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音樂劇之于音樂人才的全面發展職能:意義、反思與建議

2017-04-07 13:46:08李京玉
大學教育科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音樂劇意義

李京玉

摘要: 音樂劇,是劇本、唱詞、音樂、舞蹈和舞美等一系列元素的有機整體。它對音樂人才具有益智、怡情、揚善與審美的全面發展職能。就“益智”而言,它能調動生命之能量,成就有創造力的人。其方法是廣閱以窮照,激發形象思維;觀摩而慎思,誘發興趣欲望;改變評價方式,尊重多元創造。就“怡情”而言,它能激發積極情感,成就溫暖的人。其方法是以創編怡情,以表演怡情,以欣賞怡情。就“揚善”而言,它能激發良知良能,成就有德性的人。其方法是引入價值元素,重視實踐體驗,使學生明善惡,行善舉。就“審美”而言,它使人享受自由,成就會生活的人。其方法是,擺正藝術與技術的關系,孕育出純粹的音樂劇作品,提供音樂劇的表演平臺。

關鍵詞:音樂??;音樂人才;全面發展;意義;反思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7)01-0049-06

廣義的音樂劇,只要是以音樂為核心,綜合其它舞臺表演元素的,我們都可以稱之為音樂劇。狹義的音樂劇就是從音樂喜劇和美國歌舞劇兩條線索發展而來的,它包括三大要素,戲劇、音樂以及舞蹈。它是一種通過劇本、唱詞、音樂、舞蹈、創作和舞美等一系列元素的有機整合,綜合地來展開劇情、刻畫人物、表達感情、傳播觀念的表演藝術[1]。音樂劇凝聚了文學、戲劇、詩歌、音樂、舞蹈、雕塑、繪畫、建筑等知識,具有綜合性、多元性、現代性、商業性、靈活性、包容性等特征,對音樂人才的全面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它不僅能夠開拓受教育者的專業水平,而且能促進其思維、想象、情感、審美等多方面的專業綜合素養,使音樂專業人才成為有創造力、有道德、會生活、懂溫暖的人。

一、益智:成就有創造力的人

智,從本質上說,是人的原始生命能量由內向外的綿延,是人與生俱來的獨特潛能的自然釋放。它是人在意識層面能感知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與想象力的躍躍欲試。愛因斯坦如是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2]。因此,智,作為生命力量的獨特奇跡,它變化生長,生生不息,不斷綿延。正如羅杰斯強調的:“人的生命,在最好的狀況下,乃是個流動、變化的過程,其中沒有什么是固定不變的。生命在最豐富而又是最有價值的時刻,一定是個流動的過程。”[3]用教育的術語解釋,智就是生命在運行與釋放過程中創造力量的綿延與呈現,具體表現為人的想象力、創造力、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內容形式,其核心是創造力,其它智力要素是創造力的基礎。

音樂劇之于智,在于它能調動生命之積極能量,使音樂人才成為有創造力的人。第一,音樂劇以形象思維開啟想象與創造之門。根據現代心理學的觀點,形象思維是開啟創造思維的鑰匙,科學活動總是從一個猜想開始的,然后才是科學論證。也就是說,科學活動源于形象思維,成于創造思維,終于邏輯思維。愛因斯坦曾風趣地說,他的科學成就源于音樂的啟發,他的科學成就與他酷愛音樂不能說沒有關系。音樂劇的創作、訓練、表演等實踐過程源于形象思維,凝聚藝術的想象與創造,符合從形象思維到創造思維的規律。第二,音樂劇為創造力的釋放提供了生態環境。音樂劇是一項綜合復雜的舞臺表演藝術,其劇本、唱詞、音樂、舞蹈和舞美等,具有促進創造力發展的綜合性特征。音樂劇題材豐富多樣,編劇可以不拘一格,古今穿插,表現手段可以立體靈活,有機關聯。正是這種綜合性、多元性、靈活性、包容性特點,為人的想象力、創造力等綜合能力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第三,音樂劇具有激活已有經驗與整合自然美的作用。音樂劇源于生活并超越生活,大自然中變化無窮的旋律、動人心弦的節奏,個性鮮明的人物造型、沖擊心靈的舞蹈動作,能激活認知結構中多樣的、獨立的經驗與信息,將經驗體系激活,引發綜合、比較與分析的思維活動。

