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音
摘要 2016年即將過去,在2016年上半年發生的英國“脫歐”事件可以說是本年度最受關注的重大國際事件,它不但對英國本國而且對歐盟的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說英國脫歐不僅在短期內而且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深度影響和改變現有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
關鍵詞 英國“脫歐” 歐盟 世界政治 經濟 格局
中圖分類號:D5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348
一、英國“脫歐”的背景和原因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了“脫歐”公投,脫歐陣營以51.9%的得票率獲勝。英國脫歐的消息傳出后,全球股市、匯市劇烈震蕩,英鎊出現創記錄跌幅。
英國選擇脫歐是全球化過程中反全球化力量的體現,也是當今世界經濟危機和移民危機加深背景下發達國家中出現并蔓延的民族及民粹主義的表現。實際上,英國與歐盟的矛盾由來已久。從歷史上來看,英國長期與歐洲大陸就是分離的,其宗教、政治與法律體系也明顯區別于歐洲大陸其他國家,后來雖然加入了歐盟,但作為經濟規模排名歐盟第二的國家卻一直或多或少的受到法德等國的排擠和壓制,逐漸有被邊緣化之感。加上英國國民始終保持較強的主權意識和民族自豪感,所以英國國內的疑歐傳統一直都存在。
近些年來,英國和歐盟在很多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明顯,例如在經濟政策上英國主張更加寬松的自由貿易,而龐大的歐盟管制體系限制了英國和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自從2012年歐債危機后,歐盟經濟狀況惡化,移民快速增長,國家福利負擔加重,難民潮和恐怖主義蔓延,這些都加劇了英國和歐盟之間的矛盾。
二、英國“脫歐”后的可能走向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后,英國政府也已確認脫離歐盟,就在今年10月,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表示英國將在明年3月底前根據《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規定正式啟動脫歐程序,并同時開啟英國與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為期兩年的談判。
在接下來的談判過程中,英國和歐盟都面臨一系列的挑戰,最為關鍵的是需要確定英國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關系要如何發展,如何從原來的關稅同盟向其他模式調整。
對于英國和歐盟來說,未來可借鑒的模式包括了EEA模式、FTA模式、WTO模式等。EEA模式即歐洲經濟區模式,代表國家是挪威。如果選擇了EEA模式,脫歐后的英國雖然不是歐盟成員國,但可繼續作為歐洲經濟區一員,可享受自由貿易協定的收益并與歐盟保持最緊密的經貿聯系,不過英國將要面臨比歐盟成員更高的非關稅壁壘。不利的因素是英國在歐盟的法律制定中沒有發言權,同時要分攤歐盟預算,還要承擔開放邊境和接納移民的責任。FFA模式即自由貿易區模式,代表國家是瑞士和土耳其。如果選擇FTA模式,英國與歐盟需要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形成某種形式的自貿區。英國擁有決策自由度,同時享有歐洲單一市場的部分便利,但在對歐盟的服務出口方面要受到限制。英國不需要接受歐盟一體化的其他方面,尤其是人員的自由流動,不分攤歐盟預算。WTO模式即世界貿易組織模式,如果選擇該模式,英國與歐盟之間沒有特殊的貿易協定,雙邊經貿往來將重新引入關稅及非關稅貿易壁壘。
究竟英歐會選擇哪種模式我們現在無法確定,但從特蕾莎.梅10月在保守黨黨代會中的講話可以獲得一些信息。除了表示英國將在明年3月底前啟動脫歐程序外,特蕾莎·梅還提到英國脫離歐盟后,不會再執行歐盟的法律,所有權利都將回歸英國,英國與歐盟的關系既不會是挪威模式,也不會是瑞士模式,而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與歐盟達成的協議。
三、英國“脫歐”帶來的影響
英國脫歐事件給英國、歐盟以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都帶來了較大影響。
(一)對英國自身的影響
首先,脫歐將給英國的經濟發展帶來顯著的負面效應。英國是靠其發達的金融業作為經濟引擎的國家,脫歐肯定會大大削弱英國在世界金融和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在對外貿易上,英國脫歐后雖然獲得了政策制定的自主權,卻失去了近5億人口的統一而巨大的歐盟自由市場,面對歐盟的貿易壁壘,英國對歐盟的出口會大幅度萎縮,這將直接下拉英國的經濟增長。而在進口方面,由于進口關稅與出口關稅一樣大幅度增加,會導致進口貨物的價格上漲,影響普通人的生活。
國際投資方面,由于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海外投資者之前選擇在英國進行投資,是看中了英國的歐盟成員國身份,借助英國打開歐盟的大市場,而英國脫歐將導致大批跨國企業重新考慮在英國的投資規模,甚至撤出英國。
