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翌陽
摘要 在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于出行有著更高質量的要求,而傳統自行車因為行駛速度慢,已經無法滿足大眾的出行要求了,特別是很多路程較遠的上班族。而電瓶車由于價格越來越實惠、行駛速度越來越快,因此也受到人們的喜愛。如今,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數量眾多的電瓶車,與此同時人們駕駛電瓶車而出現交通違法行為的現象也頻頻發生,為城市交通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值得有關部門加大懲治力度,也需要社會各界都對于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規范電瓶車的使用,保證人民的出行安全。本文主要以臺州臨海為例,分析了當前城市電瓶車交通違法亂象,同時也提出了相應的治理措施,希望可以為城市交通秩序規范提供一些參考借鑒。
關鍵詞 電瓶車 交通安全 違法現象 臺州臨海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37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不斷推進,城鎮化現象非常普遍,大量農村人員涌入城鎮,及大地帶動了城市發展,而人口數量的暴漲也給城市交通帶來很多問題,城市交通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電瓶車由于具有環保、小巧、價格不貴、速度比傳統自行車快等諸多優點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尤其是上班一族,再加上政府相關政策的鼓勵,電瓶車目前已成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之一。電瓶車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出行要求,為人們出行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條件,但與此同時也對城市道路交通造成一系列安全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電瓶車頻頻發生的交通違規行為,導致城市交通事故量連年攀升。臺州臨海市是一個三線城市,也是典型的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發展起來的城市,因此能夠真實地反映出我國城市中電瓶車的交通狀況。本文通過對于臺州臨海電瓶車主要的交通違法行為進行研究,提出了主要的電瓶車整改措施,這對于我國電瓶車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臺州臨海市電瓶車交通違法現狀調查
從2016年9月7日起到2016年9月23日,我們通過在網上發布關于臺州臨海市電瓶車交通違法現象調查問卷,在為期半個月的時間里收到721份問卷。在調查者中,有56.1%為女性,接受調查的人群在各個年齡段都有分布,且以30-45歲為主。在受調查人群中,67%的人有電瓶車。通過在調查問卷中設置個人聯系方式一項,且事后通過電話聯系核實被調查人填寫問卷的實際情況,可以發現多數的調查問卷都是有效的,所得到的數據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真實地反映出臺州臨海市電瓶車交通違法情況。
通過對于調查問卷的數據加以分析,可以發現總結出以下五點結論:
1.在接受調查的721個人中,有67%為女性,說明在女性群體中對于電瓶車的持有數量很大。
2.大眾使用電瓶車主要是用作代步工具,包括平時上下班、接受孩子、買菜購物等。
3.通過調查發現人們騎電瓶車出行發生的交通違法行為主要包括闖紅燈、逆向行駛、電瓶車載人、飆車、隨意駛入機動車道、加裝遮陽傘、邊騎車邊接聽電話、車輛所載物體超重、未上車牌等幾項,而在所有的違規現象中闖紅燈所占比例為29.7%,逆向行駛所占比例為19.2%,電瓶車載人為11.6%,這三項在所有的交通違規行為中占據了前三名。
4.電瓶車擁有者人群中只有8.7%的人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關于電瓶車的使用規章制度,而有57.4%的人是完全不知道這些規定的,從中可以看出多數的電瓶車擁有者都缺乏足夠的電瓶車駕駛方面的法律知識,而且安全意識也很淡薄。
5.電瓶車車主人群中有37.2%的人出現過因為違反交通規則而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況,原因主要是多數人都存在僥幸心理,覺得不會出現事故,或者是忽略了事故的危險后果。
二、臨海市電瓶車交通違法原因分析
(一)市場上電瓶車車輛超標現象嚴重
目前市場上的電瓶車超標現象非常嚴重,主要表現為:第一,最高車速超標。電瓶車廠家為了贏得客戶的喜愛,將電瓶車最高速度做的越來越高,遠遠超出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有關規定,在規定中指出城市電動自行車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出十五公里/每小時,但實際上臺州臨海市的電瓶車最高速度可以達到四十公里/每小時,而且電壓通常都大于36伏。但是電瓶車的制動裝置卻是按照最低時速標準所安裝的,因此當電瓶車車主行駛速度過快時,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也無法及時將車速降下來,很容易發生碰撞;第二,車重超標。我國電動自行車相關標準指出,電瓶車整車重量不得超出四十千克。但實際上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而將電瓶車重量越做越大,目前臨海市在售以及道路上的電瓶車整車質量多數都超出了四十千克。當電瓶車質量過大時,慣性也會增加,這樣也會給及時剎車帶來很大困難,會極大地增加事故的危害性。
(二)電瓶車車主交通安全意識薄弱
在電瓶車相關法律體系中并沒有規定電瓶車駕駛人要像機動車那樣必須得取得駕駛證方可駕駛,電瓶車車主沒有進行專門的訓練和相關的嚴格考試就能騎車上路,所以,自然而然駕駛人法律法規知識比較薄弱,對交通安全知識不夠了解。駕駛人騎車上路之后經常出現闖紅燈、急剎車、逆行等違規行為。而且很多電瓶車車主都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偶爾的違規行駛并不會導致交通事故,或者是沒有正確認識到交通事故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所以道路上的電瓶車違規行為屢見不鮮。