然而,目前我們的音樂教育一直存在與創造思維形成規律相悖的嚴重問題。第一,過度的音樂職業化,遮蔽了音樂人才的通識基礎。由于音樂教育長期秉持專才教育理念,課程設置封閉,重視科目縱深,忽視橫向聯系,導致學生知識面狹隘,教育綜合能力不強。第二,音樂專業人才培養在課程設置中,綜合性、創新性課程缺乏,阻礙了學生自主摸索與實踐體驗,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與創新精神難以彰顯。正如美國科學史家喬治·薩頓如是說:“我們的藝術家非常聰敏,但又頗為愚昧無知?!盵4]這就意味著,我們培養的人才有技能,無智慧。第三,長期缺乏一種綜合的藝術生態,遮蔽了音樂人才的創造能力。比如舞蹈方向的畢業生無法在中小學上好一堂音樂課,聲樂方向的畢業生無法組織課外舞蹈隊、器樂排練隊,更無力創造性地組織編排情景劇。過度機械而單一的技能強化刺激,極大地限制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缺乏對藝術外在與內在精神的綜合性的了解,使學生呈現單面人的特征。

如何以音樂劇為切入點,有效促進音樂人才智的發展呢?第一,廣閱以窮照,激發形象思維。智的發展如同“采集”,這里的“采集”,不只是知識原料,而是要在大腦中形成豐富的表象。為了提高“采集”的效率,學習者需要大量閱讀音樂劇本與現場觀看表演,了解音樂劇中的藝術模式和角色習性,在博學中不斷探索發現,總結經驗,獲得智慧。第二,觀摩而慎思,誘發興趣欲望。即在音樂劇的觀看、模仿、嘗試、表演中,使主體體驗、慎思與表達,進入了一種“心憤憤,口悱悱”的學習狀態。弗洛姆說過:“任意的毫無興趣的觀察很難產生有效的知識。理智所提出的一切問題都是由我們的興趣所決定的。假如興趣與理性相結合的話,那么,這種興趣不是與知識對立的,而是知識的條件。”[5]第三,尊重多元性,改變評價方式。通過自我反思評價與相互對話評價,引導學生音樂能力向多元性、綜合性、靈活性發展。成立多個音樂劇創作小組,為學生提供音樂劇的創編、展現與評論的平臺?!皩崿F學生精神自制,即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在生命能量綿延與自我、自強、自主的意識驅動之下,通過反思、冥想、體驗、頓悟、創造和總結,來提升自我專業水平、人生意義與社會價值”[6]。在閱讀與觀看的基礎上,通過藝術創作、藝術表演與藝術評論,激發主體性,培養學生適應未來創造性的藝術能力與方法。

二、怡情:成就溫暖的人

情,包括情緒,情感和激情,是人的需要得到滿足與否而產生的心理體驗,其本質也和智一樣,是生命與生俱來的,與智合而為一的混沌的原始沖動和心理活動。情在我國古代,包含“喜、怒、哀、懼、愛、惡、欲”等內容。情感是需要教育的,其教育的目的在于過濾“欲”中之雜質,消弭“怒、哀、懼、惡”等消極情感,張揚“喜、愛”等積極情感。正如梁啟超所認為的那樣,情感教育“不外將情感的善與美的方面盡量發揮,把那丑的方面漸漸壓伏淘汰下去”[7]。教育中的情,主要是主體間的精神交感、心靈融通,這種交感與融通是一種心靈的共享,“共享精神、知識、智慧、意義。大家在共享中相互促進發展,保持共識,容忍差異。因此它是一種共主體教育,生成了交互主體性”[8]??梢姡橹诮逃艽龠M心靈的互感,團結協作與愛的氛圍。