在金融服務業方面,英國會受到較嚴重的影響,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將會逐漸下滑。一方面,之前許多歐洲大型金融機構都將總部設在倫敦,歐盟國家的許多金融交易活動也都在英國開展,但英國脫歐后這些金融活動所面臨的制度環境將發生改變,同時許多機構也會將業務轉移至歐盟的其他國家。另一方面,英國脫歐不利于英國的銀行業和保險商在歐洲的發展。例如英國的銀行需要重新在歐盟成員國設立子公司才能在歐盟內部開展金融服務而不是像其他歐盟成員國的銀行那樣可以單獨開展業務,這樣不但需要額外的資金支持,而且使其營業額受到很大影響。
其次,從政治方面來看,脫歐有可能會導致英國的政治地位下降,尤其是在美國那里,由于脫歐后英國喪失了在歐盟的話語權,這損害到了美國的利益,那么美英關系可能會被弱化。而脫歐給英國帶來的更大挑戰來自主權與國家領土完整的保持。兩年前,英國僥幸通過蘇格蘭獨立公投而保持統一。而今年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來后,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宣布正在醞釀“脫英”。因為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更加支持留歐,而脫歐公投最終的結果違背了其意愿。一旦蘇格蘭、北愛爾蘭甚至威爾士采取“脫英”公投,結果很有可能導致英國分裂。
(二)對歐盟的影響
英國雖然不是歐共體的創始成員國,但從1973年成為歐共體成員時起,就與德法兩國被尊稱為歐共體的“三駕馬車”,所以英國對于歐盟一體化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英國脫歐將從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對歐洲一體化構成挑戰。
在經濟上,英國脫歐直接導致歐元貶值,使歐元平衡美元獨大的地位下降,這對歐盟經濟復蘇是非常不利的。2015年英國的GDP占歐盟GDP總量的17.2%,進出口貿易占歐盟貿易總量的約8%,失去英國的歐盟總體經濟實力將下一個臺階。英國每年對歐盟的預算貢獻僅次于德法兩國,同時英國還吸納了200多萬歐盟其他成員國公民在英國就業,英國脫歐后,這些都會給歐盟經濟帶來直接的沖擊。
除此以外,還會影響到歐盟的自由貿易進程,使歐盟的金融機構業務受到波及,給歐洲的國際資本流動機制和金融監管體制帶來不利影響。
在政治和安全領域,由于英國和法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核大國,那么英國脫歐將會嚴重削弱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降低歐洲在國際關系體系中的地位。另外,英國脫歐事件進一步暴露了歐盟治理結構中的體制性弊端以及歐盟一體化過程中政治一體化與分離主義之間的矛盾。
在社會基礎方面,英國脫歐可能會在歐盟內部進一步激化疑歐主義思潮,使得歐盟其他國家的民眾對歐盟體制與政策產生更大的不滿,降低歐洲民眾的歐洲認同感,甚至激化歐盟核心國家與外圍國家的矛盾,從而削弱歐盟的政治凝聚力。而最讓歐盟擔心的是有可能引發其他歐盟成員國對英國脫歐公投的效仿。在英國脫歐公投后,法國右翼政黨領導人呼吁法國舉行相似的脫歐公投,瑞典、荷蘭、意大利等國也都對“脫歐”有較高的呼聲,特別是意大利目前的狀況比較令人擔憂。一旦各國開始效仿英國,那對歐洲一體化所造成的損失將是難以估量的。
脫歐對歐盟一體化敲響了警鐘,迫使歐盟重新思考其一體化的戰略,促使其進一步反思并完善其制度設計,實施行之有效的改革,歐盟應該更好的反映各個歐盟國家內部的利益訴求,民眾的利益訴求,而不僅僅是一個由歐洲精英層構成的官僚體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加穩健的推動歐洲一體化事業繼續前行。
(三)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影響
英國脫歐,主要會通過投資與貿易渠道、金融渠道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產生沖擊,從長期來看,由于全球投資和貿易體系受到損害,以及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即歐盟受到的長期損失將導致世界經濟的增長受到拖累,全球經濟復蘇可能會更加困難,全球性的經濟格局或許面臨大的調整。
英國脫歐,將改變世界幾大國之間的關系和格局。對于美國而言,英國脫歐將削弱其借英國控制歐盟的力度,但同時由于歐盟的地位下降又會使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強化。對于俄羅斯而言,無疑是這次脫歐的最大贏家,由于英國是歐盟內部主張對俄制裁的最主要力量,英國脫歐后,俄羅斯和歐盟的關系會逐步緩和,俄羅斯會爭取讓歐盟早日解除對其的制裁,這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將有非常明顯的幫助。對于中國來說,英國脫歐有利有弊。一方面,英國脫歐后經濟面臨衰退風險,英鎊匯率貶值,肯定會影響到與我國的貿易往來,同時由于缺少了英國這個打開歐盟大市場的橋梁,短期內中歐經貿關系也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從中長期來看我國一定會調整中歐、中英合作布局,歐盟和英國為了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都會加強與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合作,這樣歐盟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可能因此迎來轉機,同時為我國的“一路一帶”戰略和人民幣國際化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