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文 崔維艷


一、全人教育概述
全人教育的智慧來自古今中外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們的思想是全人教育的智慧之源。就其理念而言,全人教育是一種整合以往以社會為本與以人為本的兩種教育觀點,形成既重視社會價值,又重視人的價值的教育新理念。這是一種理想的教育觀念,也是中外教育家的一種理想追求。孔子云:“有教無類。”其實就是對全人教育的一種詮釋,正如有人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學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職業能力的建設應承認個體差異,完善指導能力建設的機制,這也是眾多學校開辦職業核心能力中心(室)的目的。
技能人才的培養不能局限在技能培養上,學生的素質教育也很重要,不成人何以成才呢?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和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座談時,問村官楊代顯:“情商重要還是智商重要?”楊代顯回答:“都重要。”習近平說,做實際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眾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適應社會的能力。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如薄技在身。”情商當然要與專業知識和技能相結合。情商的培養應成為職業能力建設的核心,情商的培養正是全人教育的主要內容,這一點香港的職業教育做的是非常好的,值得借鑒。
筆者以香港職業教育為例,借鑒香港職業教育的經驗,為推動內地技工院校核心職業能力建設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
二、香港職業教育與VTC
1.VTC(Vocational Training Council)
VTC即香港職業訓練局,成立于1982年,是香港地區最具規模的專業教育培訓發展機構,每年為約24萬名人士提供多項國際認可的職前和在職課程,包括適合中三至中七程度的課程、學士學位銜接課程、研究生課程等,頒發國際認可的學歷資格。
2.香港地區職業教育
香港地區職業教育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由于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和自由市場的經濟體制,香港地區職業教育不同于內地職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能給我們以啟迪。
知名教育機構培生集團發布了最新全球教育系統排行榜,芬蘭、韓國和中國香港位列前三,日本和新加坡緊隨其后。由于歷史原因,香港地區中西方文化并存,其教育體制、文化氛圍受到英國的影響而帶有某些西方元素。因此,香港地區可以作為研究中西教育差距的一面鏡子。人才是香港地區發展的原動力,職業教育是香港人才發展的孵化基地。
(1)歷史回顧。19世紀,香港地區工業開始萌芽,1933年首次成立資助工業專門學院。20世紀60年代,勞動密集低科技型制造業蓬勃發展,1965年,香港成立工業訓練咨詢委員會,商議解決人力培訓策略問題。20世紀70年代,香港地區工業起飛,工業教育進入蓬勃階段。1982年,香港地區訓練局成立并發展至今,專業課程框架配合新高中學制,課程多元化,開辦專業大學學位課程,多階進出,發展資歷架構及行業《能力標準說明》,推動終身學習。
(2)政府支持力度大。香港地區政府教育開支為687億港幣,每年占公共開支總額的18.5%;職業教育開支20億港幣,每年占職業訓練局整體開支約56%。
(3)香港地區職業教育及培訓提供者。香港地區職業教育半官方機構有職業訓練局、雇員再培訓局、制造業議會、制衣業訓練局,民辦單位有工聯會聯合訓練中心、明愛訓練機構、專業進修學院及各大學進修中心。
(4)政府法定機構。政府法定機構是受政府資助的辦學實體,有獨立的理事會依法管理,理事由政府委任(一般涉及政府議員、教育界人士、雇員、行業代表等),由一名執行理事負責機構的運作(相當于校長)。
(5)教育方法要實用實效。香港地區職業教育既保留了東方教育“學以致用”的傳統,又融合了西方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科學手段,強調與實際結合,重視實際操作。教育場景力求與現實工作環境接近,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實習過程,想從事什么工作,就學什么技術,重點是學會操作。
(6)培養目標要緊貼市場就業。香港地區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為勞務市場輸送合適的勞動力,職業教育機構的招生辦學計劃、課程開設,都是按照人才市場的供求信息制定的。香港地區政府職業訓練局下屬的20個訓練委員會和8個一般委員會通常每兩年對各行業的人力需求情況進行全面調查,不僅為職業教育機構提供指導,也為提高就業率提供幫助。
三、九型人格與課堂管理
