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周維柏 劉文平

摘要:以計算機圖像處理基礎課程為例,嘗試以“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三基)為主要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以各自的就業需求及興趣為目標,主動開展以計算機智能化教學為輔助,以教師靶向指導為教學質量保障的個性化自主學習。同時注意借助“三基”教學內容,激活學生的自學意識,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進而形成了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三基”教學為課程核心內容,注重學生兩個意識和兩個能力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改革目標。
關鍵詞:政府訂單式教育;用人單位式訂單教育;“三基”教學理念;自學能力;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7)01-69-04
0.引言
如果以1996年國家人事部《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人發[1996]5號)劃分,我們可以把此前的中國高等教育定義為政府訂單式教育,而把此后,特別是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后的中國高等教育定義為用人單位訂單式教育。
在政府訂單式教育階段,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任務均由國家確定,由高校實施,畢業生由國家按計劃統一分配。在進入用人單位訂單式教育階段后,在培養目標方面,各高校依然按國家的規定,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程度方面則出現了學校各自為政的局面,其中絕大部分院校基本延續了政府訂單式教育時期習慣與作法,只有極少部分稍作修改。而在就業方面變化最大,雖以雙向選擇為基礎,但畢業生能否成功就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用人單位基于求職人員所具有的技能類別和水平所做出的抉擇。
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人才,雖然《高教法》對人才培養做出的規定十分明確,但從非常具體的教學實施來看,這種過于宏觀的培養目標定義并沒有給課程建設帶來明確而具體的指引,散布在社會各個領域的用人單位尚未形成以行業協會為代表的合力,因而也就無法積極、具體地參與教學內容的規劃和課程設置,以至于在中國高等教育進入用人單位訂單式教育階段后的十幾年里,大學里各類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基本還延續著政府訂單式教育的格式,導致教學內容與用人單位實際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重合度過低。另外,現行的教學方式方法也不能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育效益一直在低位徘徊。這學用不吻的現象源于以下兩個沒能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一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內容的確定,二是教學內容的獲取程度。傳統的教學方式早已經不能適應當代學生的實際要求。
這兩個問題廣泛存在于當前的高等教育中,有學者將其具體概括為“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和怎么學”三個問題。如果中國的高等教育不能針對這三個問題給出符合當今中國產業發展需要的答案,那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必然淪為一句空話。
1.“三基”教學理念的引入
前述問題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同樣存在,為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廣東省教育廳委托廣東省大學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于2006年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參與其中的專家、學者和教師根據從改革過程中獲得的體會,最終總結出了“面向社會、針對崗位、輔助主修,注重實用”這樣十六個字,用以指導改革。其中“面向社會”源于國家的教育方針;“針對崗位”則是針對畢業生第一次就業崗位,主要目的在于解決大學生在離開學校后的第一餐飯和第一張床的問題;“輔助主修”要求的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必須要緊密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強化學生以主修專業為環境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白⒅貙嵱谩睆娬{授課內容必須緊密結合第一就業崗位的實際技能要求。
