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展
《大明王朝1566》是由劉和平擔任編劇和制片人,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講述嘉靖三十九年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奸臣嚴嵩黨羽密布、權傾朝野,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的故事。
該劇于2007年1月8日在省級衛視首播,播出之際雖然贏得業界普遍贊譽,收視率卻僅為0.5%。然而就是這樣一部沉寂已久的歷史正劇,卻在時隔十年后登陸網絡“高調”贏得觀眾視線。
2017年2月13日,《大明王朝1566》作為會員付費劇目在優酷獨家上線(目前已分集向非會員開放)。優酷相關負責人告訴《綜藝報》,《大明王朝1566》獨家上線12小時,播放量就已破百萬,后臺拉新與留存的數據也一路向好。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王朝1566》的人均播放時長達到了2.5小時,遠高于一般網劇的平均值。“在觀眾對華麗場面、緊湊劇情、個性人設等視聽要素愈發嚴苛的當下,僅憑其能夠長時間吸引觀眾收看這一點,就足以證明這部劇的價值。”
《大明王朝1566》十年后的熱播自然離不開其優秀制作班底和優質內容,細心的網友發現,截至目前該劇在豆瓣評分9.5位列國內歷史劇排名第一。但《大明王朝1566》十年后的“走紅”原因顯然絕非 “品質”二字能夠一語蓋之——網絡新媒體才是其“煥發新生”的真正“幕后推手”。
老劇復燃考驗優質內核
距離《大明王朝1566》第一次開播已經十年,0.5%的收視率不可不謂之慘淡。談及第一次播出時收視率低迷的原因,劉和平認為與當時的電視劇大環境有關。2007年正值湖南衛視打造娛樂化的關鍵時期,受眾口味加速變化,且觀眾群體也更加年輕化,與《大明王朝1566》的目標受眾重合度較小,加上非黃金檔上映,所以該片就此被“雪藏”。
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發展,意見領袖迅速成長,年輕受眾的審美逐步提高,曾經以浮夸+腦殘為標簽的偶像劇;以特效+鮮肉為標簽的IP劇已經不能滿足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一些觀眾進入審美疲勞階段,豆瓣、知乎等擁有更高受教育程度用戶的社交平臺開始凸顯出對于精品作品的渴求。《大明王朝1566》在此時選擇重映可謂順勢而為。
優酷相關負責人告訴《綜藝報》,“我們一直在關注高品質大劇,《大明王朝1566》作為一部豆瓣高分劇,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很好的口碑,網友對該劇的呼聲很高,這次正好趕上原屬湖南衛視的版權到期,重慶衛視也計劃將其在電視臺播出,所以優酷就購買了網絡獨家播放權。”
盡管是一部十年前的“老劇”,但是其豆瓣歷史劇第一的排位絕非虛名。該劇的制作陣容十分強大,導演張黎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豆瓣評分9.6,自媒體大號“獨立魚電影”曾發文評論,“單憑《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兩部劇,張黎就足以稱得上國產電視劇第一導演。”
《大明王朝1566》中飾演海瑞的演員黃志忠對張黎認真的工作態度很是嘆服,“拍攝的時候,導演張黎要求所有演員提前一個月進組籌備,演員下戲的時候,要看導演推薦的書。拍攝時,早晨5點起床背詞,7點出發拍攝。在片場最常聽張黎說的話就是‘看不過去啊‘不行啊,所以和他拍每一場戲都不能敷衍。”
該劇的編劇是有“中國王牌編劇”之稱的劉和平,他編寫了《北平無戰事》《雍正王朝》《滄海百年》等眾多令觀眾耳熟能詳的作品。《大明王朝1566》副標題為《嘉靖與海瑞》,可是男二號海瑞直到第六集才進入觀眾的視線,這就是劉和平不疾不徐的敘事風格:草蛇灰線,伏延千里,劇中展現的君權、民生、國防等各個方面都像是抽絲剝繭一般,在觀眾面前逐步展開,逐漸清晰。有網友表示,“(《大明王朝1566》)這部國產歷史劇巔峰作品,劇情人物表演配樂畫面無一不是神級,看腦殘劇我經常想給編劇智商充值,看這部劇我只想給自己的智商充值。”
除了實力導演和王牌編劇,眾演員的無瑕疵演技更讓觀眾嘆為觀止。陳寶國飾演的嘉靖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卻在屏風背后掌握著整個江山,采用“制衡”之術,讓別人無法猜透他的喜怒哀愁。為了充分詮釋角色,陳寶國將炯炯有神的雙眼半閉著,臺詞速度也刻意放緩。而劇中楊金水的扮演者王勁松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將時而開懷大笑,時而眼露兇光,時而裝瘋賣傻的楊金水詮釋的入木三分。有網友點評稱“楊金水演的太好了,中國近三十年第一太監非他莫屬。”
正是因為有著優質的內核,《大明王朝1566》才能從十年的歷史考驗中脫穎而出,進而圈粉無數。
歷史劇的網絡新玩兒法
互聯網技術正在改寫著中國眾多行業的命運,影視業也不例外,但是同樣的,互聯網也同樣賦予了各行業更多的機會。《大明王朝1566》再度引發觀眾追捧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是借了互聯網的光。
優酷在決定重映該劇前,做過詳細的數據調查,發現大量受眾在優質影視作品上都有著明確的需求。這部分受眾群體也從過去的知識分子、精英高端人群擴大到對“鮮肉+IP”偶像劇感到疲軟的互聯網思維年輕受眾。
優酷負責人告訴《綜藝報》,《大明王朝1566》上線后,優酷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了兩個信號:第一,受眾群體年輕化。觀看《大明王朝1566》的用戶主要集中在為男性,年齡18-29歲,學歷在本科學歷及以上。優酷播出時網友的彈幕和評論顯示,“好看”“不錯”“喜歡”等正面評價很多。第二,受眾群體普遍有著良好的文化素養,價值判斷和品質追求。
優酷專門為《大明王朝1566》制定了有針對性的營銷方案。“這部劇思想品質、精神品質與藝術品質俱佳,要很好地處理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做到既能夠洞察用戶需求,將精挑細選的精神盛宴奉獻給年輕觀眾,又能引領文化潮流。”為此,優酷在宣發上強調“經典新看”,在網友中發起共“彈”大明活動,以彈幕聊劇的方式,讓劇中的故事情節、歷史背景、演員演技等眾多內容在受眾群體中重新解讀,引發熱議。“用年輕人的方式觀劇,讓老劇逢春。”
除了“彈幕聊劇”外,優酷在《大明王朝1566》的觀看模式上采用了會員搶先看全集的模式,“一方面吸引了固定用戶群體觀看,對播放量和會員數量的增長大有助益。另一方面,更能發揮強力的拉新作用和會員的高效轉化,慕名而來的粉絲中出現很多95后00后便不足為奇了。”
除了優酷的平臺宣傳,還有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引導。該劇復播的消息傳出后,毒舌電影、獨立魚電影、影視獨舌等一些自媒體大號和微博大V開始“自來水安利”。優酷負責人表示,“《大明王朝1566》在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中影響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