音樂劇之于情,在于它能激發人的身心的愉悅、體驗、互動等積極的情感活動。第一,音樂劇能在心靈醇正中孕育積極情感。音樂劇不是一門知識,而是親身參與音樂劇的綜合性活動之中,在編、唱與演的情感體驗過程中,去領悟、感受才能實現多學科知識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心靈與情感的交融。席勒曾說過,劇院給每一個渴望活動的精神一個展現的領域,不使個別精神過度緊張,使理智的教育和心靈的教育與最高尚的娛樂結合起來。第二,音樂劇能以藝術形象及其創作過程激發情感。音樂劇就是通過情感豐富的形象感染訴諸人的,其劇本的創作、演唱與舞蹈是情感的抒發,經過理智的加工,情感的釋放,凝聚為情感復雜的藝術形象。朗吉弩斯在他的名著《論崇高》中指出:“音樂具有一種驚人的力量,能表達強烈的情感?!盵9]第三,音樂劇能養成互動、共鳴、博愛與崇高的情感世界。音樂劇的形象思維,能夠激起對人類崇高行為的愿望,學習者把所思所想通過創作、歌唱與舞蹈的方式表達出來,把自己的情感與人分享,從而把人融入互動、共鳴、博愛與崇高的藝術世界,實現音樂劇的藝術任務和效果。

然而,我國音樂人才培養,長期存在嚴重的重知輕情的現象。第一,單調重復的技能訓練抑制情感?,F代的音樂人才培養,與工業時代初期血汗工廠的勞動沒有區別,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同一種方式,反復地操作同一臺“機器”(樂器),長年累月,如何不叫人心靈麻木、情感冷漠、缺乏愛心!第二,缺乏“我-他”情感融合與心靈互動的心理關系。在表演現場如何與眾多觀眾交流?在音樂劇表演時又如何與其它表演者溝通?很多音樂表演者當臨舞臺現場時,會與平時個人的表演狀態大相徑庭,只要面對鏡頭,他就會大腦“短路”,莫名驚慌與無所適從。許多專家都認同,國外很多大學生能歌善舞,能拉會唱,多才多藝,有非常全面深厚的音樂表演力,但國內很多優秀的音樂專業學生往往缺少音樂情感培養,缺乏舞臺表演人際互動與情感的關注,雖然有嫻熟的專業技能,但藝術表現力不足,主要是情感表現力的缺乏,難以有藝術共鳴的效果。第三,忽視了學生精神世界的知情一體性。我們目前的音樂教育,許多方面只注重人的技能發展,甚至評價也只是片面強調以單項技能競賽為中心。多少年來,我們所受的教育只是強調認知,摒棄與學習活動相聯系的任何情感[10]。我們否定了自身最重要的部分,即情感的魅力,以及它在教學過程中的感染性、互動性與綜合性力量。

以音樂劇怡情,最好的方法就在于,讓學生熱愛音樂劇并參與其全過程。第一,創編怡情。音樂劇的創編,出自學生對音樂劇的熱愛,它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它以音樂劇情感為基本動力,使其流動于創作活動過程,在情感力量中形成自己的音樂劇知識與能力。情能突破舊的思維體系,塑造典型的藝術形象,創造出新的視聽效果,成就藝術精品。第二,表演怡情。音樂劇的表演過程,能調動劇中的情感因素,通過模仿、表演人物角色,滲透了主體的情感體驗,表演不僅是技術與能力的展現,而且是自己豐富情感的流露?!氨硌菡叩囊魳防斫饬?,不是通過傳統的知識的教與授受來展現的,而是通過身體的表演與表演行動的協調得以展現的。也即多數演員是以非語言的形式在行動中思考、行動中反思并且在行動中認識的”[11]。第三,欣賞怡情。在音樂劇編創全過程中,讓學生理解、欣賞與表達音樂劇蘊含的情感,感受音樂劇的主題所表達的冷暖人生與人情世故,在欣賞中體驗愛與恨、憂與愁、柔與剛,退與進,成就綜合的人文藝術素養。教師專業化的世界,它需要保留實踐中的情境、感受與體驗,并以此為基礎展開對自我實踐的理解和改善[12]。