筆者認為指導廣東省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十六字很好地回答了上述三個問題,應該借鑒臨床醫學教學中的“三基”教學理念,很好地貫徹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在計算機圖像處理基礎的教學中開展“三基”教學嘗試,即以與本課程相關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開展以計算機智能化教學輔助為環境,以教師緊密跟蹤輔以靶向指導為教學質量保障,基于學生已有水平與能力的個性化自主學習模式,從而探索基于“三基”教學理念的教學方法及模式。強調以教學內容為主線,激活學生的自學意識,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經過不斷的探索與改進,到目前為止,在筆者負責的計算機圖像處理基礎教學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以“三基”教學理念和兩個意識、兩個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為進一步深化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實踐依據。
2.引入“三基”教學理念必要性
在2006年廣東開展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之前,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開設語言類課程的高校占據很大的比例,而99%以上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就業后并沒有機會應用到所學的計算機語言。在教學形式上,傳統授課方式仍占統治地位,教師依舊是掌控課堂的主要角色,學生只是被動地等待著教師向他們灌輸知識。即使在以學生動手為主的實驗課,學生能夠親自動手的項目也多屬驗征性和模仿式的操作,而非問題解決型、設計型的操作。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發揮。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效果必然不理想。加強各專業學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無論是對培養實用型人才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都是至關重要的。引入“三基”教學理念勢在必行。筆者對計算機圖像處理基礎的“三基”進行了系統的梳理,以把學生“領進門”為主要目的,并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自覺、主動“修身”,以便于學生在掌握“三基”內容的基礎上,增強他們的兩個意識和兩個能力。
3.“三基”教學的課程設置
經過仔細研究,筆者總結出計算機圖像處理基礎(Photoshop)課程中涉及到的“三基”教學內容,制定出相應的教學執行方案,并在設計教學計劃的過程中適當地加入了游戲概念,設置了兩種學習方式,一是傳統式學習,二是“闖關”式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應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在課程中特別對“闖關”學習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力求讓檢測點概括到各章節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而覆蓋到符合教學要求的知識面。
在課程設計上,我們充分考慮了現在各大高校都在縮減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時情況。為順應形勢,我們采用線上和課堂二級教學,學習以學生借助智能化教學平臺在線學習為主,教學內容為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講授,課堂面授主要根據智能化教學平臺反饋回來的問題對學生線上進行課下靶向導學。我們以濾鏡為例進行課程設計,如表1所示。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分別將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具體描述,并在此基礎上明確教學實施的具體方法或者體現方式。
(1)《計算機圖像處理基礎(Photoshop)》涉及到的計算機基本理論(以濾鏡為例)
基本理論明確濾鏡的概述、濾鏡的定義、濾鏡的原理、濾鏡的作用、適用的范圍。
教學實施教學采用以PPT的形式進行相關內容展示講解。
(2)《計算機圖像處理基礎(Photoshop)》包含的基礎知識(以濾鏡為例)
基礎知識該章節的基礎知識主要有:①了解濾鏡的分類及其特點;②了解每個種類的濾鏡所能顯示的特殊效果;③了解破壞性濾鏡與校正性濾鏡的區別及應用特點。
教學實施由于濾鏡的知識點多、技巧性強,我們設置了相應的知識點(關卡),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以“闖關”學習為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快速過濾,為每個學生篩選出具體的學習難點,通過個人反復練習、同學互助和教師線上、線下的靶向指導,輔助學生完成學習。
在濾鏡分類的知識點講解時,我們不再遵循常規教學模式,把濾鏡分為內置和外置兩種濾鏡,而是把濾鏡分為三大類:內闕濾鏡(程序內部濾鏡,共6組24個濾鏡)、內置濾鏡(自帶濾鏡,共12組72支)、外掛濾鏡(即第三方濾鏡,不考慮版本差異),這樣就把濾鏡中常用的和不常用的教學內容有效進行區分,有的放矢地把重點展示給學生。
