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人們的需求也由吃飽穿暖轉變到養生保健,這就使得保健食品得到大量需求,保健品市場空前火爆。一方面,保健食品行業在直銷的銷售模式中發展迅速。另一方面,保健食品在直銷過程中又出現了一系列法律問題,從生產環節到銷售環節再到最后的宣傳,涉及違反《食品安全法》《直銷管理條例》《廣告法》《價格法》等多部法律規范。故相關法律問題應得到高度關注,并得到妥善治理。
關鍵詞:保健食品 多層次直銷 食品安全 虛假宣傳
2006年2月,我國商務部許可第一家直銷企業,截止到2016年5月,近十年間商務部共計許可78家直銷企業,而這些企業中大多數都在從事保健食品的直銷經營活動。從中國消費者協會在2007年發布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出:2007年全年保健食品銷售額達到1000億。由此可見這些保健食品銷售量大,涉及地域廣泛,受影響人數眾多。但是,相關法律問題的監管以及治理卻很容易被人們忽視,本文將就此進行淺析并提出對策。
一、相關法律概念
多層次直銷,直銷模式的一種方式,與其相對應的是單層次直銷也稱傳統直銷。所謂多層次直銷即直銷公司經由多層次、獨立的直銷員來銷售其產品,直銷員從中取得傭金或獎金的銷售模式。與傳統直銷不同的是在多層次直銷中,直銷員可以自己為核心,發展獨立的直銷網絡,旗下成員也可以繼續發展自己的直銷團隊,并無成員發展限制。而傳統直銷則只能由直銷員從廠家進貨直接銷售給購買人群。但我國的法律并不承認此種多層次直銷模式,相關問題存在法律的空白地帶,在《直銷管理條例》并無規定,因此這種方便直銷企業發展、易于銷售、減輕宣傳成本的直銷模式在保健食品行業廣泛流行。
二、保健食品直銷法律問題分析
(一)銷售模式的合法性爭議
我國《直銷管理條例》第三條僅規定了直銷不同于固定場所銷售的方式,即直銷員可以在固定營業場所以外直接對客戶推銷產品從事銷售活動。但這一規定并未對具體的直銷模式進行細化,這就造成了一部分企業以直銷名義,大量發展銷售人員,而這些銷售人員并非以直銷員名義,而是以保健師、營養師或者是教授之名義對外銷售產品。分析其實質,該行為并非合法的直銷行為,一些直銷企業用這種銷售方法有效地逃避了行政部門對直銷人員的監管。
同時該條例第十九條還規定,直銷人員的相關信息需要在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備案,未備案的人員不得從事直銷行為。我們從商務部直銷管理系統中并不能直接找到所有直銷人員的信息,因此人們有充分理由懷疑銷售直銷產品的人員并非是合法備案的直銷人員。
(二)違反食品安全法
天津鑄源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鑄源公司)是商務部許可的78家直銷企業之一,在2013年被消費者舉報銷售三無產品,當年該公司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中注冊了三種保健食品,但該公司卻在市場中銷售數十種保健食品,而這些銷售火爆的保健品均屬三無產品,該企業提供的專利號也不能得到相應查證。我國《食品安全法》以及《直銷管理條例》對直銷產品有明確規定,直銷的產品必須實行一種產品對應一種批準字號的制度,直銷企業獲得商務部許可并不意味該企業生產的所有產品都可以進入直銷環節,仍然要實行直銷產品全部許可制度。由于保健食品直銷行業利潤巨大,致使一些企業不顧違法的代價來銷售三無產品。
(三)虛假宣傳現象嚴重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以及《廣告法》中都有類似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內容應當真實,與注冊或者備案的內容相一致,載明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但在直銷企業對產品進行宣傳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虛假宣傳的問題,而且廣泛存在于該行業之中,筆者僅舉一例,鑄源公司生產的雙青膠囊,其對外宣傳該產品上至癌癥下至不孕不育各種疑難雜癥都能起到治療作用。雖然其宣傳并未直接體現在產品標簽或者說明書當中,但是從其他宣傳資料、廣告中均可找到虛假宣傳的表述,這些表述直接違反了《廣告法》第十八條之規定。
三、保健食品直銷的特點
首先,保健品市場最大的消費群體即老年消費者,一方面老年人群自身對保健食品有的強烈需求,對相關保健醫學常識不了解,法律意識淡薄,另一方面在直銷人員的虛假宣傳下又難以理性消費,致使受到商家的不法侵害,難以維權。其次,銷售范圍廣泛,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可見到保健食品直銷的身影,足以見其影響范圍之廣。再次,以直銷為名義的保健食品銷售大多無固定經營場所,流動性極大,這一特點使得食藥監管部門難于監管,消費者事后維權不便。最后,直銷模式下保健食品的價格要遠高于一般保健品,消費者受到財產侵害的程度可能會更嚴重。
四、保健食品直銷中違法行為的治理
(一)多部門聯合監管
新《食品安全法》實行已一年有余,食藥監管部門、工商部門、公安部門、商務部等部門對保健食品直銷行業均有相同或類似的管理權力,但實踐中往往會出現“九龍治水”的尷尬局面,以至于各部門均有權管理的事情往往成為多部門都不愿觸及的地帶。對此我們應制定一套完整的應對措施,各部門組成專管隊伍,聯合監管。
(二)完善準入制度,寬進嚴出
我國臺灣地區于2014年通過了《多層次傳銷管理法》,需注意的是臺灣地區的“傳銷”并非我國刑法意義上的傳銷,此處應理解為多層次銷售。從該法律文件的內涵來看,整體思路即擴大直銷產品的范圍,更多領域允許直銷經營。此外,對直銷產品的質量標準、直銷企業的告知義務、披露財務報表義務、直銷人員及組織進行詳細的規定。我們可以結合該法律,根據我國國情,彌補在直銷領域法律法規的空白,提供給消費者更專業的法律保護。
(三)提高消費者理性消費觀念
從根本上說,需求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有力杠桿,保健食品直銷行業能夠快速發展,源于消費者的需求。正是因為需求量之大,導致不法企業利用直銷的面具來侵害消費者權益。故此,我們應加大對老年消費者的科普力度,使其了解保健常識,提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參考文獻:
[1]王慧,朱炯,成雙紅,郭志鑫.我國保健食品直銷企業的監管現狀與建議[J].中國藥事,2013,(07).
[2]王欣.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直銷傳銷領域最新立法簡析[J].法制建設,2015,(03).
(作者簡介:李政陽,大連民族大學 文法學院,本科在讀,法學專業。)