三、揚善:成就有德性的人

善,即是生命中天生的良能與本性,又是社會倫理道德與社會規范內化成人的良知和品性。所以,蘇格拉底說的“知識即美德”道出了善的重要內容,它是人的最完善、最理想的狀態,也是教育的崇高目的。所以,《大學》開宗明義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焙諣柊吞匾蔡貏e強調,教育的崇高目的與惟一目的可以歸結在這一概念中——道德,甚至他認為道德是人類的最崇高與唯一目的。善,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問題,也是教育的目的,更是人的目的。它使人不斷地理解人生的意義與社會價值,確立崇高的生活目標與人生理想,每日向著未來的陽光昂首闊步。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激發人之善,使人心靈澄明,情操高尚,志趣高雅,人格完善,成為有德性的人。

音樂劇之于善,在于它有揚善之功。第一,激發良能??鬃映珜б魳窇氨M善矣,又盡美也”。優秀的音樂劇能喚醒人的惻隱之心、同情之心、羞辱之心、辭讓之心,敬畏之心與感恩之心等人性的善,以陶冶人格。第二,凈化靈魂。荀子所認為的音樂具有“廣教化,美風俗”之功用就是此理。音樂劇比較真實地展現生活中諸多小人物的生活常態,反映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悲歡離合,弘揚人性中的奉獻、勤勞、樸素、純真、博愛與謙遜等品性,貶斥人性中的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欲、憤怒等原罪。所以,音樂劇是一面高級種類的社會鏡子,它可以使蠢人自省,使聰明人變得智慧。第三,完善人格??鬃佑忻钛栽唬芭d於詩、立于禮、成于樂”。也就是說,有德性的人,從學詩開始,在學禮中自立,在學樂中完成其道德。音樂劇借助美的形象、美的感召力打動人的心靈、影響人的信念與理想;音樂劇不是靠外力強制實現人格的,而是使人在至高無上的審美體驗中潛移默化、心甘情愿地喚醒內在的善良與接受外在的美德的。所以說,“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然而,我們當前的問題在于,功利的目的束縛住了“至善”的手腳,藝術所需要的那顆自由心靈被世俗的灰塵蒙蔽。第一,音樂指向為物質利益與商業意圖,許多音樂人把藝術當作謀生的手段,藝術成了發財致富的路徑,音樂具有濃重的商業意味,難以使人回歸內心,難以致良知,最終使人無法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第二,技術理性與商業主義使音樂教育蘊含的善的教育價值被模糊。一般說來,音樂通過“人生常態”表現“人之常情、人之常理”的題材與故事,更能引起絕大多數人深切關注,并且不會存在情感阻隔與理解障礙,從而產生對觀眾的很強的親和力。但是,這樣的內容與方法目前沒有成為我們音樂教育的重點。第三,音樂教育注重外在強化,缺乏內在心靈的升華。本來,“音樂作為人的精神創造物,也是人的精神塑造物”[13]。當道德不能以直接可感的具體形象出現并發生作用,使善心不再以感性的形式展現自身,而是沉淀在技術理性形式之下,以原則和規范的形式出現并發生作用時,不能借助音樂的道德價值與藝術感染力,打開受教育者的心靈,使靈魂在音樂教育中熏陶升華。正如克里希那穆提說的那樣,“如果我們受教育只是為了成為科學家,成為死守書本的學者,或者成為沉迷于某種知識的專家,那么,我們將助長世界上的毀滅與不幸”[14]。我們如何在音樂劇中,盡力促進學生辨善惡,致良知,成善行。第一,在音樂劇中引入價值元素,使學生明辨善惡。即通過音樂劇所陳述與創編的故事,通過劇中人物命運、生存場景與人生坎坷,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獲得善惡的基本屬性與特征,深化其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促進學生的思考,清楚社會關系與道德倫理,啟迪其人生智慧。第二,在音樂劇中重視實踐與體驗,身體力行。一定的善的認識只有在相應的感知與思維參與下,才能變成相應的良知與情感。運用音樂劇,通過人間真實、樸質的情感交流,揭示“人之常情”,引發最廣大層面的情感共鳴;可以使學生能從中獲得一些人生命題的啟示和領悟,使生動的形象的變為理性的沉思,使愚者自省,心地明亮;幫助受教育者培養和發揚積極健康的道德判斷,使道德理性沉淀為道德智慧,自主抑制和消除消極邪惡的情感,達到揚善抑惡的目的。

