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繼軍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西洞鎮農林牧中心,甘肅 酒泉 735001)
培食用菌是我國循環農業發展的新技術,對于該項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有助于提升我國相關產業的生產率,提升從業人員的收益水平。本文以秸稈栽培食用菌的技術作為具體研究對象,找出其目前階段發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結合業界成熟的理論技術,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為接下來的研究打下基礎。
關鍵詞:秸稈栽培食用菌;技術分析;生產技術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S64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06
廢物利用一直是各國農業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視的課題,如果可以做到合理的廢物利用,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農業的發展,提升相關的從業人員的整體收益水平。尤其是我國科學發展觀以及循環農業發展理念的提出,將生產廢料變為其他工作的用料成為了農業發展的重點關注對象與研究課題。秸稈栽培食用菌的使用和研究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展開的。
1 秸稈栽培食用菌的使用有助于促進循環農業的發展
循環農業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重復且充分利用各類的資源,達到農業生產資料使用率的最大化,從而提升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節省成本,同時實現節能減排的環保目標,促進農業向著現代化、綠色化、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循環農業的特點包括減量化、重復利用以及重復循環。所謂的減量化主要指的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于農業生產資料的使用盡量的減少,以降低廢物產生的可能性,也降低了相關物質污染環境的可能性,降低污染的風險;所謂重復利用指的是,農業生產資料可以多次往復使用,而不是生產資料使用的單一化;重復循環指的是農業生產資料可以被多主體重復的循環使用,某些生產資料可以成為再生的資源。在循環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要注意加大宣傳力度,培養農業從業者的循環發展意識,制定相關的頂層設計和規劃,促進循環農業的可持續快速發展。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要突出綠色的概念,不僅是作物的顏色,還要構建相關的綠色產業鏈,加大相關的產品種植力度;要重視對于土壤和水源的保護,注意生物害蟲的具體防治問題以及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工業污染,做到防患于未然,從而提升綠色農業發展的水平[1]。
秸稈栽培食用菌的使用是我國現階段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所謂食用菌指的是以農作物的秸稈、牲畜的糞便以及其它農業原材料為原料,所制成的食用菌類。整體的制作工藝如下。收集起農業園林生產環節所產生的廢棄物,以及畜牧飼養環節所產生的糞便垃圾等,在固定的生產池中進行混合和發酵,隨后形成初級的食用菌,在經過多道工序的處理后形成最終的食用菌以及菌糠,進而加工成有機肥料和節糧飼料,分別反饋到農業園林生產和畜牧飼養過程中,從而形成了循環機制,促進綠色農業的發展。而農作物秸稈作為食用菌制作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我國有著非常廣泛的種植和收獲區域。農作物秸稈是世界上的第4大可提供能源的材料,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在我國,每年生產和收獲的秸稈能達到57億t之多,占據了世界秸稈總量的20%~30%,每年秸稈數量增長率則高達10%左右,其來源主要包括了玉米、水稻和小麥的秸稈。通過對于秸稈的利用,每年我國可以收獲大約300多萬t的氮肥、700多萬t的鉀肥以及70多萬t的磷肥等。雖然如此,每年我國浪費和隨意焚燒掉的秸稈依舊非常的多,這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污染大氣的環境,也使秸稈錯失作為相關循環農業發展材料的機會,不利于循環農業的發展。如果能利用秸稈栽培食用菌,那將是非常好的嘗試,具有很大的實踐意義和學術價值。
2 秸稈栽培食用菌使用及配制流程
秸稈栽培食用菌的使用和配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具體的環節,選擇和收集原材料,比如收集小麥、水稻和玉米的秸稈。在具體收集工作展開之前,必須要對相關的收集對象進行農作物成分及化學分析,達到要求的才可以進入下個步驟。在這步工作完成之后,要對收集到的原材料進行粉碎的工作,即利用農業用具將收集到的那些原材料壓扁和處理,隨后進入滅菌室進行滅菌和發酵工作,之后再進行相關的農業接種,在接種過程中對于接種環境及原材料的溫度、濕度、pH值等具體的指標都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以免出現接種失敗的現象。在拌料環節必須注意相關配方的選擇和使用,注意各類的配方適用對象和方法的不同,結合具體的操作目標進行配比;要注意各類配方的加水比例以及稀釋的比例,掌握好數據,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也要注意場地的干凈整潔,不要有過多的細菌和雜物出現。在以上環節都完成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發菌工作,這是秸稈栽培食用菌培養的重要的環節,將決定最終的成敗。在發菌過程中,要注意發菌場所的清潔衛生以及相關環境指標的控制,發好的菌就可以直接長出最終的菇類,以供銷售和使用。
3 結語
秸稈栽培食用菌技術對于循環農業的發展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相關農業從業人員應當加大對其的研究力度,提升秸稈栽培食用菌的培養效率和成品率,促進該技術在各地推廣和使用,促進我國循環農業的快速發展,提升我國整體的農業水平,也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海存.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J].中國農墾,201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