病及惡性貧血均為80%、自身免疫性溶血型貧血為75%、慢活肝為60%、干燥綜合征可達90%~100%。慢性感染性疾病RF也可呈陽性如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結核、梅毒、黑熱病、結節病及某些高球蛋白血癥等。(3)各種不同類別RF的臨床意義:IgG類RF與RA患者的滑膜炎、血管炎和關節外癥狀密切相關;IgA類RF見于RA、硬皮病、Feltys綜合征和SLE,是臨床活動性的一個標志;IgM類RF的含量與RA的活動性無密切關系;IgD類RF臨床意義目前尚不明了;IgE類RF見于RA、Feltys綜合征和青年型RA,在關節液和胸水中IgE類RF高于同一患者的血清水平。
3 C-反應蛋白(CRP)
3.1 正常參考值 免疫散射比濁法0~8 mg/L
3.2 臨床意義 (1)CRP作為急性時相蛋白在各種急性炎癥、組織損傷、心肌梗塞、手術創傷、放射性損傷等疾病發作后數小時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長之勢,其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2)CRP與其他炎癥因子如白細胞總數、紅細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細胞等具有密切相關性。(3)CRP可用于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病毒性感染CRP大都正常。(4)惡性腫瘤患者CRP大都升高。CRP測定用于腫瘤的治療和預后有積極意義。手術前CRP上升,手術后則下降,且其反應不受放療、化療和皮質激素治療的影響,有助于臨床估價腫瘤的進程。(5)CRP用于評估急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當CRP高于250 mg/L時,則可提示為廣泛壞死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