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澤楓
新媒體時代既拓寬了大學生的學習視野,為大學生成為綜合性人才提供了較大的幫助,也為高校創新教學手段與方法提供了新渠道。然而,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新媒體在給高校與學生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潛藏著巨大的挑戰。新媒體環境的最大特點便是虛擬,“虛擬”使得大學生的生活充滿了無限遐想,也充滿著無限的誘惑。他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悄然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也深深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自我體現更加強烈,但是,他們的思想并沒有成熟,在西方不良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開始動搖,高校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在新媒體環境下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爭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能夠得到有效地解決。在新的形勢下,很多學者加大了對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關注,也出現了許多研究成果,《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李林英、郭麗萍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便是這碩果之一。本書分析了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難題,揭示了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在一系列分析與總結的基礎上,作者還構建了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體系。本書是研究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料,豐富了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研究內容,同時也為高校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方向。
首先,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創新必須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有所了解。作者對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問題進行了詳細揭示與深入分析。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點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更加強調交互性與開放性。交互性是從師生方面來說的,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認為,教育者是教育的主體,在教學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固定模式與地位,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增強了,教育者開始轉變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者與啟發者。開放性則是從學生方面來說的,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圍墻”概念逐漸消失,學生通過新媒體非常便利地獲得了比以往更多的信息,進一步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此外,新媒體環境沖擊了高校文化建設,教育者的權威性地位日益受到了威脅,對于教師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教師不僅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還要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作者在分析了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之后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刻不容緩,并且指出了改革的原則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較為具體的實踐經驗與發展方向。
其次,探究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徑還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作者向讀者展現了前提性理論以及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理念。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前提性理論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社會發展理論以及人類共同體理論,這三個理論揭示了新媒體環境下人的發展以及社會發展、引導問題,從而為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新方法、途徑的探索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理念也是實現教學方法與途徑建立的前提,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包括:注重系統灌輸與個體差異的有機統一、促進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協調、強化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把握教材體系與新媒體體系的對接融合等理念。其中,作者尤其重視“促進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協調”理念,因為新媒體技術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人的價值觀念受到的沖擊最大,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也最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他們越來越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作者認為,大學生在心理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等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的欠缺,社會價值的實現受到很大的阻礙,因此,要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協調好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用個人價值標準與社會價值標準共同約束大學生行為。在建立一定理論基礎之后,作者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新媒體教學的優勢,提出了新媒體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思路,并且提出了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創設“嚴肅游戲”,借鑒“慕課”的教育模式理念等等。
最后,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創新還離不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新媒體素養。該著指出了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具備的新媒體技術,給出了提升教師媒介素養的具體策略:一是要對教師進行統一的培訓,培訓應包括專項培訓與綜合培訓;二是,高校還要鼓勵教師進行科學研究,以研究經驗的總結指導實踐;三是,高校還要建立評價體系,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師能積極加入到新媒體素養養成的培訓中,另一方面還能規范教師媒介素養的標準。除了教師之外,學生媒介素養的提升也關系到新媒體環境下思想從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因此,加強學生的媒介素養也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思想會根據時代的不同而發生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要區別傳統模式,要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本書著眼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新媒體的結合問題提出的指導與建議,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對于指導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通化師范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