九型人格是一個性格分類學說,屬于MBA必修課程,近些年應用于課堂管理與班級管理中,對班級管理與班干部選拔任用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課堂管理也是一門學問,九型人格對提高教師課堂管理能力,提升教師掌控課堂的藝術,有較大幫助。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管理的主體和客體都是人,如果管理者(教師)對人缺乏了解的話,那么管理就會有空洞。課堂管理涉及環境、時間、個人三方面因素。首先,最容易控制的是環境因素,合適的教學環境(設立一個良好的授課情景)對授課質量的提高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感覺,“孟母三遷”的典故就是很好的實例。其次是時間因素的控制,時間因素往往都是受學校控制的,時間因素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Deadline(最后期限)問題,考試前一個星期,課程草草了事,未知的放假或其他公務安排也容易影響課程的正常進度。最后是個人因素,個人因素也是最不易控制的因素。課堂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人是最難的事情。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往往最難管理,大致可以把課堂上學生的行為歸結為只會讀書、放任不學、擾亂課堂、不斷發問、發呆走神、睡覺、按時上下課等。教師是課堂管理的主角,是學習活動的帶領者。大致可以把課堂上教師的行為類型歸結為認真授課型、標準為人師表型、“放牛”型、“麻辣”型、粗暴型、“填鴨”型、自我核心型、“念經”型、激情型、感覺型等。了解學生、認識學生,把學生放到合適的地方,這就是人們經常講的因地制宜、量才為用。
九型人格源于古巴比倫帝國的一個叫蘇菲派的部落,1960年九型人格學說被引入美洲;1970年,九型人格學說被發揚光大;1993年,美國斯坦福大學開辦了人格、自我認知和領導課程,將九型人格學說課程化。該課程將九型人格大致分為完美型、付出型、事業型、浪漫型、分析型、忠誠型、玩樂型、領袖型、和平型。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健康與不健康之別。在九型人格里面,也沒有說某個性格比其他類型的性格更好,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特的存在,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性格也沒有優點和缺點,性格只有特點,當一個人適當地發揮其特點時,就會被稱為這個人的優點;當一個人過度地發揮其特點時,就會被稱為這個人的缺點。九型人格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九型人格其實是一個“人的使用手冊”,讓我們知道到底該如何使用我們自己,才可以讓我們能夠成為更好的人。教師應對九型人格的基本特征進一步加深了解。
性格分析對課堂管理的啟示,從學生角度看,每個人做事的動機都有所不同,要尊重個別差異,順藤摸瓜,解開疑難;從教師角度看,要了解個人的特性,解開心結,細味人生。
四、學生管理與全人發展
香港地區的學生管理融合了中西方元素,注重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在專業課程學習之外,更加注重學生個人潛能的開發,德、智、體、群、美、事、情均衡發展,使學生既能夠掌握技能,又能夠掌握社會生存發展的技巧,通過優質及多元化的活動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學生管理處的職責,除了照顧學生的專業學習,以及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事、情方面的均衡發展,還要關注學生的個人成長及潛能開拓,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管理及發展學生的活動及服務。學生管理與學生發展的區別見表1。
個案研究
陳小明:患有多動癥;就讀汽車科技二年級;課堂上缺乏專注力;缺乏溝通技巧,在校內常與同學發生摩擦。在暑假期間,爸爸因工傷而失去工作。陳小明決定完成二年級的學習便到汽車公司工作。假如陳小明在你的學院就讀,請試著舉出校方能夠提供的服務以協助他的學習與成長。
香港地區學生發展處會針對個人需要提出個人輔導服務,例如,提供專注力,情緒及行為控制,溝通技巧,資優、拓展訓練等方面的服務。
學生發展處提供涵蓋學生發展的服務及全人發展課程,通過發展服務與課程配合,培養學生的八大特質并建立四大核心價值(見圖1)。
所謂全人教育,即培養學生具有信心、終身學習、關顧他人、身心健康、有道德感。其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及自律精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工作態度,發展學生的人際溝通、解決困難、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學生將來事業的發展及終身學習做好準備。
五、面授教學與關顧輔導
VTC針對教學設立教學獎,表揚杰出教師和輔導員,提倡優良教學典范,組織良師匯。良師匯由杰出教學獎得獎者組成,目的是提升教師素質,并制定了以下各項目標:促進實踐優良教學;協助提升教學素質;協助制定教學政策;向新入職的教師、培訓人員提供教學心得;推廣杰出教學獎。
