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坤
摘 要:本文對鋼琴演奏中需把握的幾個重點問題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提出了需要把握的八個方面,并結合鋼琴作品詳細解釋,用最通俗的語言詮釋了鋼琴演奏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關鍵詞:鋼琴演奏;重點問題
1 鋼琴演奏的重點
鋼琴演奏被稱為“手指上的舞蹈”,需要重點把握八個方面:
第一,演奏的坐姿。凳子跟人的高度要合適,手臂不要比琴鍵低或者高太多,一般要求平行;坐的遠近也要調整,坐姿要自然、大方。坐姿要在演奏前調整好,便于更好地發揮演奏技巧。
第二,演奏的心態。積極放松,高度注意。適當的緊張有利于上臺的發揮,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失誤,這也是演奏前就要準備好的。
第三,演奏的習慣。投入意境,內心吟唱,呼吸自然,富于樂感。在演奏過程中假如老想著彈不好,想著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評價這類題外話,演奏就容易出錯。在彈奏過程中要有目的性,想著主題旋律是什么。最好的消除緊張的方法就是跟著唱,所以彈鋼琴當然要有好的吟唱習慣,彈鋼琴要有邊聽、邊彈、邊唱的能力,如果你只顧著自己彈,不停地唱,那就不容易出問題。如果彈奏找不到呼吸點,顯得彈奏很倉促,就相當于新手開車,拐彎不會就剎車,碰到上坡就加油門,遇到危險情況不會緊急處理。所以,我們的彈奏要非常順暢,非常有節奏、有樂感,從整體上把握音樂的那種感覺。
第四,演奏的狀態。狀態是人的整體狀態,如手指觸鍵,觸鍵的部位合不合適。如果演奏要表現歡快的情緒,觸鍵部位就是不一樣的;如果是表現抒情的情緒,手指觸鍵的方法和力道也是不一樣的。手指的彈奏是不是主動積極,清不清晰,是否有漏音的情況,音與音之間是否均勻、圓潤,彈出來后整個舞臺效果很明顯,這是手指的狀態。還有一個手腕的狀態,手腕要積極地進行平移、平轉。不管怎么彈,鋼琴的鍵盤分左右,手腕就要左右平轉,不斷調配重心,手指保持積極放松的狀態。然后肩膀放松,旋律線性的地方手臂是松的,柱式的和弦手臂是緊的,全身要協調,碰到彈前奏、間奏、尾奏當中比較大力的一些高潮部分,情緒比較高亢的地方,要調動全身的力量,還要充分利用起腳部的力量。特別在不同音區的時候,要做好協調重心的工作。
第五,演奏的技術。一是演奏的技術要達到基本的連奏、斷奏、跳奏歌唱性所要求的技術水平。連、斷、跳是一個人的樂感反映,如果對連和跳或者斷和跳,以及跳和跳很不敏感,那么對聲音就沒有明顯的一種感悟。例如,連貫化有很多連法,有連跳、連斷、連連,跳音就是單音跳、雙音跳、雙音復跳。更重要的是,我們彈奏的樂曲要有歌唱性以及對語義性的表達。二是觸鍵方法。趙曉生的《鋼琴演奏之道》中提到6個度,觸鍵的高度、發力的力度、彈奏的速度、觸鍵的角度、手指的弧度,還有下鍵的深度。筆者認為還要加個軟度,即整體是剛還是柔,有時候是不用太多力的,有時候會很大力,這叫剛柔并濟。垂直觸鍵,來表達力量剛強的情緒。水平式觸鍵,包括滑進式觸鍵,在俄羅斯鋼琴演奏風格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有些是拉出式觸鍵方法,如樂曲的弱處理,不同的情緒、不同的意境要運用不同的觸鍵方法。
第六,鋼琴基礎。鋼琴基礎包括手指基本功、基本練習,掌握的程度決定了演奏的水平。力量的獨立性、手指的靈活性、身體協調能力、對鍵盤位置的熟悉程度、踏板控制能力、整體的層次控制以及節奏、綜合能力和反應能力都是基礎訓練中要注意的,協調能力是始終要注意的,它是演奏的高規格的體現。
第七,綜合能力。包括反應能力、協調能力、均衡能力、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包括聲音協調,聲部層次是否明顯。還包括身體協調,腰、背、腿協調統一發力,整個手指關節瞬間都發力出去以后巨大的集中能量,這是肢體類的。均衡部分,均衡感是一種綜合能力,使人聽聲音不別扭,就像水一樣,既可載舟亦可覆舟。合作能力往往可以體現一個人的修養,鋼琴家時常會與聲樂家合作,為其伴奏。當對方告訴你這句該怎么唱、那句該怎么唱時,要注意保持謙和有禮的態度。例如,當聲樂家的演唱出現漏洞時,鋼琴家要想法設法進行彌補,把應該突出的情緒表現到位。
第八,表現能力。包括風格、層次、情緒。鋼琴之所以被稱為“樂器之王”,是因為它能彈奏出各種多聲部的音樂。其中,有一種叫復調音樂。那我們彈奏復調作品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首先,要分清聲部,要用耳朵來分辨;其次,是手指的彈奏能力。復調的學習已經成為我們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復調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二聲部、三聲部甚至四聲部,而目前我們復調作品彈奏得最多的是巴赫的作品,從開始的《小前奏與賦格》到《二部、三部創意曲》再到《巴赫平均律集》這些都是復調音樂的一個體系。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作曲家寫復調音樂,但是我們想要彈好復調作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們彈奏的時候就要注意。首先,要讀譜,先把譜例分析一下,找出它的主題。它的主題會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調式上出現,因此我們要先把主題出現的地方搞清楚,然后分手把每個聲部彈清楚。清楚它的聲部、指法、節奏、調號,在復調作品中各個聲部都是獨立的,所以主題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不管主題出現在哪個聲部中,演奏者都應該使別人很清楚地聽到它,復調作品的每個聲部都是一個獨立的聲部,所以彈奏時每個聲部都要做到清楚、明確。但是如果主題出現的聲部沒有彈奏得很清楚,而是讓其他聲部蓋過去了,那這首曲子的主題部分就被掩蓋了。所以,在彈奏復調作品的時候要分清主次,其他聲部不能蓋過主題,主次要非常鮮明,要有對比。例如,我們現在彈奏得較多的是巴赫的作品,就必須了解巴赫生活的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作品的創作特點。巴赫生活在17世紀末到18世紀上半葉的巴洛克后期,那時他的復調作品都是在古鋼琴上創作的。我們現代人用現代的鋼琴來演奏300多年前的作品就不得不考慮古鋼琴的特點和那時的生活背景,因此我們在彈奏巴赫的復調作品時就要彈奏得平穩些,音樂起伏性小,不要用踏板,跳音彈成,非連音就可以了。不能像彈其他音樂家,如貝多芬的作品那樣強壯、熱情。
2 結語
筆者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真正認識到鋼琴演奏八個方面的重要性,在日常學習和演奏中切實加強基本功的錘煉,勤于練習,不斷超越,就一定能夠達到鋼琴藝術的最新、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 陶冶.鋼琴演奏中的指力觸鍵[J].劇影月報,2010(06).
[2] 孫冬梅.論鋼琴演奏中對聲音的訓練[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