四、審美:成就會生活的人

審美,是人的最基本、最純粹的愉悅與“好玩”的能力,是人身心自由的一種和諧狀態,也是人生品質與意義的最高境界。“它把人引向一種長期、健康、創造性的生活,使你用生命感知事物趣味,體現生命的獨特性與一次性的奇跡。”[15]審美之于教育,它是其教育的理想過程和最佳狀態,蘊含著美的鑒賞、表現與創造,它無關物欲、權力與名譽。所以,王國維先生如是說,“美之性質,一言以蔽之曰:可愛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16](P162)?!蔼毭乐疄槲铮谷送患褐?,而入高尚純潔之域,此最純粹之快樂也……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發達,以達完美之域;一面又為德育與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17]。審美需要教育的啟迪、喚醒、激勵。審美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開發,人的審美品性就會被遺失,人的內在深厚的自由摯情就會被忽略,最終會喪失人生幸福的基本能力和品性。審美生活的本質,是一種探索未知的“好玩”,是一種覺悟、體驗與欣賞生命之美的自由過程,是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的顯現[18]。

音樂劇之于審美,可使你品味自由、陶冶情操、享受創造,最終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一方面,音樂劇可以使你忘情于物利,把人引入一種崇高的自由境界。自由是審美的條件,也是審美的狀態,它與創造、怡情等精神活動互相促進,相得益彰。另一方面,音樂劇可以醇靈魂,強體魄,把人引入心靈純潔和體魄健美的交感和諧狀態。真正的教育,絕不是古板、空洞與機械的教條,而是心靈的交流與肉體能量釋放的交感過程。它“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們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它主要訴諸于感性”[19](P91)。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以特定方向的審美教育,涉及在成長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切領域,審美教育同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同兒童和青少年審美和道德標準的形成,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19](P91)。總之,音樂劇的力量在于審美的力量,它使人的精神變得豐盈和富足,使理論的嚴肅性與生動性、說服性與感染性自然地融為一體。

當前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音樂教育的過分技術化,使之失去了審美品性,這是人類教育史上的最大荒誕。一方面,音樂教育過分強調技術而忽略藝術,已經喪失了審美的職能。如鋼琴學習的反復動作,聲樂中強調如何唱出高音等,片面地操縱一個樂器或聲樂技巧,已經使音樂失去了審美中的“好玩”的原始趣味。你可能得到了音樂技術,卻偏離了音樂教育的文化性格與人生意義。在現在的音樂人才中,面對“終身局于利害之桎梏中,而不知美之為何物者,則滔滔皆是”[16](P54)。另一方面,音樂教育具有濃烈的“斗?!笔降母偁帤夥铡8鞣N比賽、獲獎、考級、考證等,使音樂教育演繹為與競爭掛鉤,與利益與產業相連,結果音樂教育給人間帶來的不是審美情趣,而是嫉妒、挫折、壓力、仇恨與恐懼等等。這與崇高的音樂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許多人由于熱愛音樂而從事音樂,最后卻被枯燥的、琢磨不透的反復訓練磨掉了熱愛音樂的初心。我們培養的音樂人才中,很多人技能很好,但其表演卻缺乏感染力,難以引起觀眾的共鳴。