(三)交通管理部門監管難度大
現在,我國大多數地區對于電瓶車行駛以及管理都沒有出臺明確的執法制度與標準,在臨海市也是如此,因此交警部門在遇到電瓶車違規行駛時也不好處理,經常會因為無法可依而放棄懲罰電瓶車車主,這無疑會使得電瓶車車主更加猖獗,無法起到震懾效果。而且由于城市電瓶車數量龐大,管理起來并不像機動車那樣方便,電瓶車也沒有完善的牌照管理系統,所以電子攝像頭就無法在電瓶車身上得到運用,交警部門也不能根據攝像頭拍攝情況準確找到相應的車主,執法難度很大。
(四)電瓶車生產銷售監管力度不夠
因為我國對于電瓶車主要采取非許可證制度管理,電瓶車銷售廠家只要在工商部門申報注冊,就可以進行出售電瓶車。而且電瓶車在生產時主要按照行業自身所制定出來的標準進行,僅需要在質監部門進行備案就可以了。在社會上,大多數的檢測機構都不會提供專門的電瓶車檢測業務,所以質監部門也難以核實電瓶車的質量情況,判定電瓶車生產是否滿足相應的生產標準,所以也就不能依法來進行懲處。這些諸多的監管不力導致我國電瓶車生產廠家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同時電瓶車品牌眾多而雜亂,消費者難以作出參考依據,難免會買入質量不合格的電瓶車,從而加重事故的危險后果。
三、對臨海市電瓶車交通違法現象的管理對策分析
(一)完善電瓶車管理法規,加強地方立法
一是國家相關部門要按照我國電瓶車使用情況制定出完善的行業標準,出臺可以實施的電瓶車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相應的配套規定,讓交警部門對于電瓶車違規行為可以有法可依。例如,對于電瓶車最高行駛速度做出硬性規定,要求所有的電瓶車都要安裝牌照方可上路,這樣當電瓶車車主行駛速度超出范圍時,交警就可以根據電子攝像頭調出車牌號而追蹤到相應的車主并依法進行懲處。國家要加強對于生產廠家的監管力度,從生產源頭上解決電瓶車不合格現象。二是要在法律法規不夠健全的城市實行地方立法,如臨海市可以對于本市所有的電瓶車進行登記發證,防止車主在出現交通事故以后逃逸,探索出新的電瓶車管理經驗,從而為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供參考。
(二)加強對于電瓶車的市場準入管理
當對于電瓶車市場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以后,就要強化并規范生產、流通秩序。一是要嚴格執行市場準入機制。電瓶車必須得經過省級相關部門評審以后才能進行生產、銷售,流入市場中,對于超標電瓶車不得發放車牌證,從而保證電瓶車來源安全可靠;二是要嚴厲打擊不法行為。對于沒有經營牌照而私自生產電瓶車的廠家,相關部門一定要給予相應的懲處,加大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嚴格控制電瓶車車速,使得廠家不敢生產限速超標的電瓶車;三是要取締臨海市現有的超標電瓶車;對于目前已經在用的超標電瓶車,相關部門一定要平穩過渡,采取以舊換新、折價回收、重新登記等方式逐漸消除臨海市的超標電瓶車,而對于像加裝遮陽傘這樣涉及到車主切身利益的違規行為,交通管理部門要采取柔性措施,而不能一刀切,要多考慮車主的實際利益,多進行勸說,分析利害關系。
(三)提高駕駛人的交通安全意識
對于電瓶車車主普遍缺乏交通安全意識這樣的問題,交警部門、公安部門要借助于電視、網絡、公告等手段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車主在購買電瓶車時要接受一定課時的安全教育學習,必要時還要讓車主在進行相應的道路操作考試,只有在考試通過之后才能駕駛電瓶車上路。同時還要加大反面教材宣傳力度,廣泛開展電瓶車道路安全教育,用血淋淋的交通違規事故來告誡電瓶車駕駛人,使其愿意主動遵守交通法規,不違反道路安全條例。
(四)進行集中整治,教育與處罰雙管齊下
電瓶車違規行駛會導致道路交通擁擠,而且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一定要加大整治與打擊力度,讓電瓶車駕駛者嚴格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要運用日常管理與專項整理共同結合的形式進行治理,不但要對違規的車主進行批評教育,必要時還得采取處罰手段。對于闖紅燈、逆行、超速等危害性嚴重的違規行為,要在重要路段、重要時段進行集中整治,交警部門要真正能夠起到教育、警示、震懾作用。在執法過程中,交警也要注意行為方式,避免激化矛盾,更要避免出現沖突、群體事件,采取恰當的行駛。電瓶車管理要長期進行下去,不能懈怠,要形成嚴管的氣氛。
(五)社會各界都要給予重視,監管電瓶車違規行為
面對社會問題,要從全社會出發進行解決。在治理臨海市電瓶車違反交通規則問題時,要很好地發揮出社會各界作用,將電瓶車管理提升為社會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由于城市電瓶車數量多,分布廣,增長速度快,因此管理起來也非常困難,如果單單依靠交警部門顯然是無法完成的,而只有社會各界,包括我們每一個人都起到監督作用,一旦發現電瓶車違規行為就要向有關部門舉報,從而才可以讓城市電瓶車管理更加趨于完善。
四、結論
總而言之,對于臺州臨海市電瓶車交通違法違規現象進行分析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為我國城市交通擁擠、電瓶車違規現象提供很好的參考借鑒作用。電瓶車雖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大眾的出行需求,但不可避免地也為城市交通安全埋下了諸多隱患,治理電瓶車違反交通規則問題是一場持久戰,需要社會各界都給予關注,相關部門出臺并完善電瓶車管理法律條例,駕駛人要有很好的交通安全意識。對于不同的交通違法現象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不能一刀切,交警部門也要采取柔性執法,避免在執法過程中出現沖突。相信隨著我們對于電瓶車交通違法現象關注度不斷提升,相應的措施不斷實施,臨海市電瓶車交通亂象現象定會從根本上得到遏制,城市交通秩序會真正建立起來,電瓶車也真正能夠為城市交通發展作出該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