對于每個種類的濾鏡所能顯示的特殊效果的知識點,我們采用案例教學,對任意相同圖片使用不同濾鏡會產生什么樣的特殊效果展示給學生看,使學生一目了然的看到每個濾鏡的不同效果。講授過程的順序為案例展示、案例分析、案例演示,接著進行相關知識講述,然后對相關知識點進行總結。例如要制作一個玉鐲,先把玉鐲展示給學生,然后分析需要哪些濾鏡,這里主要使用到渲染中的云彩濾鏡和液化濾鏡,然后對這兩個濾鏡的知識進行講述。
(3)完成《計算機圖像處理基礎(Photoshop))~需要的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該章節的基本技能我們歸納為7個,并對這7個知識點進行具體要求:熟練掌握濾鏡的使用規則和應用技巧、模糊類濾鏡中各種濾鏡效果的處理、畫筆描邊類濾鏡的使用、扭曲類濾鏡的使用、濾鏡中的各種渲染命令、濾鏡中的各種紋理濾鏡命令、藝術效果類濾鏡中各種濾鏡效果的處理。
教學實施我們把幾十種濾鏡歸類為7大類:模糊類濾鏡中各種濾鏡效果的處理、畫筆描邊類濾鏡的使用、扭曲類濾鏡的使用、濾鏡中的各種渲染命令、濾鏡中的各種紋理濾鏡命令、藝術效果類濾鏡中各種濾鏡效果的處理和外掛濾鏡。
每類濾鏡選擇一個典型案例講解,例如扭曲類濾鏡的使用,我們制作“雨后彩虹”效果的圖片,首先打開素材。①新建圖層,建立矩形選區;②使用漸變色填充工具中的色譜或彩色進行填充選區;③取消選區,對彩虹層進行扭曲中的切變(重點對各參數調整做個說明);④利用自由變換工具對彩虹進行旋轉縮放位置調整;⑤調低彩虹層不透明度,使用橡皮擦工具減淡一些地方顏色。演示講解之后布置課堂作業,要求學生制作一幅“極品飛車”,保存成png格式,或要求學生自行制作“雨后彩虹”效果圖片,并保存成psd格式,明確文件保存時文件的命名要求,如“學號+效果名”形式。
學完濾鏡之后,學生應該具備用彩色半調濾鏡使圖片卡通化的能力;用液化濾鏡給人做整形手術;用風格化組合濾鏡進行城市速寫;用消失點濾鏡建造摩天大樓、清理雜物;用外掛閃電濾鏡引燃強雷暴等技能,可以為圖像做比較專業的處理,使學生在學到相應技能的同時,獲得圖像處理的樂趣與技巧。
(4)在計算機圖像處理基礎(Photoshop)教學過程中,我們嘗試用以下教學內容和方式激發學生的自學意識,加強培養其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采用任務驅動法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講“液化”濾鏡時,我們只是把“液化”濾鏡有什么功能展示給學生,然后給學生兩張頭像,一張需要學生塑造完美的臉型,另一張需要學生把普通人像制作出搞笑漫畫頭像。所有的操作過程都由學生任意發揮,自由創新。從提交的作品來看,沒有重復作品,效果非常理想。
除了培養學生具有創新意識,還需要培養他們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所有濾鏡講解完后,我們給學生擬定一個“節約用水”主題,沒有統一的最終效果圖,由學生發揮創意設計一個宣傳“節約用水”的宣傳畫,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收集素材(例如水滴、背景圖等),也可以自己創作相關素材進行整體的海報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以圖片為主,文案為輔,綜合表達主題,可以自己策劃宣傳語等相關內容,但標題必須為“節約用水”。學生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自主學習創新的能力。
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講解完后,引入游戲概念的“闖關”式學習,學生課后在導學平臺上通過闖關來消化教師講解的內容,通過闖關來鞏固知識。闖關試題的題型分為:基本操作題、綜合操作題、基本設計題、綜合設計題。每個知識點的基本操作題有l到3個,學生自由選擇1個,通過則給予一定獎勵,并進入下一關綜合操作題。每個知識點的綜合操作題有1到2個,學生任選一個,通過后即可進入基本設計題。基本設計題只有一題,不提供最終效果圖,由學生自由發揮,做完基本設計題后,進入綜合設計題。綜合設計題中只給定主題和基本要求,不給定統一的最終效果圖。給定部分素材,同時學生可自行收集和設計其他素材。闖關失敗則說明學生對相對應的知識掌握不牢,學習平臺將引導學生進入相應的學習界面,開展學習,并再次闖關,直至完成。在“闖關”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主要依靠智能化教學平臺指導學習,輔以同學互助。教師只在出現較大面積闖關失敗的情況下,以分析具體原因為基礎,召集闖關失敗的學生,以面授的方式給予指導。
4.結束語
經過實踐,“三基”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反響,大部分學生都會主動鉆研平面圖像處理技術,積極參與圖像處理和設計制作,回到宿舍不再一味地玩游戲,形成全宿舍、全年級做Photoshop作品,學生真正走進視覺文化時代。
從連續三年的廣東省高等院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Photoshop模塊的考試結果來看,我院的通過率不僅比全省高出近20個百分點,而且學生更是學到了他們畢業后一定會用于工作崗位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另外游戲概念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從另一側面強化了學生不斷提高探索、合作、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職業能力,部分學生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