如何通過音樂劇使人成為有藝術品味、氣質高雅、會享受生活的人呢?它既需要自由空靈的審美環境,又需要實踐性藝術表演平臺,需要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第一,擺正藝術與技術的關系。藝術之花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澆灌,音樂藝術的最終目的是傳情達意,審美言志。蔡元培的至理名言仍然對我們具有啟發意義,“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在于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純潔之人格”。第二,在自由空靈的審美境界中,孕育出純粹的音樂劇作品。藝術家往往在自由的時光里搖搖晃晃,寫寫畫畫,翻閱資料、思考頓悟、偶爾捕捉到靈感。接下來還可以聊聊心得,講講故事,分享八卦,跟同學玩,在放松中縱情想象。這樣的生活更接近藝術的本質,就像弗蘭克·富里迪說過的那樣:“一定程度的超然對獲得觀點和創造性至關重要。”[20]第三,提供音樂劇的表演平臺。音樂劇的重要環節是創編、唱歌與舞蹈的表演,通過身體與心靈融合,使“身體與情感水乳交融,身體表達情感,情感會激發行動”[21]。實際上,音樂劇的表演,不僅實現學生身心能量的交融,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公正、勇敢、理性和韻律之美。

參考文獻

[1] 劉洋君.探究音樂劇的藝術特征[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6(6):55.

[2] [美]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許良英,范岱年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3] 江光榮.人性的迷失與復歸[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59.

[4] 王凌燕.淺談舞蹈與形象思維的關系[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2):80.

[5] [美]弗洛姆.在幻想鎖鏈的彼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58一159.

[6] 唐松林,劉丹丹.縣城城鄉教師均衡發展模式分析:外援型與內生型[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5):172.

[7]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冊[M].中華書局,1941:71.

[8] 劉海濤.科爾伯格道德教育觀的幾點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4):92-93.

[9] 鄭歲黎.論理智和情感——弗洛伊德創作觀解讀[J].文學評論,2010(10):90.

[10] 方展畫.羅杰斯“學生中心”教學理論述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268.

[11] [美]戴維·埃里奧特.關注音樂實踐——新音樂教育哲學[M].齊雪,賴達富,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54.

[12] 唐松林,王晨.從機械論到生命論:教師專業化的哲學轉向[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140.

[13] 王磊.關于音樂與道德的多重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

[14] [印]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學習[M].張南星,譯.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10:5.

[15] 唐松林,鄧潔雋.論科學研究的審美性質[J].大學教育科學,2015(4):8.

[16] 王國維.靜庵文集[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162.

[17] 王國維.中國現代美學名家文叢·王國維卷[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7.

[18] 唐松林,魏婷婷.學術共同體的契約精神:本質、背離與回歸[J].教育發展研究,2015(10):75.

[19] 庚榮.從崇高、悲劇美、愛國主義到德育教學[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03(3):91.

[20] [英]弗蘭克·富里迪.知識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對抗21世紀的庸人主義[M].戴從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26.

[21] 唐松林,范春香.身體:教學世界蘊藏其中[J].教育研究,2012(4):98.

猜你喜歡
音樂劇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k”的幾何意義及其應用
近期國內歌劇/音樂劇演出預告
歌劇(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9
音樂劇新聞
歌劇(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19
音樂劇新聞
歌劇(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近期國內歌劇/ 音樂劇演出預告
歌劇(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近期國內歌劇/音樂劇演出預告
歌劇(2017年3期)2017-05-17 04:06:51
詩里有你
北極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成人中文在线|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 69精品在线观看| 色综合激情网| 香蕉伊思人视频| 99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99视频在线|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久久综合干|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五月婷婷精品| 国产区在线看|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91小视频在线|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91视频精品|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国产夜色视频|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99久久精彩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网|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就去色综合|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国内精品免费|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久久动漫精品|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一级毛片高清|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999国产精品| 在线国产毛片|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美女被狂躁www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免费欧美一级| 国产精品制服|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久热精品免费| 日韩区欧美区|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91伊人国产|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裸网站|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日韩美毛片|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2022国产无码在线| 久久福利网|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青青久视频|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伦理一区| 成人国产小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