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夢巧
舞蹈是一種利用人類的肢體動作,結合音樂、道具等藝術化再現人類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近年來,伴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理念逐漸深入,舞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美育的一項主要內容,也在各個教育層次中得到不斷發展和進步,并發揮出獨特的教育作用和魅力。其中,高校舞蹈教育對培養大學生樂觀、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審美趣味大有裨益。對此,有業界學者做了專門剖析,《高教舞蹈綜述》(于平著,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版)堪稱研究高校舞蹈教育的力作。通讀全書可知,該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兼顧理論性與實用性。作者于平具有長期的高校舞蹈教育經歷,書中的內容全部來自其13年來對高校舞蹈教育的思考。全書脈絡清晰,結構合理,分為高校舞蹈管理論、學術論、學科論、創作論和交流論等五個部分,從這五個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全書不僅具有較強的學術思想性,也能有效地指導實際運用。作者在聚集高校舞蹈教育的管理問題、高校舞蹈學術研究的同時,花大量筆墨梳理了舞蹈在我國的發展歷史以及發展的現狀,并選取了大量不同風格的優秀舞蹈作品詳細的講解了它們的創作意圖和編排方法,在這些深刻而細致的介紹中,學習者不僅可以學會到如何解讀舞蹈還能掌握如何創作舞蹈的方法。
2. 彰顯高校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作者在書中就首先強調了高校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并對如何提高高校舞蹈教育的教育效率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要提高高校舞蹈教育的效率必須深化教育改革,要從舞蹈教育本身出發,開設相應的舞蹈教育課程和教育專業,并完善教育制度,讓舞蹈教育在高校普及起來并更加專業化和正規化。
3. 反思舞蹈的對外交流。作者認為舞蹈的對外交流是擴大我國舞蹈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有效方式,并在書中列舉了北京舞蹈學院組織的一系列舞蹈對外交流。例如“中國古典舞的美國之旅”以及“漢城第四屆國際舞蹈學術研討會”等,作者在介紹這些舞蹈的對外交流中并沒有僅僅沉浸在我國舞蹈走向世界的喜悅中,更多的是通過總結在這些交流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及時的發現舞蹈文化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改正。作者在“中國古典舞的美國之旅”中看到的不是中華文化與美國文化碰撞出來的別樣火花,而是現代社會對于文化的一種不正常消費傾向,他認為百老匯+好萊塢+迪士尼所呈現出來的這種符合大眾口味的獨特表演并不能從真正意義上詮釋舞蹈的精神和文化。所以,舞蹈的對外交流所產生的意義不僅在于擴大中華舞蹈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要在與其他國家交流的過程發現自身的不足以及現在相關領域中所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我國的舞蹈教育起到幫助。
4. 梳理中國舞蹈史。作者在講解舞蹈在高校的教育中還用了大量的篇幅對舞蹈本身做了詳細的介紹,從舞蹈的發展史到中國舞蹈的發展狀況,從舞蹈的專業理論知識到對具體舞蹈作品的講解和分析,從這些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到業界對舞蹈教育的研究狀況和舞蹈在高校教育中的具體發展情況。在《高教舞蹈綜述》中,作者列舉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學生舞蹈作品,對他們的創作意圖和編舞進行了詳細介紹和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到舞蹈教育在高校中的不斷成熟和發展。
5. 鮮明的舞蹈創作指導。作者在書中專門用三個章節重點介紹舞蹈創作方面的。這些內容中包含著大量系統的舞蹈創作理論知識和對具體舞蹈作品的分析和評價。作者將這些抽象的理論配以實際的舞蹈作品向我們展現了在素質教育下的高校舞蹈教育現狀,在對高校教育方式和舞蹈本身的探索中,作者總結了大量的舞蹈創作方法,將這些創作的經驗結合相應的舞蹈作品呈現在我們面前。
總的來說,作者在《高教舞蹈綜述》中通過層層的剖析和研究從多個層面介紹了高校舞蹈的發展現狀和它在教育中所展現出來的重要作用。在這些深奧的理論和層層的剖析中,一項系統而完善的高校舞蹈教育方式躍然呈現在我們眼前。該書堪稱舞蹈教育界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為當前的舞蹈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