教師如何處理源自教室的學生行為問題呢?在面授教學中,學生害怕教師的言語和功課帶來的壓力;而教師擔心學生出現任性的行為,所以大家都用“墻”來保護自己。如何拆“墻”,提升學生對教師的關注度,是面授教學與關顧輔導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最佳的“拆墻法”是良好的溝通、建立互信及教師的正能量。首先,在幾十人規模的班級里,教師如果能量不夠,學生就會失去信號變成沒電的燈塔,因此,教師要有積極、飽滿的狀態。其次,設置良好的教學環境,即情景教學、分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營造學生互相幫助的學習氛圍。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使學生形成團隊合作精神;最后,彼此建立互信,教師既要做學生的師長,也要做學生的朋友,亦師亦友,教師要以自身行為影響學生,分享自身經驗,教導學生為人處世之道。教師還應該多收集學生的意見,自我反思。教師越愿意分享,越能從正面影響學生;教師越愿意聆聽,越能了解學生,了解學生行為的動機。學生表面的行為是玩電游、聊天、打擾他人、逃學,其動機可能是為了逃避一些負面情緒和問題,例如寂寞、家庭不和、迷失方向、感情問題、學習方法錯誤等。對癥下藥、拆墻得當,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學生才會熱愛教師。
六、專業教育與敬業精神
香港地區VTC課程設置參考英國職業模式,注重課程實踐性和專業化,注重學生的創意發展、綜合能力、國際視野、終身學習及可持續發展。例如,多媒體專業學習內容為游戲及動畫開發、香港地區創意工業、動漫課程開發、教學經驗分享、香港地區動漫專業及學生經驗分享、香港地區動漫電影制作過程和管理。特別是課程開發、課程設置、學生考核等方面值得借鑒。課程開發需要課程評審會議通過才能實施,評審會議一般由3名校內評審成員、2名校外評審成員、2名本地行業專家組成;課程設置為兩年共5個學期,每年2.5個學期,一年級課程較多,考核形式多以試卷為主,二年級課程以工程實踐為主,多以作品、報告、項目形式考核,完成特定項目后學生分享作品,并進行個人答辯。
香港地區專業教育有如下特色:以人為本;提供一條龍服務;專業、課程多元化,以就業為導向;適應行業需求靈活調整;政府支持;符合“雙師型”要求;以行業為伙伴;多階進出;學歷、資歷兼備;認可度高。
此外,香港地區教師的終身學習和敬業精神值得學習。香港地區某動漫培訓講師是從業20年的模具專業博士,在香港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中(香港產業由工業轉向服務業),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并考慮到培訓機構未招到模具專業學生的情況,他利用一兩年的時間學習進修,目前從事動漫行業有6年,成功轉型。這不是個例,而是VTC乃至香港地區業界的普遍現象,這就是香港地區人的終身學習精神。
七、為夢想助力的孵化基地
香港數碼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利用數碼港盈余進行創業資助,成立香港數碼港創意微基金(CCMF),資助有創業夢想的年輕人。創業夢想者懷著創意向CCMF提出申請,行業協會經過審核認定可行后,在6個月內將為申請人提供10萬元港幣的創業資助,以助其實現發展理想,如果申請人創業成功,CCMF不求回報,也不占任何股份;如果申請人創業失敗,CCMF也不要求申請人彌補資助款項。如果申請人需要培訓進修,可持票據報銷75%的學費。
八、小結
香港地區職業教育值得學習與借鑒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第一,辦學形式多元,管理自主。辦學形式的多元化,有效地促進了香港地區教育的發展,學校廣泛吸納不同的辦學思想,豐富學校文化,充實學校的教學語言等,對發展職業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辦學權的充分自主,讓學校的管理者能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辦學,也能充分地實現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發展。
第二,全面發展,注重公民教育。香港地區教育改革的目標是要把學生培養成樂于學習、善于溝通、勇于承擔、敢于創新的一代新人。香港地區教育十分強調公民身份認同和為社會服務,重視公民素質在教學中的滲透,非常注重學生通用能力的培養。
第三,校本課程多元化。校本課程全面開發,學校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開發多元化課程,注重與行業接軌,抓住市場行情,定崗定人。
以全人教育為核心,建立一套專業核心能力教育評價體系,以學校為主導,借助行業標準開發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具有信心、終身學習、關顧他人、身心健康、有道德感,其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及自律精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工作態度,發展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解決困難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學生將來的事業發展及終身學習做好準備。
(作者單位:廣東省潮州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