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卉
摘要:在面向大眾普及高等教育的進程中,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迅速,為提高國民文化素質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盡管目前國家對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已經在采取新政,但高校教學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不能回避,本文提出了加強高校教學管理的基本觀點,旨在與高校的同仁切磋交流。
關鍵詞:教學管理 認清不足 抓住關鍵 形成合力 競爭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5-0173-01
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進程中,高校教學管理的不適應性也在逐漸顯露,盡管國家目前正在進行教育結構的調整,但高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仍舊不能忽視,而如何認清問題,抓住關鍵,形成合力,強化競爭意識,是高校教學管理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和積極實踐的關鍵所在。
一、認清問題,破解影響發展的癥結
從總體情況而言,從負責任的角度出發,在我國的高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能應當是多方面的,但是具體分析后應當能夠清楚認識到最為關鍵的還是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上。一個是整體設計的問題,也就是說,曾幾何時,由于普及高等教育的心情極其迫切,在教育規模擴大化的過程中,沒有更加科學處理好“分門別類”的問題,導致普通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發生矛盾,致使我們在學生的教育中過于重視研究型人才的培養而忽略了高等專業性人才的形成,當前,我們強調了高職的分類,就是對這種問題的有效解決辦法;一個是效果中產生的問題,也就是在人才培養工程中出現了質量和數量之間的矛盾,在強調數量擴大的過程中,由于一些院校的能力問題,以及由于一些院校的認識問題,致使一些經過高等教育后的人員并不具備“名實相符”的水平,雖然走上了社會,但不能適應具體工作崗位的需要;一個是教學資源中的問題,具體表現在教育投資有待增強的問題、教育資源分散統一關系的科學處理問題、高校自身管理有待提高的問題。認識這些問題就是應當抓住了問題的關鍵,解決了這些問題就會應當獲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關鍵,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管理目標
開展高等教育不是為了擺樣子做秀場,更不是為了賺錢財求富裕,而是確實要實現“培養專門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這樣的三大職能,所以,我們就需要牢牢抓住關鍵問題,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地位不動搖,在為學生們提供優良的師資力量、良好的學習環境、過硬的硬件設施的基礎上,強化對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引導,力求使學生們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在學校的正確引領下,積極思考和探求“如何做人”和“怎樣做事”的實際問題,使他們能夠成為有正確思想、有良好品行、有科學知識、有實際能力的真正人才。為此,我們在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科目的選擇、教學資源的啟用等方面,都需要把學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來思考和布局,通過一切具體可行的科學性的措施,為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形成合力,提升三個層面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
要實現教學管理不僅在于應當具有的設施設備,更在于要有一支過硬的施教者隊伍,要使這支隊伍中的管理層面人員、教學層面人員、服務層面人員成為整體性的合力,成為能夠幫助學生們成才的有力幫手,所以,就需要這樣的三層面的人員做到“目標性要統一”“行動上要一致”“配合上要密切”。
所謂“目標性要統一”,就是應當明確每個層面在參與高等教學中意義,知道自身的職責,清楚服務的對象,要有大局觀念和整體意識,要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所謂“行動上要一致”,并不是指簡單都來做一個動作,而是對實現同一性目標所作出的一致性的努力。所謂“配合上要密切”就是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工作格局,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做大效果,產生“組合拳”的作用,要避免發生“同臺不同戲”“同戲不同調”,甚至是“拆臺”“攪戲”問題的發生。
這里最為容易發生的就是教育層面與管理層面“兩不搭”的問題,必然形成人才培養中的“脫節”甚至是“斷層”,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強化競爭意識,增強高校自我生存危機感
高等教學不是某一些人的事業,也不應當是某一個學校的擔當,而應當是在國家層面的社會共同責任,所以,我們在強調每一所院校自我強化建設的同時,更需要引入健康的競爭機制,在國家的大范圍內,在社會需要的推動下,實現健康的優勝劣汰。
幾年前,我國實現了大院校向中小院校的兼并整合,使教育資源在再分配中得到了有效的優化,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后,我們感覺到這種發展的力度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通過競爭手段來提振我們的高教管理,真正實現強勁有力的發展勢頭,使我們的高等教學在與世界競爭中,更具實力和戰斗力。為此,我們應當在國家層面實行專家評審組,對各高校的教學管理實現定期的巡視考察,對于確實不具備辦學條件的,對于確實已經喪失競爭能力的、處于落后地位的,要痛下決心,該關停的就停,能并轉的就并轉,使我們的高等教育不誤人子弟,不貽害國家發展,這樣才會觸動各個高校的內心,從而增強各個高校自我發展的意識。
責任編輯: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